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语文教学教育 |
分类: 语文教学 教案 |
江苏省丁沟中学陈庆德选修课教案
指导阅读《滑稽列传》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
教学设想:
本文位于苏教版选修教材《〈史记〉选读》第五专题“摹形传神,千载如生”的板块,这个板块的学习,旨在了解《史记》的人物刻画艺术。
课文不算难懂,选文较长,属自读篇目。选修教材的学习,旨在增加阅读,提升素养。本文的教学以指导学生阅读的方式来处理教材。课堂以自学练习为主。在理解的基础上,最后做问题探讨。
专题目标:
1、了解《史记》中通过刻画人物来表述历史过程的叙事特点,了解人物的具体事迹的描写,对刻画人物和叙述历史进程的作用。
2、了解司马迁在刻画人物时采用的丰富多彩的手法,在刻画不同人物和同一人物的不同性格侧面时,采用的不同手法,以及各种不同手法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3、在了解、掌握上述内容的基础上,可进而引导学生了解、思考历史真实与艺术描写之间的表面矛盾而实际上更高层面统一的关系,由此引导学生了解《史记》中的人物形象描写对后来小说、戏剧的影响。
本文目标:了解司马迁给这些小人物立传的意义以及本文特有的写法。
教时设置:1教时
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学第3篇《滑稽列传》,以大家自学为主。
二、低声流畅地读一遍课文,有一个整体感觉
三、结合看有关注解和译文,完成下列练习(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和同学共同完成)
滑稽列传——滑稽,滑,读音gu三声。流利,润滑。稽,停,留止。滑稽,形容圆转自如。滑稽者,语其言辞流利,正言若反,思维敏捷,疏无阻难也,而后世用为诙谐幽默之意。
《滑稽列传》翻译
孔子说:“六经对于治理国家,作用是相同的。《礼经》可以节制人的行为,《乐经》可以诱发人的和气,《书经》可以借知人类行事的成败,《诗经》可以表达情意,《易经》可窥知天地的神奇变化,《春秋》可以明白微言大义。”太史公说“天道宽广,岂不伟大!谈笑之际能巧妙地合于正道,也可以化解纠纷。”
淳于髡是齐国的赘婿。身高不到七尺,为人滑稽,口多辩才,他屡次出使诸侯之国,未曾屈辱使命。齐威王的时候,喜好隐语,喜欢没有节制地追求享乐彻夜饮酒,沉溺于淫乐酒色中,而不治理政事,把政事托付给卿大夫。朝中百官荒淫,政治败坏,诸侯都来侵略,国家的危亡,就在旦夕之间,齐王左右的人都不敢进谏。淳于髡用隐语进谏说:“都城中有一只大鸟,落在国王的庭院中,这只鸟三年来不飞也不叫,请问国王知不知道这是什么鸟? ”威王说:“这只鸟不飞则已,一飞就冲上云霄;不叫则已,一叫就使人惊异。”于是就召见七十二个县长入朝奏事,当时奖励一个好县长,杀了一个坏县长,发兵御敌。诸侯十分惊恐,都把他们所侵掠齐国的土地交还给齐国。强大的国势盛行三十六年。详细情形都记载在《田完世家》里。
齐威王八年,楚国派遣大军攻打齐国。齐王派淳于髡出使赵国,请求出兵相救,携带百镒黄金,十辆马车。淳于髡仰脸大笑,连系帽子的带子都笑断了。齐威王说:“先生嫌少吗? ”淳于髡说:“怎么敢嫌少! ”齐威王说:“既不嫌少,刚才为什么笑呢? ”淳于髡说:“今天我从东面来的时候,看到在路旁有祷祭田神的人,拿着一个猪蹄,一杯酒,祝祷说:‘高处狭小的地方收获满笼,低下平坦的地方收获满车;五谷繁茂成熟,米粮堆积满家。’夕我看见他拿的祭品太少,而所祈求的东西太多,所以笑他。”于是齐威王就增加他的行资黄金一千镒,白璧十对,车马百乘。淳于髡就辞别了威王来到赵国。赵王派给淳于髡十万精兵,一千辆裹有皮革的战车。楚国听到了这消息,当夜就撤兵回去了。
优旃是秦国的戏子,是个小矮子。擅长说笑,而且能够合乎大道。秦始皇的时候,宫中设酒席宴客,正遇到天下雨,在殿前阶下执着盾牌站岗的卫兵,衣服都淋湿了,冻得很厉害。优旃看见了很怜悯他们,对他们说:“你们想休息吗?”卫兵都说:“非常希望休息。”优旃说:“如果我呼唤你们,你们就赶紧回答说‘有。’”过了一会儿,宫殿上向秦始皇敬酒,呼万岁。优旃靠在栏杆旁大声呼叫:“卫兵! ”卫兵说:“有。”优旃说:“你们虽然长得很高大,有什么好处,可怜在雨中站立。我虽然矮小,却很幸运地能够在屋里休息。”于是秦始皇让卫兵可以一半人轮换站岗。
秦始皇曾经招集群臣商议,想要扩大畜养禽兽的苑囿,东面到函谷关,西面到雍和陈仓。优旃说:“好。多养些禽兽在里面,敌人从东面攻过来,让麋鹿去用角柢他就够了。”秦始皇因此就停止扩大苑囿的计划。
秦二世皇帝即位,又想要漆他的咸阳城。优旃说:“好。皇上即使没有提出,我本来也要请您这样做。漆城虽然浪费人民的钱财使人民愁苦,可是漆起来的确好!把城漆得漂亮阔气,敌人来了也爬不上去。如果要这么做,替城墙上漆的工作是容易的,只是很难建造那座让城墙荫干的大房子。”秦二世皇帝笑了起来,因此就打消了这个计划。过了不久,二世皇帝被杀,优旃归属汉朝。过了几年就死了。
太史公评论说:淳于髡仰脸朝天大笑,齐威王就能横行天下。优孟摇头歌唱,打柴为生的人得以受封。优旃靠着栏杆大声喊叫,阶下的卫士有一半能够替换。这些不都是很奇伟的事吗!
练习一:不看译文,独立翻译下列几段文字。
1、齐威王之时,喜隐(隐语),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沈湎不治,委政卿大夫。百官荒乱,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於旦暮。左右莫敢谏。淳于髡说之以隐曰:“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通‘飞’)又不鸣,王知此鸟何也?”王曰:“此鸟不蜚则已,一蜚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於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赏一人,诛一人,奋兵而出。诸侯振惊,皆还齐侵地。威行三十六年。
(齐威王的时候,喜好隐语,喜欢没有节制地追求享乐彻夜饮酒,沉溺于淫乐酒色中,而不治理政事,把政事托付给卿大夫。朝中百官荒淫,政治败坏,诸侯都来侵略,国家的危亡,就在旦夕之间,齐王左右的人都不敢进谏。淳于髡用隐语进谏说:“都城中有一只大鸟,落在国王的庭院中,这只鸟三年来不飞也不叫,请问国王知不知道这是什么鸟? ”威王说:“这只鸟不飞则已,一飞就冲上云霄;不叫则已,一叫就使人惊异。”于是就召见七十二个县长入朝奏事,当时奖励一个好县长,杀了一个坏县长,发兵御敌。诸侯十分惊恐,都把他们所侵掠齐国的土地交还给齐国。强大的国势盛行三十六年。)
2、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啖以枣脯。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
(楚庄王时候,有一匹喜爱的马,给它穿五彩的锦衣,养在富丽堂皇的房屋下面,用没有帐幔的床作席子,拿切好的枣干来喂它。马患肥胖病死了,庄王让群臣替它办丧事,想把它用棺椁装殓起来,用大夫的礼仪埋葬它。)
3、身死家室富,又恐受赇枉法,为奸触大罪,身死而家灭。贪吏安可为也!
(想要死后家庭富足,又恐怕接受人家的贿赂,败坏法纪,作奸犯科而触犯了大罪,自身被杀死而家庭也被灭绝。贪官怎么可以做呢?)
练习二:解释加线的文言实词
1、六艺于治一也。(一:相同。)
2、天道恢恢,岂不大哉!(恢恢:广大无边的样子。)
3、齐威王之时喜隐,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淫:过度。)
4、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旦暮:很短时间。)
5、国中有大鸟,止于王庭。(止:停息。)
6、操一豚蹄,酒一盂。(操:拿。)
7、六博投壶,相引为曹。(曹:同辈。)
8、日暮酒阑,合尊促坐。(阑:尽。)
9、又恐受赇枉法,为奸触大罪。(赇:贿赂。)
10、于是庄王谢优孟。(谢:道歉,认错。)
11、优旃见而哀之。(哀:同情,怜悯。)
12、我即呼汝,汝疾应曰诺。(疾:急速,赶紧。)
13、优旃临槛大呼曰。(槛:栏杆。)
14、始皇以故辍止。(辍:停止。)
练习三:解释加线的文言虚词
1、《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以:用来。)
2、齐王使淳于髡之赵请救兵,赍金百斤,车马十驷。(之:到。)
3、若亲有严客。(若:如果。)
4、马者王这所爱也,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请以人君礼葬之。(前“以”,凭;后两“以”,用。)
5、寡人之过,一至此乎!(一:乃,竟。)
6、病且死,属其子曰。(且:将要。)
7、若往见优孟,言我孙叔敖之子也。(若:你。)
8、妇言慎无为。(慎:千万。)
9、我即呼汝。(即:马上。)
10、汝虽长,何益。(虽:虽然。)
11、主上虽无言,臣固将请之。(虽:即使。)
12、即欲就之,易为漆耳,顾难为荫室。(即:如果。顾:只是。)
练习四:判别加线的词类活用并解释
1、于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朝:作动词,召见。)
2、王曰:“先生少之乎?”(少:意动用法,以为少。)
3、齐赵陪位于前,韩魏翼卫其后。(翼:名词作状语,像鸟的张开翅膀一样。)
4、皆知大王贱人而贵马也。(贱,贵:意动词,即以为贱,以马为贵。)
5、秦始皇时置酒而天雨。(雨:动词,下雨。)
练习五:探讨问题
1、本文写了一个赘婿,两个倡优。司马迁将这类被统治者视为开心工具的小人物列入传记,寄托着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里了几个小人物,地位虽然低微,但他们都有好品质,他们能够为了国家与黎民的利益,勇敢地仗义执言,能够灵活巧妙地批评残暴荒淫的统治者,能把他们的那些荒谬绝伦的想法顶回去,从而给国家和黎民百姓带来说不尽的好处。司马迁对他们给予了热情的歌颂,“岂不亦伟哉!”同时也有对汉武帝时代满朝唯唯诺诺保官保命苟合取容的不满。)
2、《滑稽列传》是《史记》中较为精彩的篇章之一。和其他人物传记相比,这篇文章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有什么特点?
(有别于其他传记的最大特点,就是轻松幽默,寓庄于谐。详在以对话描写为主。作者似乎不是在写严肃的史实,而是在写小说,在写故事。但深刻的思想就寄寓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