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感悟、杂谈 |
分类: 有话直说 |
大学教师的自述:我是怎样评上副教授的(三)
6.
不知道什么由头,说着说着,M老师冒出一句:“我这次根本没有抱什么希望,是给大家捧场来的。”
此言一出,众皆沉默。大家虽然需要客套几句,但没有这么客套的。我心里觉得非常不舒服,我相信A、B老师更是如此,因为他们是直接竞争对手。没有这么谦虚的,谁都看出来了,M老师是第一个来的,而且材料准备得极为充分,演讲稿都写了好几页,还专门打印出来。如此认真的准备,如此强势的条件,居然还说“不抱什么希望,是给大家捧场”,太假了点吧!
而且,我早就听别的老师说起过M老师的一件事。那是他在外面给二级学院上课时,中午吃饭,正和别的学院老师坐在一起。谈及此次评教授,他信心满满,说这次他如果评不上,那就没人能评上了。中国人还是讲谦虚,他这么说让满座堂目。没有不透风的墙,事后有人传到我们院,很多老师都知道了。而他,居然在我们面前如此谦虚,谦虚得太过分了吧。
可以看出,M老师虽然已经四五十岁,但对人情世故,实在了解得太少,做假都让人难受。
还是B老师打破僵局,他说:反正大家都是来试试的,其实都无所谓。A老师跟着嘻嘻哈哈,场面总算过去了。
我忽然想到了M老师过去的一些事。
有一次放假,我们学院组织出去旅游。下午三点多我们就上火车了,第二天早上到达目的地。我正好和M老师、L教授(以及其他老师)在一起。大家聊得本来很轻松开心的,可M老师总是问L教授的房子有几套,当得知有两套后,就问其中一套的出租价钱,当得知L教授不出租时,就继续说可惜了,本来可以租多少多少……然后再问L教授有几个孩子,各孩子做什么工作,拿多少钱……L教授和颜悦色地回答着,可我已经看出来,L教授已经越来越不耐烦,回问M老师的话越来越少。可M老师还在继续发问:买车没有?什么车?那要花多少钱啊……多不划算啊……
我心说这干你什么事,没看出L教授已经越来越烦了?可我不能指责M老师,人家毕竟比我大很多岁,学识也比我高。于是我打圆场:“M老师现在快到吃晚饭的时间了,我这里有点面包和点心,您也来点?”(当然我也给别的老师让),M老师说不想吃,我说人哪儿能饿肚子,为了健康也应该吃啊。M老师说包里有,还是不吃。列车里他也不买饭,一直在那里坐着,晚上解手完就上床休息了。一夜什么都没吃。
第二天到了目的地,早饭开得稍晚,我们都吃了点自带的,M老师还是什么都不买也不吃。然后到了旅馆,放下行李就开早饭(然后开始旅游)。我吃完出来一看,M老师早就吃完了,还从饭店里带了一些点心出来慢慢品味呢。
我心中暗笑。没想到M老师如此节约,如此不占人便宜,简直到了摧残自己身体的地步。他从不想占人便宜,但别人也别想占他便宜。而对于公家的东西,则猛吃狂吃,吃不完就夹带出来慢慢享受,反正不是自己掏钱。现在想想,M老师论文、著作都是独著,也就不难理解他当时的做派了。而他也并不清高,对人家的房子、收入、汽车等非常关心,总想知道别人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如果说一个人做人如此,倒也不必苛责。但他现在谦虚到了虚伪的程度,就令人反感了,就让人对他内心究竟怎么想、究竟怎么看待别人,产生深深的怀疑。至此,除了M老师的学问还让我佩服之外,我对他已经没什么可说的了。
当然,我仍然坚信:M老师评教授没有任何问题。但我相信,M老师在院里不会有什么朋友,领导也不会喜欢他,我也没必要和他套近乎,第一,我已经对他不感冒了;第二,如果让领导认为我和他很好,对我很不利。
7.
我们在办公室坐着,不久就开始评审了。众大腕们在另一个屋子里,我们还是按照第一次开会的顺序评审,但一次只去一个。M老师站起来,第一个进去了。
随着时间的流逝,在我们办公室的人越来越少。评完的老师都走了,也不好问他们怎么样。我是倒数第二个,场面已经相当冷清。此时我的心情也不象当初那样轻松,我暗自运气。但一想到Y讲师和W讲师的论文都比我出色,我越发没底,心想今年辛苦地准备、填写了上百页的资料,进行了不少外交活动,恐怕都要作废了。我突然发现我的心情原来这样不好。
该我进去接受评审了。
我面带微笑,努力装做轻松自如的样子。议程确实和第一次类似,该说的话再说一遍,众大腕的提问也比较温和。虽然我底气并不足,但从几个教授的问话中,可以感觉到他们想让我努力表现出我的成果,例如还获得了什么奖励等等。我知道他们想帮我,但也不敢确信,因为这年头在面子上做得好的人有的是。
评审完毕,我一出办公室,顿时感到一阵失落。
那是几个月精神紧张后的失落,那是毫无成算战斗之后的沮丧,那是即将知道自己被淘汰的愤怒。我突然发现我是多么在意这次评选,我是多么争强好胜。虽然我造就做好了被淘汰的心理准备,但在如此情景、如此场面之下,感情上居然汹涌澎湃!我已经觉得我被淘汰了,可为什么被淘汰的是我?!为什么我符合国家标准、学校却不让我评上!这个制度,为什么这么可恶!
难道是我不想写论文吗?难道是我不想上进吗?可方方面面的条件又怎么样?宏观的体制如何?我们的老师,和美国的老师相比,要承受多少科研教学之外的东西!知识分子的平均寿命又降低了这是为什么?难道明年还让我重头再来?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我上街买了瓶白酒和几个小菜,自斟自饮,越想越愤怒郁闷悲伤。戏演够了,我想发泄!总算结束了,让我醉一回吧!
回到家中,倒在床上大哭,疯狂地发泄。(老婆出差不在家)我这人就是这样,当遇到重大不顺心的事时,就喝酒自己哭一场。我不想压抑自己,但也不想让人看见。
列位看官,大家可能以为即使没评上,也没必要这样啊,不就是评一副教授吗?从理智上我也这么认为。可是,那种事到临头被淘汰的感觉,却是让我难以忍受的!从小学、中学、大学到研究生,我什么时候被淘汰过?这滋味太难让我忍受了!我觉得我简直是个笨蛋!
第二天一早我就醒了,心灰意懒什么也不想做。难道让我问别的老师,接受被淘汰的羞辱?被淘汰就被淘汰了,还要主动让别人再用言语羞辱我一遍?(这当然是我的情绪之言)
到了上午,我觉得还是问问比较好。我没有给领导打电话,而是给学术委员会的Z教授打了电话。他是外圆内方之人,学术水平比较高,虽不是领导,但我和他相处得比较愉快。
“恭喜你啊,小伙子。”Z教授比我大很多,他的话让我一楞。
“难道你不知道你通过了?”Z教授问。
“不知道啊,我是首先给您打电话的。我真的过了?”
“是啊,而且是全票通过!你小子以后要请客啊!”Z老师和我确实有些投缘,可这还是第一轮啊,不过还是让我一阵狂喜!
“啊……那没问题,呵呵,谢谢您啊,Z老师。说实在的我根本没想到我会过。真的,昨天晚上我特别难受。我这次申请,没有做任何出格的事情(我要消除他认为我暗中送礼、搞掉别人的怀疑)……哦对了,那谁没有过呢?”
“Y老师。”
“什么?”我大吃一惊!Y老师的论文专著都如此优秀,他怎么可能没过呢?“为什么?”
“他刚刚评上讲师四年,要破格评副教授,需要非常优秀的条件。要知道破格可不是那么容易啊!……”
挂了电话很长时间,我狂喜的心情才平静下来。我知道,只要我过了第一关,第二关就容易了。因为第二关是在学校,今年我院评副教授的人相当少(往年都四五个),所以学校给了两个指标,难道还会再卡下一个剩光杆?那样学校恐怕太不给我们学院面子了吧。虽然学校是学院的上级,但似乎也没必要这么做。而且我已经感觉到,院长肯定帮了我的大忙;但为了更保险,我现在似乎可以给我阿姨说了,让她动用动用关系?既然已经走到了这一步,我实在不想半途而废。
我也想通了为什么学院要把Y讲师卡下来。Y讲师确实是讲师中最优秀的,可他一边工作一边上学,读博士和评副教授两不耽误,这算盘打得也太精了,老同志们恐怕不喜欢看着年轻人冒得那么快吧。我不是为自己开拓,我觉得让年轻人受点挫折,确实对人有好处。而且今年我院人少,先把不行的(比如我)送上去,到明年时Y讲师已经够了年限,在学校更有竞争力,应该没有任何问题。Y讲师很会为人处事,应该不会为这件事闹腾。可他会对我怎么想?哎!他怎么想我也没办法,以后和气待他就是了,必要时也可以正面解释:我确实没有给他使任何绊子。
对了,我居然忘了问在评教授时谁被刷下来了。算了,上班时问学院人事处的老师吧。现在我的任务,就是给学术委员会的各个大腕、学院领导,一一打电话表示感谢!
( 解释:为什么我在给众大腕打电话时不能顺便问问评教授的情况?因为:如果不是关系很近,我这么问有问的太多的嫌疑。恐怕很多大腕会想:你能顾住自己就不错了,那么关心评教授的情况干什么?所以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想法,我准备上班时问人事处的H老师,她人相当随和善良,身在人事处能这么没有架子,很难得了。)
8.
第一轮评审的时间是星期五晚上,所以周六周日有两天休息时间,我有更多的时间来谋划今后的事情。我已经感觉到:第一关是最难过的,只要过了第一关,则第二关比第一关好过,第三关更容易过,因为省里只按国家标准审核我校评副教授的人选,因此不会卡我。所以,我基本上已经十拿九稳。当然今后的评审,也建立在院长帮忙的基础上。在后来的评审中,院长确实帮了我不少忙,这是我从学院人事处H老师以及学校人事处朋友那里得到的消息。不过在最终拿到副教授资格之前,我都不敢太乐观。现在当然是拿到了。
对我来说,拿到副教授,人生就算及格了。评教授至少还在五年之后,我有比较充分的时间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例如好好学习、做研究,不需要为写论文而写论文了。那种论文的压力、评职称的压力一下子没有了,心情比较舒畅。
为此,我将永远感谢院长,以及学院相关领导和学术委员会的所有教授。在今后的处事中,我要把和他们的关系放在重要位置,我不是忘恩负义之徒。虽然在我们学院,据说院长的口碑不太好,很多老师都不喜欢他,但对于我,我是永远不会和他对抗的,他交给我的任务我也永远不会推辞。大家千万不要以为这是因为他是领导,他不久就要下来了(期限到了)。现在他各种事情忙得很,我和他差好几级,见面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那时恐怕我才有更多和他接触的机会。就像F教授退休之后,我才有更多的机会去看他一样。但另一方面,我也不会因为有些老师怨恨他,就和怨恨他的老师作对。我有我的尺度。(顺便说一句:F教授已经完全恢复了,这学期先在外面做了几次讲座,下学期还会回来继续返聘)
之所以先说这么多,是因为本篇就要结尾了,我要把一个悬念放到最后。
星期一终于到了。我去见了人事处的H老师,她先祝贺我通过了第一关。寒暄几句之后,我问她:“这次第一轮评教授,谁被刷下来了?”
H老师说出了一个名字。
“什么?是他?真的是他?”饶是我在社会上呆过几年,还算见过一些风浪,但我仍如同遭到了雷击,呆呆地站在那里……
不知道什么由头,说着说着,M老师冒出一句:“我这次根本没有抱什么希望,是给大家捧场来的。”
此言一出,众皆沉默。大家虽然需要客套几句,但没有这么客套的。我心里觉得非常不舒服,我相信A、B老师更是如此,因为他们是直接竞争对手。没有这么谦虚的,谁都看出来了,M老师是第一个来的,而且材料准备得极为充分,演讲稿都写了好几页,还专门打印出来。如此认真的准备,如此强势的条件,居然还说“不抱什么希望,是给大家捧场”,太假了点吧!
而且,我早就听别的老师说起过M老师的一件事。那是他在外面给二级学院上课时,中午吃饭,正和别的学院老师坐在一起。谈及此次评教授,他信心满满,说这次他如果评不上,那就没人能评上了。中国人还是讲谦虚,他这么说让满座堂目。没有不透风的墙,事后有人传到我们院,很多老师都知道了。而他,居然在我们面前如此谦虚,谦虚得太过分了吧。
可以看出,M老师虽然已经四五十岁,但对人情世故,实在了解得太少,做假都让人难受。
还是B老师打破僵局,他说:反正大家都是来试试的,其实都无所谓。A老师跟着嘻嘻哈哈,场面总算过去了。
我忽然想到了M老师过去的一些事。
有一次放假,我们学院组织出去旅游。下午三点多我们就上火车了,第二天早上到达目的地。我正好和M老师、L教授(以及其他老师)在一起。大家聊得本来很轻松开心的,可M老师总是问L教授的房子有几套,当得知有两套后,就问其中一套的出租价钱,当得知L教授不出租时,就继续说可惜了,本来可以租多少多少……然后再问L教授有几个孩子,各孩子做什么工作,拿多少钱……L教授和颜悦色地回答着,可我已经看出来,L教授已经越来越不耐烦,回问M老师的话越来越少。可M老师还在继续发问:买车没有?什么车?那要花多少钱啊……多不划算啊……
我心说这干你什么事,没看出L教授已经越来越烦了?可我不能指责M老师,人家毕竟比我大很多岁,学识也比我高。于是我打圆场:“M老师现在快到吃晚饭的时间了,我这里有点面包和点心,您也来点?”(当然我也给别的老师让),M老师说不想吃,我说人哪儿能饿肚子,为了健康也应该吃啊。M老师说包里有,还是不吃。列车里他也不买饭,一直在那里坐着,晚上解手完就上床休息了。一夜什么都没吃。
第二天到了目的地,早饭开得稍晚,我们都吃了点自带的,M老师还是什么都不买也不吃。然后到了旅馆,放下行李就开早饭(然后开始旅游)。我吃完出来一看,M老师早就吃完了,还从饭店里带了一些点心出来慢慢品味呢。
我心中暗笑。没想到M老师如此节约,如此不占人便宜,简直到了摧残自己身体的地步。他从不想占人便宜,但别人也别想占他便宜。而对于公家的东西,则猛吃狂吃,吃不完就夹带出来慢慢享受,反正不是自己掏钱。现在想想,M老师论文、著作都是独著,也就不难理解他当时的做派了。而他也并不清高,对人家的房子、收入、汽车等非常关心,总想知道别人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如果说一个人做人如此,倒也不必苛责。但他现在谦虚到了虚伪的程度,就令人反感了,就让人对他内心究竟怎么想、究竟怎么看待别人,产生深深的怀疑。至此,除了M老师的学问还让我佩服之外,我对他已经没什么可说的了。
当然,我仍然坚信:M老师评教授没有任何问题。但我相信,M老师在院里不会有什么朋友,领导也不会喜欢他,我也没必要和他套近乎,第一,我已经对他不感冒了;第二,如果让领导认为我和他很好,对我很不利。
7.
我们在办公室坐着,不久就开始评审了。众大腕们在另一个屋子里,我们还是按照第一次开会的顺序评审,但一次只去一个。M老师站起来,第一个进去了。
随着时间的流逝,在我们办公室的人越来越少。评完的老师都走了,也不好问他们怎么样。我是倒数第二个,场面已经相当冷清。此时我的心情也不象当初那样轻松,我暗自运气。但一想到Y讲师和W讲师的论文都比我出色,我越发没底,心想今年辛苦地准备、填写了上百页的资料,进行了不少外交活动,恐怕都要作废了。我突然发现我的心情原来这样不好。
该我进去接受评审了。
我面带微笑,努力装做轻松自如的样子。议程确实和第一次类似,该说的话再说一遍,众大腕的提问也比较温和。虽然我底气并不足,但从几个教授的问话中,可以感觉到他们想让我努力表现出我的成果,例如还获得了什么奖励等等。我知道他们想帮我,但也不敢确信,因为这年头在面子上做得好的人有的是。
评审完毕,我一出办公室,顿时感到一阵失落。
那是几个月精神紧张后的失落,那是毫无成算战斗之后的沮丧,那是即将知道自己被淘汰的愤怒。我突然发现我是多么在意这次评选,我是多么争强好胜。虽然我造就做好了被淘汰的心理准备,但在如此情景、如此场面之下,感情上居然汹涌澎湃!我已经觉得我被淘汰了,可为什么被淘汰的是我?!为什么我符合国家标准、学校却不让我评上!这个制度,为什么这么可恶!
难道是我不想写论文吗?难道是我不想上进吗?可方方面面的条件又怎么样?宏观的体制如何?我们的老师,和美国的老师相比,要承受多少科研教学之外的东西!知识分子的平均寿命又降低了这是为什么?难道明年还让我重头再来?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我上街买了瓶白酒和几个小菜,自斟自饮,越想越愤怒郁闷悲伤。戏演够了,我想发泄!总算结束了,让我醉一回吧!
回到家中,倒在床上大哭,疯狂地发泄。(老婆出差不在家)我这人就是这样,当遇到重大不顺心的事时,就喝酒自己哭一场。我不想压抑自己,但也不想让人看见。
列位看官,大家可能以为即使没评上,也没必要这样啊,不就是评一副教授吗?从理智上我也这么认为。可是,那种事到临头被淘汰的感觉,却是让我难以忍受的!从小学、中学、大学到研究生,我什么时候被淘汰过?这滋味太难让我忍受了!我觉得我简直是个笨蛋!
第二天一早我就醒了,心灰意懒什么也不想做。难道让我问别的老师,接受被淘汰的羞辱?被淘汰就被淘汰了,还要主动让别人再用言语羞辱我一遍?(这当然是我的情绪之言)
到了上午,我觉得还是问问比较好。我没有给领导打电话,而是给学术委员会的Z教授打了电话。他是外圆内方之人,学术水平比较高,虽不是领导,但我和他相处得比较愉快。
“恭喜你啊,小伙子。”Z教授比我大很多,他的话让我一楞。
“难道你不知道你通过了?”Z教授问。
“不知道啊,我是首先给您打电话的。我真的过了?”
“是啊,而且是全票通过!你小子以后要请客啊!”Z老师和我确实有些投缘,可这还是第一轮啊,不过还是让我一阵狂喜!
“啊……那没问题,呵呵,谢谢您啊,Z老师。说实在的我根本没想到我会过。真的,昨天晚上我特别难受。我这次申请,没有做任何出格的事情(我要消除他认为我暗中送礼、搞掉别人的怀疑)……哦对了,那谁没有过呢?”
“Y老师。”
“什么?”我大吃一惊!Y老师的论文专著都如此优秀,他怎么可能没过呢?“为什么?”
“他刚刚评上讲师四年,要破格评副教授,需要非常优秀的条件。要知道破格可不是那么容易啊!……”
挂了电话很长时间,我狂喜的心情才平静下来。我知道,只要我过了第一关,第二关就容易了。因为第二关是在学校,今年我院评副教授的人相当少(往年都四五个),所以学校给了两个指标,难道还会再卡下一个剩光杆?那样学校恐怕太不给我们学院面子了吧。虽然学校是学院的上级,但似乎也没必要这么做。而且我已经感觉到,院长肯定帮了我的大忙;但为了更保险,我现在似乎可以给我阿姨说了,让她动用动用关系?既然已经走到了这一步,我实在不想半途而废。
我也想通了为什么学院要把Y讲师卡下来。Y讲师确实是讲师中最优秀的,可他一边工作一边上学,读博士和评副教授两不耽误,这算盘打得也太精了,老同志们恐怕不喜欢看着年轻人冒得那么快吧。我不是为自己开拓,我觉得让年轻人受点挫折,确实对人有好处。而且今年我院人少,先把不行的(比如我)送上去,到明年时Y讲师已经够了年限,在学校更有竞争力,应该没有任何问题。Y讲师很会为人处事,应该不会为这件事闹腾。可他会对我怎么想?哎!他怎么想我也没办法,以后和气待他就是了,必要时也可以正面解释:我确实没有给他使任何绊子。
对了,我居然忘了问在评教授时谁被刷下来了。算了,上班时问学院人事处的老师吧。现在我的任务,就是给学术委员会的各个大腕、学院领导,一一打电话表示感谢!
( 解释:为什么我在给众大腕打电话时不能顺便问问评教授的情况?因为:如果不是关系很近,我这么问有问的太多的嫌疑。恐怕很多大腕会想:你能顾住自己就不错了,那么关心评教授的情况干什么?所以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想法,我准备上班时问人事处的H老师,她人相当随和善良,身在人事处能这么没有架子,很难得了。)
8.
第一轮评审的时间是星期五晚上,所以周六周日有两天休息时间,我有更多的时间来谋划今后的事情。我已经感觉到:第一关是最难过的,只要过了第一关,则第二关比第一关好过,第三关更容易过,因为省里只按国家标准审核我校评副教授的人选,因此不会卡我。所以,我基本上已经十拿九稳。当然今后的评审,也建立在院长帮忙的基础上。在后来的评审中,院长确实帮了我不少忙,这是我从学院人事处H老师以及学校人事处朋友那里得到的消息。不过在最终拿到副教授资格之前,我都不敢太乐观。现在当然是拿到了。
对我来说,拿到副教授,人生就算及格了。评教授至少还在五年之后,我有比较充分的时间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例如好好学习、做研究,不需要为写论文而写论文了。那种论文的压力、评职称的压力一下子没有了,心情比较舒畅。
为此,我将永远感谢院长,以及学院相关领导和学术委员会的所有教授。在今后的处事中,我要把和他们的关系放在重要位置,我不是忘恩负义之徒。虽然在我们学院,据说院长的口碑不太好,很多老师都不喜欢他,但对于我,我是永远不会和他对抗的,他交给我的任务我也永远不会推辞。大家千万不要以为这是因为他是领导,他不久就要下来了(期限到了)。现在他各种事情忙得很,我和他差好几级,见面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那时恐怕我才有更多和他接触的机会。就像F教授退休之后,我才有更多的机会去看他一样。但另一方面,我也不会因为有些老师怨恨他,就和怨恨他的老师作对。我有我的尺度。(顺便说一句:F教授已经完全恢复了,这学期先在外面做了几次讲座,下学期还会回来继续返聘)
之所以先说这么多,是因为本篇就要结尾了,我要把一个悬念放到最后。
星期一终于到了。我去见了人事处的H老师,她先祝贺我通过了第一关。寒暄几句之后,我问她:“这次第一轮评教授,谁被刷下来了?”
H老师说出了一个名字。
“什么?是他?真的是他?”饶是我在社会上呆过几年,还算见过一些风浪,但我仍如同遭到了雷击,呆呆地站在那里……
后一篇:向死难的乡亲致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