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不久前推出了首款OPhone手机(简称O1),在我理解,这是3G时代运营商竞争的真正开始。
为什么这么说呢?3G在中国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牌照发放,这是政策许可层面的3G启动;运营商随后开展的建网和网络优化,这是物理层面的3G基础;而用户对于3G的感知和认可,才是这个市场真正成形的时候。
目前来看,国内3G正处于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的过渡期,当然,在网络完善的同时,运营商和整个产业也在同步进行着3G市场的战略规划。中国移动的OPhone就是其中的重要部分。
所谓的OPhone,是采用中国移动OMS开放手机平台的设备的统一称谓,其中的OMS是一款具有纯正Android血统的开放性智能操作系统,是移动在加入“开放手机联盟”后二次加工推出的首款操作系统。
中国移动力推OPhone的原因很明显,就是要从2G时代运营商的“管道”这一角色中解放出来,成为掌控终端的“渠道”。
在管道竞争时代,中国移动以绝对的市场优势完胜其他运营商。如果能在3G的渠道较量中再次掌握主动,中国移动将真正跃变为全球性的领先运营商。而对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来说,3G摆脱了2G时代市场规模决定收入的特性,自身翻盘的机会大大增加。所以我们也看到,后两家运营商已在OMS上展开了相关布局。
运营商想得再好,如果不能很直观地让用户知道什么是3G,3G能干什么,一切都是空谈。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认为联想的这款OPhone手机已经折射出3G的部分特质。
第一是给予用户更多自由选择的空间。这个说起来容易做好却难。
以现在的有线数字电视为例,和模拟时代相比,频道的数量翻了十倍甚至几十倍,但对于用户来说,真正收看的可能还是模拟时代的那几个台。你说这是因为用户的需求已经饱和了吗,显然不是,问题在于这么多的电台无论是从播出形式还是播放内容上几乎千篇一律。现在多个电视台同时热播一部电视剧的现象还少吗?
所以让用户有更多选择,不仅仅是数量上的增加,更是用户的细分和需求的挖掘。
回到O1上,它支持3~9个主屏显示,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和添加应用,并自行设置在主屏的任何位置。
由于这款手机是中国移动所定制,第一主屏上放置了飞信、139、移动梦网、音乐随身听等中国移动最重要的增值应用。其中飞信的一键登录,是我特别喜欢的功能。


第二是使用门槛越低越好。3G的用户主体从来都不是精英人士。
在这里我要特别提及O1内置的手机电视功能,它在这方面的表现非常出色。这有两个原因,一是手机本身的CMMB接收模块灵敏度较高,也就是硬件质量很好;另外就是手机电视软件的设置很人性化,操作简单、宜用,这也是一项应用能否普及最重要也最容易被忽视的因素。


在这里我还是想用有线数字电视做个说明(广电朋友不要介意啊,呵呵)。广电总局科技司司长王效杰说过一句话让我印象很深,她说经过调研发现数字电视推广不被老百姓认可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遥控器的设计,由于设置复杂且体形较小,很多老人都不愿意使用,而他们又恰恰是最为庞大的电视用户群体。
OMS是对手机平台的一种开放,如果我们在视野上也更加开放,其他行业的很多经验和教训将是我们发展3G的捷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