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教授到硕导——医德、师德,德得天下》

(2022-04-15 10:20:32)
分类: 研究生教学

《从教授到硕导——医德、师德,德得天下》

钟兴明教授经验分享

初任硕导

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作为湖州师范学院的附属医院,我们这些专家自然成为了学校的兼职教授。早在17年,湖州市护理学会理事长沈丽娟主任邀请我和她一起合作,正式担任护理硕士生的第二导师。护理专硕,更需要与临床的紧密结合,在临床实习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所以也非常需要我们医生一起去探讨科研。我最大的体会是护理研究的方向与临床研究是存在差异的,而如今全国范围内各院校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与模式尚不统一,因此对于研究生带教必须不断摸索。下面是我的带教经验分享。

第一: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关键是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导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是在学识和品质方面的影响,不仅要在自己的研究生领域内有扎实的基础,还要在某一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保持学科前沿的位置。同时,要注重加强自身修养,用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和勤奋刻苦的敬业精神去感染学生,使学生在做人做学问双方面得以受益。医学是个终身学习的专业,作为湖州市神经外科的学术带头人,发表了近150篇论文以及数篇SCI,申报了数项课题,不断提升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在对护理硕士生科研论文的指导与帮助时,不单单提升了他们的科研水平,也同时提升了自己的科研能力,更是帮助提升我们科室兄弟们发表论文的技术和能力。

第二:帮助明确读研的目的和未来的规划

     研究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科研知识,因此我非常重视他们科研水平的培养。一个好的论文,必定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有一个好的idea,反映临床问题,有一定的临床意义;第二是有好的科研设计;第三是要有严谨的统计学方法。研究生培养的目标是提高思维和能力,最重要的素质是独立思考、用于探索,所以我让他们学习文献检索、统计、meta分析、论文写作等,尽可能提供科研知识学习的平台,让他们在面对一个临床问题中,学会设计临床科研方式,融会贯通。

第三:组织学生参加学术会议

参加学术会议,短时间内连续倾听若干学术报告,快速了解本领域及相近领域的学术前沿,了解行业动态。可以启发学生的科研思路,激发灵感,进而丰富、发展自己的学术研究,优化自己学术体系。同时可以拓宽视野,增长见识,掌握研究动态,培养科研兴趣,领略领域内专家的风采,给学生树立标杆,激励他们成长。因此,大到全国级别的会议,小到科室的科研研讨会,我都让他们参加。比如上海的第19届全国神经外科大会护理分会场,是一场隆重的学术盛宴;杭州的《多学科联合集束化治疗在神经康复中的应用》研讨班、《武警康复特色医学与战伤军民共建发展论坛》,湖州的认知障碍研讨会、南太湖颅脑损伤-神经重症大会等等,我都组织他们去参加学习,极大地拓宽了他们的视野,已成为了我带教护理硕士生的一种不成文的制度。

第四:组织学生会议论文发言

对于学术会议,不单单是参会能力,我更注重是他们到大会上演讲发言的能力,因此每个学生几乎都有上台,在我们湖州乃至省级甚至全国年会的论文发言,这对他们能力的提升是非常有意义的,对我来说也是非常重要,毕竟如何选择一篇会议论文投稿,并使他们能够在大会上入选,是有非常多技巧的。源于我们科室以及兄弟们经常在全国以及省级大会上发言,所以我把大会发言的技巧能力以及文章的选题方法也都传授给了他们,使他们跟我们一样都成为科研教学的双赢者。比如徐帆在第十四届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年会上发言;钱茜在浙江省创伤学术会议年会上获得大会的主旨演讲,以及全国神经外科大会的壁报展出,这应该是一般学生很难达到的境界;钱秀群获得2020年浙江省神经外科学术年会护理分会场的发言;周小鸯获得第十五届华东六省一市神经外科学术会议发言;赵蕾蕾获得湖州市第十届神经损伤沙龙会议上的发言等。这也似乎成为了我的一个教学特色。

第五:指导学生发表期刊论文

    护理硕士生和所有的硕士一样,必须有一篇正规刊物的论文发表,由于自己在神经外科科研方面有较大的优势,所以在我的指导下,第1个护理硕士生徐帆很快就在中华神经创伤外科电子杂志上发表了论文,这种中华级的文章对他未来的毕业甚至工作都是非常荣耀的亮点;尽管第1个护理硕士生所发表的论文更偏向医生一点,但随着第2个钱茜、钱秀群到后面的学生,在我的指导下,基本在入校以后第2年在我们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比如周小鸯在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上发文;赵蕾蕾在创伤外科杂志上发文等。

第六:规划学生毕业论文

刚开始我也走了一些弯路,特别是第1位硕士生徐帆同学,在我的指导下写了一个关于颅内压非常专业的基础性课题,如果说这个课题放在医生当中,肯定是能够通过毕业论文的,但是他们专业是护理,所以说开题就没有过关,我就反思护理的研究生与临床医学的硕士生带教是不一样的,尽管我在平常的工作当中也带了很多的临床神经外科研究生,特别是南京医科大学的一些合作的神经外科研究生,更是邀请我去做硕士生毕业论文的答辩评审专家。所以说,通过第1位护理硕士生第一次开题的失败就让我感受到护理硕士生的开题,跟我们医生是完全不一样的,这就督促了我加速对护理理论的研究与学习,通过我自己对护理理论的学习与研究,不单指导以后的所有护理硕士生的开题论文,也使自己对这方面的研究有了极大的收获,特别是使得我们科室以及新上任的护士长等在科研论文方面也获得更大的收获,他在我的帮助指导下,近三年来在我们国家一级核心期刊发表了三篇文章。

所以通过这两三年的护理研究生带教,在论文毕业开题方面,特别开题汇报的聆听,各位专家对各个护理硕士生的点评,对我们临床护理硕士生导师的能力提升是非常有帮助的。我认认真真的参加了很多场的开题报告,包括初次开题,中期汇报,毕业答辩等,到后来我也能够对护理毕业论文指出有价值的意见,也让他们感觉到钟老师所提出的观点具有创新性、理论性、科研性。

总之,在漫长又短暂的三年里,我认为培养好一位护理硕士生,一导和二导应分工明确,一导负责指点方向,二导给予课题相关的专业知识上的解答以及临床工作中的支持,让学生感觉到归属感。并且应该通过不断的摸索,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方式来进行带教,以不断提升自己护理硕士生导师带教水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