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周萍的悲剧探究

(2012-12-11 10:54:57)
标签:

杂谈

分类: 教研笔记

周萍的悲剧探究

           ——《雷雨》伦理剖析

           

周萍是现代作家曹禺《雷雨》中的主人公,是周朴园和侍萍相恋或者说是非法同居的产物,周萍的罪责在于,抢了父亲的妻子,又淫了同母异父的妹妹。

《雷雨》展示的是一部悲剧的命题,作者站在伦理道德的高度,对血缘、爱情做了深入的披露,让我们对他们的无奈与无情做着深刻的反思,它表现的错综杂乱的情感纠葛与残忍的结局,揪着我的心与他们同悲。

在《雷雨》所设置的环境里,爱情是一个可以挂在嘴边,但是无法下咽的鱼翅,所有的看似存在的爱情关系,在血缘与伦理的冲突中只能显示悲剧的结局,所有的爱情也只能是畸形的产物。而在这一悲剧命题中,周朴园无疑是主谋。一切始于他,而又终于他,所有的一切在一场“雷雨”中走向了毁灭,完成罪恶的结局。

周萍的伦理关系是最复杂的,周萍与繁漪是继子与继母的关系,周萍与四凤是同母异父的关系,然而在他们身上却都产生了爱情。两对爱情关系都是违背伦理道德的,但是这两对关系之间的爱情是真真切切的。

周萍与继母繁漪相爱,这是典型的母子之恋,是严重违背道德伦理的。作为儿子的周萍抢了父亲的老婆,走到那儿也说不过去,和后母私通,虽然在血缘上并没有什么问题,但对父亲却绝对是大逆不道的,这是俄狄普斯情结的体现,典型的“弑父娶母”,是原罪,这是不可饶恕的。

从双方关系来看,繁漪对周萍的爱是轰轰烈烈的,她为了这段感情勇于向这个时代挑战,不惜一切,甚至不择手段,更何况繁漪的年龄与周萍的年龄相近,更何况,他们又没有血缘关系,他们有的只是名义上的母子关系,产生这样的爱情是可以理解的。于她这一方来说,与周萍私通并不违背自然伦理,如果周朴园不是周萍的父亲,她甚至可以堂堂正正地改嫁给周萍。

而周萍却不像繁漪那样爱得有力量,那样勇敢,他爱繁漪,想爱却又不敢爱,只因她是父亲的妻子。他对所有的亲人都有一种犯罪感,我是个最胡涂、最不明白的人。我后悔,我认为我生平做错一件大事。我对不起自己,对不起弟弟,更对不起父亲。不仅后悔,而且痛苦。

而周萍与四凤的爱情,这是确切的乱伦,但他们的爱情也是真实的。因为两人是异父同母的兄妹,是有着真正的血缘关系的,而此时的四凤却身怀周萍的孩子,在伦理上,亲兄妹是不应该发生此类的关系的,也不允许有爱情的,爱情与伦理在这里发生了冲撞。伦理与爱情本来是不矛盾不冲突的,只是有一些美丽的错误致使爱情与伦理走到了一起。四凤与周萍并非是故意想去冲破伦理的城墙,两个人都是被动的走到了一起。因为在产生爱情和发生关系的时候,他们并不清楚他们的关系,如果他们知道的话,他们是不会这样做的,然而正因为他们的无知,他们便走到了一起,他们在一起是爱情的结果,但却撞在伦理的暗礁上,爱情的航船就这样的沉没了。故事的结局是四凤跟周萍都自杀,也是在暗含的说明了,当爱情与伦理发生碰撞时,不管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爱情永远要为伦理让路。这个问题不仅在那个时代是这样,就是现在,也是如此。我们要尊重爱情,但也得遵守伦理道德。

周萍与繁漪的相爱还是可以理解的,他们的乱伦是人为所至,是人伦对爱情的扼杀;而周萍与四凤却是完全不可以,这是与血缘相悖的。问题根源在文化上,它违背了基本的社会伦理道德,不成体统,败坏了风气,紊乱了纲常,在中国传统有序的社会里,是绝难容忍的。人伦是人性方面最重要的部分,实际上说得是纲常伦纪,而人伦的本质是血缘,血缘是形成人伦的维系点。伦理让悲剧产生。

爱情其实是两个人的事,是情感的升华,可是却在不知的什么时候,却淹没在伦理的河里,成了伦理的牺牲品,周朴园与侍萍的爱恋在这一形态下没有结下硕果,却布下了恶种。不仅让自己,也让后代吞下了无罪而亡的苦果,错的不是周朴园,而是几千年的伦理道德。

在极重人伦的社会中发生了乱伦,这就是悲剧,“雷雨”就是对这种悲剧的很中国化的表达。乱伦要遭雷劈就是《雷雨》的题意。周萍的痛苦不仅仅因为爱情,也因为乱伦,这是导致他毁灭的根源。所以周萍不可避免地在伦理的环境下选择了自杀,否则,不可饶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