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文/孙永杰
在对近期完成的并购业务进行整合之后,近日联想集团将重新调整其业务集团及大区部署。任命前首席运营官蒋凡可·兰奇(Gianfranco Lanci)为联想集团总裁,即成为联想所有五个地区及个人电脑和企业业务集团的领导者,并负责有关领域的业务表现及业务管理系统的端间责任。
那么为何此时联想要做出组织架构的调整?又为何任命兰奇负责联想的PC和企业业务?
熟悉兰奇的业内人士知道,兰奇效力联想之前,其一直担任宏碁CEO,更早之前则是宏碁欧洲区总经理。
而在当时的PC市场,联想因并购IBM PCD正在大举进攻以美国为主的海外PC市场。但联想激进的海外市场策略,使其在美国市场遭受重创,故联想希望转道欧洲寻求PC的海外突破,当然途径就是并购当时欧洲第三大PC制造商Packard Bell(以下简称PB),但出乎业界预料的是,宏碁抢在联想之前收购了美国的Gateway之后(由此获得了并购PB的优先权),随后收购了欧洲PC厂商PB,这一有连带关系的并购不但切断了联想开辟海外第二PC战场的道路,还一举将联想从当时全球PC市场季军的位置拉下马,此后联想元气大伤,在全球PC市场的座次相当长时间内未进入到三甲之列。
更致命的是,联想的PC业务一度陷入低迷,直至当时联想董事局主席柳传志回归联想,将联想战略重心从海外市场转向中国市场之后,联想才逐渐恢复元气。按照柳传志当时形容联想形势的话说:联想已经到了悬崖边上。
可见,当时兰奇领导下的宏碁的战略眼界,而兰奇也由此在业界落下了个联想杀手的绰号。
在此也许有人质疑,既然兰奇这么牛,为何宏碁后来在PC市场陨落了,且兰奇辞职离开了宏碁呢?
关于兰奇离开宏碁,当时宏碁官方给出的解释是:在公司未来发展的整体战略上,兰奇和多数董事会成员有着不一样的看法,而这些不同点在过去数月的沟通中并未达成一致,兰奇在选择未来产品、公司价值和资源调配方面均有不同的看法。
不过从兰奇离开宏碁之后宏碁的市场表现看,显然那些与兰奇持不同意见和战略者未能让宏碁走出颓势。由此看,兰奇当时的战略也许并未有何错误。所幸的是,联想慧眼识人,将兰奇拉入自己的髦下。
当然兰奇在企业中的战略眼光和作用同样在其进入联想负责带领及扩展联想全球核心PC业务、管理欧洲、中东和非洲及亚太地区之业务、营运整合、战略联盟等事宜,并推动联想集团的业务检讨及营运流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也就是在兰奇担任联想COO不久,联想击败惠普成为全球PC市场的霸主。从曾经是联想的杀手到助力联想登顶全球PC市场桂冠,兰奇均证明了自己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在当下联想转型中显得尤其可贵。
众所周知,尽管联想目前正在从传统的PC企业向移动互联网转型,且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
首先在国内市场,就在2013年,联想还是仅次于三星的第二大智能手机厂商,但在去年却被小米超越,仅位列第三,与排名第四的华为差距仅为1.4个百分点,但从增长率上看,却已经不及小米和华为,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虽然联想并购了摩托罗拉移动,但从去年全年看,其仍不及华为仅排名第四。
更让联想感觉到压力的是,在利润率上,都虽然中国手机厂商都不高,但据美林证券之前的分析预测,从今年到2017年,小米和华为的利润率仍可达到高个位数,相比之下,联想的利润率仅在0%—1%左右。这意味着未来联想在智能手机市场中,无论是出货量还是利润上都有可能落后于中国的主要竞争对手。
当然这和并购之前每个季度亏损1亿美元左右的摩托罗拉移动不无关系,整合需要时间,而能否延长这个时间且在这个时间内获得足够的支撑(营收和利润)对于联想就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这个支撑来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