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最具收藏价值的十款清代紫砂壶

(2009-11-13 09:24:07)
标签:

壶身

阳文

紫砂

壶盖

杨彭年

壶口

文化

分类: 作品藏典:阳光文章精选录

                         最具收藏价值的十款清代紫砂壶

                                            《国际茶讯》杂志社    |栗超群

最具收藏价值的十款清代紫砂壶

    紫砂壶不但是国内最有名的品茗器具,也是民间收藏的大项,因为它已经不单纯是一件品茗器具,而是内涵非常丰富的艺术品。它集壶艺、诗词、书法与篆刻于一体,成为茶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紫砂壶古朴雅致,温润而泽,集实用与赏玩于一身,其艺术与收藏价值早已被历史认同。作为中国传统的工艺品,紫砂壶向来与奇石、兰花并称为“文人三雅”。而紫砂壶的收藏,亦是历久无变,流传恒远。

    何谓值得收藏的紫砂佳品呢?当代紫砂名家顾景舟大师曾总结好壶的精髓即在于:内在的精气神。此言精辟之极。制壶、玩壶是一种文化。紫砂壶艺的审美,可以总结为形、神、气、态这四个要素。对于广大紫砂壶收藏爱好者来讲,在投资收藏紫砂壶时,什么样的紫砂壶是值得收藏的呢?本刊就从这几个要素出发,为大家推荐十款最具收藏价值的清代紫砂壶茶具。

 

1 陈绶馥制螭龙云雷纹壶

 

 简介:平盖,短颈,鼓腹,圆底,乳式鼎足。流若龙首,把饰 蟠螭,钮似伏狮。壶体绛红色,腹部饰黑泥印云雷纹装饰带。底钤凤舞纹样方印,盖内钤有阳文直书正楷“绶馥”椭圆小章。绶馥,姓陈,乾、嘉年间人。披云楼旧藏有陈绶馥制于乾隆三十八年的紫砂大壶。其名虽不及杨彭年之辈炫显,但因其作品传世甚少,所以更为名贵。

2 紫砂胎刻书画锡壶

 

简介:此壶出土于清咸丰元年墓。壶为紫砂胎外包锡皮。壶身呈斛形,四角形短直流上细下粗,镶螭虎状青玉环形把,正方形盖上嵌矩形白玉钮。器身一侧刻牡丹纹,另一侧刻隶书:“微润欲沾,雨前吐尖。己丑小春月,石梅”己丑年为清道光九年(1829年)。深赭色紫砂胎底内钤“杨彭年制”阳文篆书印款。此壶将紫砂与锡、玉工艺相结合,堪称珠联璧合,相得益彰,为难得的工艺珍品。

3     杨凤年制梅段壶

 

简介: 壶形似梅椿一段,敛口,直腹,假圈足。壶身贴塑梅枝三丛,繁花盛开,再饰以断枝瘿节。钮、把、嘴皆作梅枝形。色呈暗红,泥质细密。壶底钤阳文篆书“杨氏”小圆印。作者杨凤年为清代宜兴制壶名手杨彭年之妹。

4 八卦纹束竹段壶

 

简介: 壶身外壁似一捆整齐的竹段,中腰以一竹束之。竹段顶端(即壶面边沿)逐个雕刻小圆圈,以示竹心中空,形象逼真。壶盖以的为中心雕入卦纹,把、流堆雕龙头。壶底三足,亦雕刻矮竹段编连状,底面雕星象纹。壶色泽蟹青,造型典雅,装饰协调,堪称上品。盖内钤瓜子形阳文楷书小印“大亨”。

鱼化龙壶

 

简介: 此壶选泥精细,泥色极为纯正。通身作海水波浪纹,线条流利,简洁明快。鱼龙吐珠,神韵生动。壶盖安装的龙首伸缩自如,优美灵活。配以龙尾执柄,浑成一体,格律谨严。考清代中叶阳次制壶名手一时涌现,特以二泉杨彭年为制曼生壶饮誉独高,然细审传世真品,大亨所制巧思出群,格调高雅,诚有过之。借其颇自珍重,距今虽百年余年,而作品传世绝少。鱼化龙式为其代表作,此壶已为国内孤品。壶盖内钤阳文楷书“大亨”瓜子形印。

印花烹茶图壶

 

简介: 壶呈六方形,直口,短颈,折肩,折底,短流,如意式曲柄,盖与壶口严密吻合。整体瘦长挺拔。用紫红色砂泥制作。壶身三面印制烹茶图,图中二人在茶楼的几案旁坐饮,一书僮在廊中煮水,另一书僮端两茶杯作送茶状。四周有松、竹、梅及洞石作陪衬。壶身另三面镌刻乾隆御制诗:“雨中烹茶泛卧淳书室有作 溪烟山雨相空,生衣独坐杨柳风。竹炉茗碗泛清濑,米家书画将无同。松风泻处生鱼眼,中泠三峡何须辨。清香仙露沁诗脾,座间不觉芳堤转。”诗后篆刻阳文“乾隆”二字章式款。这首诗是清高宗弘历于乾隆七年夏至那天,在地坛神毕返回圆明园途中所作。烹茶图取材于乾隆御制诗,诗书结合,形式和内容有机地融为一体。

金银彩绘山水茶壶

 

简介: 通体呈方形,直口,口以下渐广,方圈足。曲形柄,流、柄均凸起四棱,与壶体相呼应。口上附盖与壶体相吻合。用紫色砂泥制作,形体古朴大方。腹部一面用金银彩绘山水、楼阁和松柏。另一面为金彩篆书御制诗:“御制 花港观鱼,锦梭不籍。天孙掷练,影中堆万。族云设兴,水仙作春。服天边风,月傲清华。”共三十四字。盖面用金彩彩描绘卷枝纹作边饰,壶口边、足边刻络绎纤细的回纹。底阳印“乾隆年制”四字篆款。彩绘技法娴熟,书意清逸典雅,篆书用笔流畅,是紫砂器中的珍品。

注壶

 

简介:  壶为梅花形,并有梅花形盖,盖上塑二桃形钮。壶流朝天,为半圆形。梅花形矮圈足。底心有一圆形戳记,字模糊不清。整体造型俊秀,小巧玲珑。

9 彩绘山水注壶

 

简介: 壶身似杯,有短平流,无把。盖身、圈足均作四瓣瓜棱形。盖顶堆塑双桃,瓜棱腹两侧用胭脂红、蓝、青、黄、黑等多种色料绘山水画。器形规整,制作讲究。盖内及壶底均刻草书“王伦”二字,底又印有椭圆形款记,惜字迹模糊,难以辨认。1959年浙江杭州半山清乾隆年间墓葬出土。

10  加彩壶

 

简介: 壶盖呈扁圆形,壶身呈扁圆柱形,口及底渐收,有圈足,短流,把手上圆下方。周身以深浅蓝珐琅彩满绘花纹带。盖上绘花卉、如意纹,壶口下部一周是回纹,回纹外一周是如意纹,腹中部一周绘花卉卷草纹,近底部绘变形莲瓣纹。花纹的颜色和紫砂胎本色既对比又和谐,在加彩装饰的紫砂器中堪称佳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