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到未来的手机,很多人都把它称之为多媒体终端,因为它可以承载更多的音视频和数据应用。作为手机最底层也是最核心的部分——芯片,又有着怎样的发展趋势呢?对此,一些主流芯片厂商好像已经有了他们的答案。
在3G手机芯片厂商中,最为著名的莫过于高通。据了解,高通对未来的终端芯片市场已经做了细分,从低端的价值平台到高端的融合平台都有了详细的功能描述和规划。这些平台的性能和面向市场虽然不同,但却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高集成度。对此,高通选择了单芯片作为具体的实现方式。
无独有偶,德州仪器(TI)目前也在大力推进其单芯片平台解决方案,不过与高通主要面向3G的策略不同,TI重点还是放在2G和2.5G手机上,市场也主要定位在新兴低端市场。
所谓的单芯片,即是将手机中原有的基带调制解调、射频收发(收、发芯片各一个)和电源管理芯片“合四为一”到一块芯片上。这样做最直接的好处就是可以大大减小手机主板的面积。随着零部件的减少,主板的生产成本也可以降低。另外一个隐性的好处是,主板器件构造的简化,可以缩短主板设计和测试的过程,从而提高手机的上市速度,这一点对于运营商和手机厂商来说尤其重要。
据一些技术人员介绍,研发单芯片过程中,有两个技术难点:一是射频干扰问题,手机射频在收或发信号时,相互之间会产生信号干扰,除了采用特殊的屏蔽材质对两者进行隔离外,设计人员会尽可能地拉开两者间的距离,而单芯片的面积有限,射频干扰就会更加严重;二是功耗问题,随着各元器件相互间距离的缩小,如何有效散热变得很重要,这就要求在提高芯片散热功能的同时需降低元器件的功耗。现在推出的单芯片手机,对于这两个问题基本是给出了比较好的解决方法。
左上图:普通手机主板和单芯片手机主板面积比较
右下图:采用单芯片的手机,其大小可以根据产品定位灵活设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