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灵通用户有多大可能转到C网?

(2008-06-19 19:23:08)
标签:

小灵通

c网

转网

it

    中国电信拿到C网后怎么定位,如何处理和小灵通的关系,一直是一个讨论热点和难点。

    按照电信最初的构想,是用C网做话音,WI-FI做宽带。而对于近6000万的小灵通用户,王晓初也曾经做过一个预计:大约三分之一流失,三分之一保持,另三分之一转入C网。在小灵通用户如何顺利转入C网问题上,据说电信内部也是制定了好几套方案。

    也就是说,在对待小灵通用户问题上,中国电信可能还是倾向于将其平滑过渡到C网上。但这样是否真的可行呢?

    从ARPU值来评定,小灵通用户基本都是低端用户。如果想让这些用户转至C网,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资费不能比现有小灵通资费贵;二是电信能很好地帮助他们解决CDMA终端问题。

    先来说说资费问题。在小灵通出现之前,联通和移动在资费上遵守的是“攻守同盟”,但随着小灵通的半路杀人,移动话音资费被迫逐年下降。针对一些农村用户,中国移动甚至已经推出了10元包月的话音套餐。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电信的C网资费又有多大的下降空间,而且几千万的用户规模和移动、联通几亿的规模相比,竞争成本首先就要高上一截。单纯靠降低话音资费显然行不通。

    终端策略上,电信可以仿照联通在推CDMA时的“购机赠话费”做法,但这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对中国电信来说,进一步降低小灵通话音资费,最大程度保有现存用户也许是更现实的选择。那这是否意味着小灵通用户的ARPU值就没有上升空间了呢?

    对于这个问题,UT的杨景老师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我觉得很不错。杨老师的建议是在增值业务上做文章,推出小灵通的行业应用。比如,对于菜场小商贩,提供一个报价信息平台,卖方可以在上面发布当天的蔬菜价格,批发商通过业务定制,短信获取最新报价。

    上述只是针对某一特定人群的应用,其他类似的应用其实还可以延伸到很多行业和用户群。这不但可以给运营商带来增值收入,也能很好地带动SP产业的良性发展和不断壮大,可谓一举数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