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话剧《风刮卜奎》观后感

(2015-03-10 16:33:00)
标签:

娱乐

it

休闲

时评

文化

有几年没看话剧了。上一次是观看由山西省话剧院创作的大型话剧——《立秋》在民族文化宫的演出。该剧具有撼人心魄的艺术效果,展示了”富甲天下“数百年的晋商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揭示了晋商衰败的重要原因及自身的历史局限性,引人反思。

如果说话剧《立秋》成功演绎了“晋商”这个群体的荣辱兴衰,那么,近日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上演的由齐齐哈尔话剧团创作的话剧《风刮卜奎》(齐齐哈尔古称“卜奎”)带给我的则是对一个家庭,尤其是女主人公德平命运的沉重思考:在苦难乱世中,谁能摆脱命运的纠缠?

把一个女人的百年人生经历凝聚在130分钟的话剧舞台上,需要所有演职人员的倾力付出。《风刮卜奎》通过逼真的音响效果、恰到好处的舞台布景、道具以及灯光对舞台环境的协调性渲染,达到了话剧艺术手法综合运用的一个高峰。

剧中台词也颇有深意,让人难以忘怀:

只要活着,就有机会重新开始。

什么都不知道,活着还有点意思。

该来的,总会来;今天不来,明天就会来。

是诗稿!对我来讲,千金不卖;对你来讲,一文不值。

这世道变化快啊,快得都没影儿啦!

不!被解放的是城市,不是我!

这一生过得快啊,一转眼就是几十年啊!

听老辈人说,人临死的时候许个愿,下辈子一定会实现的。

风儿还是那个风儿,风儿不是那个风儿;景儿不是那个景儿,景儿还是那个景儿;人儿还是那个人儿,人儿不是那个人儿。

......

舞台上,无论是每一次抑扬顿挫的讲述还是故意拿腔作调的演绎、不露声色的调侃,抑或贯穿其中的浑厚而富有磁性的男中音旁白,都彰显了演员们的非凡功力。

谢幕的一刻,当深沉回转的乐曲声响起,剧中女主人公跌宕起伏的命运经历和始终笑傲生活的人生态度不禁让我泪满双眼,胸中的那点痛无以言表。

作为剧中主演,德平和宁汝成人物性格的塑造是比较丰满的,但俗话说“养育之恩大于生育之恩”,剧中对德平与邓龙之子子寒如何成为进步青年,或者说知书达理的宁汝成作为“父亲”对子寒的正面、积极影响用墨过少,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邓龙这一角色的纯戏剧性。

创作于2007年的《风刮卜奎》已先后摘得国家“文华奖”、“五个一工程奖”及话剧最高奖“金狮奖”等,至今累计演出160余场。希望《风刮卜奎》——这个以“卜奎”百年历史为背景的史诗传奇话剧能让更多的人了解齐齐哈尔这座魅力城市的变迁以及“卜奎人”对这片黑土地的深深挚爱之情。

http://s4/bmiddle/001onRHIzy6QBM07YNY12&690

http://s2/bmiddle/001onRHIzy6QBMc7M0Rbd&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