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闲谈树立员工对企业的信心

(2011-08-04 12:31:19)
标签:

教育

分类: 原创日志

闲谈树立员工对企业的信心

近日接到一个客户提出的培训需求,原文“有没有做新员工对企业树立信心的培训的”。答曰“有”。

这个需求实际上需要一个双向咨询培训服务才能更完善的解决。现在说明服务思路,以供有雷同需求的企业、组织、团队借鉴。当然也欢迎咨询合作。

第一.没有了解就没有信任,没有信任就失去信心

针对有些企业对新员工的期望与客观常识不匹配的扭曲现象。有必要先说明一个最简单的常识。所有的信心都无一不源于了解、熟悉。企业期望新入职员工对企业树立信心,你必须要做到让新员工充分熟悉了解企业的真实概况。如果希望新员工尽快的对企业充满信心,那是个效率和时间的问题。同时也不要期望所有的新员工都对你的企业青睐有加。人无完人、企无完企。再好的企业也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因此新员工的需求无法在贵企业得到满足,就算对企业再有信心又有何用?把企业价值卖给员工的梦想,才能赢得员工的深层信心。

第二.没有自信心必然打击过高的外信力

我遇到一些朋友,他们对企业倒是很欣赏,也很信任。可惜的是他们对自己满足企业的要求信心不足,反而表现出来一种懈怠、惶恐,这无疑会严重影响该员工的工作状态。如果企业和管理者没有发现这种现象的根源问题,会误认为该类员工对企业似乎有些许不满。引导和辅导的策略和态度势必不同。还请招聘和入职的流程尽可能做到细分人群,有的放矢。

第三.双边关系,一个巴掌拍不响

通过外部培训提高企业在员工心目中的地位和信任度,整体来说是荒唐且不切实际的。一般的培训课程顶多通过手段和策略,让员工对企业的信任增强。可以简称为树立信心的成功学。激情过后,又回到的平淡的日常管理。唯有细水长流常有水的信息传递和训练方式才能更为有效的解决这个现状。故而:整个培训咨询服务应至少分为2大板块。最终把双向服务的内核平移给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形成企业内驱力。

大体服务阶段和靶向分类简述如下:

树立员工对企业的信心服务说明表:(√-表示具备,×-表示没有或极不完善)

 

企业本质

价值核心

企业对内

信息传递

企业招聘

入职支撑

培训选择(概括)

A

综合提升类

B

×

新员工入职类

C

×

团队建设凝聚力

D

×

×

入职+团队

E

×

企业核心价值观

F

×

×

价值观+入职

G

×

×

价值观+团队

H

×

×

×

全面基础培训

 

针对性服务阶段简要说明:

企业本质价值核心:企业没有特别明确的值得员工信任的地方,还期望树立员工对企业的信心。那应该紧锣密鼓的落实企业的核心价值,即刻解决企业战略定位问题。靠伪信心和愚民忠诚,难成大业。

通过咨询服务将该企业真实的、值得信任的核心魅力挖掘并准确阐述。特别说明,接触过的企业有为数不少的犯了一个通病。对外销售宣传都做得不错,但是企业内部的员工居然不识庐山真面目。难道这也缘于身在企业中?毫无疑问,这类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必须加强对内的价值张力。没有偶像就没有粉丝;没有神话就没有朝圣!

企业信息传递系统:通过咨询服务将该企业团队建设、凝聚力提升。并结合企业价值观和企业文化,建设精确匹配的团队建设系统。

特别说明,一样接触过不少企业,本身行业、价值链位置、社会口碑等基础条件非常过硬,可惜大多数员工完全感觉不到自己与企业命运的关联。企业具备值得员工信任的基础,却树立不好员工对企业的信心。员工除了上班、下班、月初、月底、工资、奖金……你完全感觉不到他在哪家企业任职。因为他们身上所反映出来的元素在任何一家企业都有。毫无疑问,我们需要一个强大的团队文化建设系统,以加强员工对企业的感情和凝聚力。酒香也怕巷子深;没有长征也要有宣传队和播种机!

企业招聘入职机制:企业具有核心价值和信息传递。但和新员工需求对接有问题。那应该狠抓招聘、入职培训和精确设计探寻员工需求的模块。你不了解你的员工,一样很难给于他们想要的元素。

踏踏实实做好招聘和入职培训中的企业宣言。毕竟,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讲,又不是贩毒做导弹的。没那么多神秘,老老实实让员工高效率了解企业。免得入职后除了基本的工作,每天大量的时间都在猜测企业的人和事。八卦新闻、小道消息横流。

企业有责任和义务,配合员工把自身的职涯规划做好,并结合企业的用人方针完善的结合到员工的个人规划上。即便缘聚缘散,员工把企业作为个人发展的跳板。也要明明白白的在一起,为阶段性目标同呼吸共命运!

 

人企对接——内因主导、外因配合——方显奇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