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笑常驻北京 奥运永留心间
(2008-08-19 09:35:42)
标签:
时尚 |
北京奥运会赛程过半,精彩瞬间频现,纪录屡屡刷新,捷报不断传来,国人振奋,全球观众也尽享体育盛宴。
更重要的是,通过奥运会的志愿者服务、交通、安全、赛事等方面的有力保障,人们感受到北京热情的微笑,感受到北京奥运会组织管理的高效。
早在北京奥运会开幕之前,关于奥运会能够给中国带来什么就已经成为久议不衰的话题,现在看来,带来的好处已充分显现,而转眼之间就到了考虑应该留住什么的时候。
我们认为,留住北京的微笑,留住奥林匹克运动,应该是奥运会后努力的方向之一。
微笑看似简单,但真诚的微笑来自于良好的心态,良好的心态来自于良好的环境,要留住北京的微笑其实大不易。在北京筹办奥运会的过程中,千千万万的普通百姓参与“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为祖国增光、为奥运添彩,从参与和奉献奥运中获得快乐,一时间爱护环境卫生、相互礼让、排队上车等很多文明习惯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当奥运逐渐从将来时向过去时转变时,不免担心,这些文明习惯是否也会随着奥运会离我们远去。
回首奥运,为什么北京能向世界展示微笑,究其原因还在于奥运带来的荣誉感和成就感。一方面,善良的人们认为,当首次作为如此盛大的国际活动的东道主开门迎客时,中国一定要展示热情友好,不能丢了面子,即使刚刚经历了苦难不幸,也要将微笑写在脸上。另外,奥运筹办过程中给老百姓生活带来的积极变化,更会让微笑自然洋溢。就拿乘公交车排队来说,可能排队者开始并非情愿,但当发现排队确实提高了上车的效率,而且经过改善的公交车调度,让即使赶不上这趟车的乘客可以很快看到下一班,何必还要挤呢。当然,还有改善的候车条件,不至于让人们在烈日下暴晒,这些共同成为排队成为自觉的前提条件。
可见,要留住北京的微笑,就要继续让人们保持作为北京人乃至中国人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在奥运会后,要尽力呵护人们在多年奥运历程中培养起来的主人翁意识,日益强烈的公民意识,用更加开放、民主的心态,广开渠道让民众真正参与到各方面决策的制订、执行之中。也要从现在开始就总结,将那些为奥运而采取的种种有效措施,转化为奥运会后的日常措施,让百姓已经从奥运会得到的好处不仅不会削弱,反而得到强化。那么,微笑自然不会消失。
再过几天,北京奥运会就要远去,但我们还必须留下不走的奥林匹克运动。
前不久,有群众建议将8月8日设为“中国体育节”,此议经媒体报道后,应者云集,反响热烈,社会各界对全民体育之渴求程度可窥一斑。这个夏天,体育英雄光芒四射,体育之美震撼人心,让人充满向往。奥运会后,借势助推全民健身运动,让群众拥有更多物美价廉方便舒适的运动场所,让学校的孩子有更多的运动时间,让体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是大好时机。
当然,奥林匹克运动远不止体育。正如北京奥林匹克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耿申说,奥林匹克是一种全世界所认同并共有、东西方文化可兼备且交融的人类文化价值观。我们相信,通过奥林匹克运动,与人们体格一同健壮的还有永不言败的意志品质,明确的规则意识和强烈的公平竞争理念。这是我们进一步走向世界的基本素质。
可以预见,北京奥运会将是一届成功的奥运会,但举办一届成功的奥运会不应该是我们的最终目的,而应该是一个开始。
前一篇:合理理财 需要养成九个好习惯
后一篇:日记 [2008年08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