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今天读到一则消息,说是上海房市首次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听上去是个好事,实际上未必。
在人们的印象中,供方就是盖好的空房子,求方就是没有房子住的人。如果真的是这样,供大于求对渴望住房的困难群体当然是好事。
但实际上,现在的供和求已经被搅和成烂泥,分不清谁是谁了。比如,在供方阵营里,有急于出手房子的投机者,他们不久前还以求的一方出现在房市里。这些人在供求的阵营里跳来跳去,左右着房市的大天平。
我担心的是,他们现在都跳到了供方,造成了所谓的供大于求。说不定什么时候,他们又跳回到求的一方,于是又供不应求了。
不把这种人厘清楚,我们的房市就没有稳定、真实的供求关系可言。因为,他们无论作为供方或求方出现,对真正的住房消费者都不是福音。
我并不反对房屋投资,但必须把这种行为从住房消费中分离出去。如果把投资与消费掺和在一起,所形成的飘忽不定的供求关系与股市有什么区别?对住房困难的群众有什么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