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二岁的台达集团老板郑崇华是除了索罗斯以外我采访过的年纪最大的一位。
当年十三岁的他跟着舅舅到了台湾,原打算玩儿玩儿就走,谁知国共开战,从此咫尺天涯,再见老母已是四十三年以后的事情。
“当时知道自己不能回家是不是很慌张?” 我的脑海中想当然地出现了在很多战争电影里看到过的画面。
“没有,小孩子好玩嘛!以为可以玩一两年就回家。”七十二岁的郑崇华想起当年的情景笑容里还带着孩童般的纯真。
可是背井离乡的没娘孩子过起日子来其实是相当的不好玩。
眼看回家无望,到后来甚至不敢再托别人去找寻失散的亲人,郑崇华开始了在台湾的打拼。
“学校发两套制服,那你假如去运动了,去跑了,把一套制服刚刚换下来还没有干,另一套制服又没得换,那你就要去想办法赶快晚上去洗了,到哪里去晾干,第二天才有衣服穿。所有的事情都要自己料理,对于一个小孩来说是蛮大的负担,还有生活上面的问题等等。”
提到过去,他说得最多的是那些陌生人的帮助,“有时我觉得,因为父母不在身边,根本没有人关心你,你的死活都没有人管,其实有些老师,比如有个数学老师,他就坐在我前面,他就对我笑一笑,然后摸摸我的头。”郑崇华的眼中柔和着。
小时候在家乡,因为跳级,喜欢文科的他数学根底并不扎实,就因为这个很喜欢他的“教得很好的”数学老师把一次他误打误撞的90分当作他的真实水平,他把自己的及格线自觉地调整到了80分。
“其实父母不在,考好考坏都没人说,何必还那么紧张呢?”我问。
“假如有爸爸妈妈的关心,你有书念往往还不想念,有好东西吃你还不要吃,但当你没有人管的时候呢,你吃也没有,什么都没有,你怕没书念,那你的成绩很好,你去找一些人帮助你,他也许还愿意帮助你,如果你都留级了,你还找人家帮助你,人家绝对不会帮助你,所以就很担心这一点。在大陆如果有人说我,你数学怎么不做好一点,我就说这不是我的特长,我是对文科比较有兴趣,跟父母亲也是这样说。可是你到了台湾你就不一样了,你怕没书念,你只要有书念,能念得好,人家才会愿意帮忙你,我就很用心听……”
郑崇华垂下头,我惊异地看到他微闭的双眼中有泪花。之前我一直认为,经历过这么多的历练,一切对于他而言都不过是云淡风轻。
“那时我觉得很幸运,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对我那么好,我跟他也不认识,我有的时候照镜子,我也长得不是那么的漂亮,那么的可爱。我的个子比较小,在大陆的时候,是跟女生一起坐的。”
离开母亲的郑崇华就这样一点点长大。
“再见到母亲的时候是什么感觉?”“我觉得她比我印象中矮了很多。”“那是因为你长大了呀!”我们都笑了。
郑崇华掌管的台达集团2005年的营收是35.2亿美元。这一切起步的那一年他三十岁。
“从一个当年15个人的小厂,到现在6万多人的大厂,很多产品都是占世界50%以上的份额,中间30几年的经历,您自己最大的体会是什么?”
“是全体同仁的努力。”郑崇仁不加思索地说,听起来很有那么一点冠冕堂皇的味道,随即他说到自己的工作经历,从工程师到后来公司的品管负责人,因此产品质量是他特别关注的,甚至成为了公司文化的一部分。
“品质是依靠好的习惯”。我对这句话的印象格外深。
“就是你卖给人家的东西,一点小毛病都不能有了,有了以后就给人家不便,所以对这个产品顾客使用的状况你要很了解,他要用多少年,都不能出品质问题,而且让他很喜欢用你的产品,觉得很方便,就是让他觉得很舒服。同时还有一点的话呢,你也不能说你为了要品质做好,你这个成本太高,你是用最低的成本去符合顾客的需要,得到顾客最大的满意度,这当中是有很多改善和考量要注意的。所以我想,一个公司能够在这个市场上有竞争力,也就是这样,你了解顾客的需求,那么你做出顾客最喜欢、满足他需要的东西,而你用的材料用的方法,又是让你的成本最低,那就是要不断地去学习不断地去想。”
道理实在很简单,很多简单的东西做到极致就是不简单,也就是成功了吧!
曾有人笑他,身为富甲一方的工业巨子却过着农民的生活。下班后没有应酬,喜欢摆弄花草,开最早的油气两用车,只用节能灯泡,工厂里建的是绿色厂房,是出了名的环保主义者。不过,和普通的环保主义者有一点不同的是,作为他在晚年发现的一个金矿,环保已经从生活方式变成了盈利模式。
“欧美20%的人消耗了80%的资源,如果我们每个人都那样生活,地球会承受不起。”
我想起自己在纽约和东京的经历。入夜,写字楼灯火通明,区别在于,东京的楼里是真正有人的。
“我常常打这个比喻,”郑崇华继续说,“你去买一件古董,你这个古董是几百年几千年。那所有的天然物质,能源、水,它也是古董,它是更久的东西。地球进化了40亿年啊!”
“我记得在美商服务的时候,被派到美国去受训,他们非常注意环保。在美国,因为他工厂里头假如有有毒的污水,工厂里面会设置一些处理的设备,同时几乎每个小时,都会对要排出去的水进行分析,假如发现水情况不对,它就再处理,不会排出去,因为它们的环保局随时会到排水口去抽检,假如很严重的话,他会给你停工或给你处罚的。那到了台湾以后呢,我也带了一些药剂这些相关的资料回来,可是我的老板并没有这个计划。”
“同时我就发现有一些污水就直接排出去了,那我就跟我们的总经理说,为什么在美国就有,这边就没有。他说因为台湾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同时这个排出去应该也不会造成很严重的事情。那我就跟他讲,事情不难,因为你把水排到沟里面去,然后沟就排到田里,我说我们的农民,他是打光脚的,他假如说这个脚上有破皮,这个有毒的水会要了他的命,我说在我们的法律,你假如把这个人毒死的话,你可能会判刑。于是他害怕了……”
我想起了前一段时间媒体中曝光的外资对某些标准内外有别的报道。
“其实美国人很注意遵守法律。我们一定要使自己的法律健全。”
不好的制度会使好人变成坏人。
七十二岁的郑崇华,苦难给了他过去,他却把现在的一切归结为幸运。
附:
郑崇华简介:
前一篇:杨百万论股(下)
后一篇:这几天的博今儿个补上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