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别拿基金不当储蓄!

(2007-02-07 13:00:00)
分类: ★编导预告★

  别拿基金不当储蓄!
        对我来说,这是一个经典的早晨。


      去健身房跑上半个小时,再用热水澡把那些倦怠的细胞唤醒。一碗清粥,一个鸡蛋(蛋白),一个苹果,想方设法从一架衣服里配出可供做节目的端庄而不刻板,悦目而不妖娆的,再啰啰嗦嗦地配好耳环、项链、胸花之类,大包小包地堆上车,奔向办公室。


    热水哗哗地冲在身上,脑子里就在琢磨写点啥。想起昨天,在MSN里喜滋滋地告诉朋友:我开博了啊!对面冷冰冰硬梆梆地掷过来四个字“还嫌不累!”
   

    累,确实累!那天许戈辉在电话里对我说,“李南,你真有勇气,居然敢接日播节目!”


    而且是一档国内没人做过的财经脱口秀。


    昨天中午跟人家谈着谈着事儿,我的话音渐低,眼皮也抬不起来了,看着我的一双红眼,对方好心地劝我赶紧回去,路上开车小心。晕晕乎乎地走进办公室,说了一句“不行了”,人已倒在沙发上,助理善解人意地把一个写着“节目准备中,请勿打扰”的牌子挂出去,我足足睡了一个小时,还恍恍惚惚地作了个白日梦。


    不过,我相信:时间就像乳沟,挤一挤总是有的。再说也不需要挤成黄金甲那样啊!


    妈总说我三分钟热度,迄今为止做的最久的事情是现在这份工作,财经主持!而且热情不减。我也不知能否坚持写博,也不想某一天强迫自己没什么可说还做无病呻吟状。但至少现在,我面对的是一个如此丰富的生活和世界啊!

    说点正事儿,昨儿水皮和吴浩又把基金明里暗里地揶揄了一番。说实话,我还是有保留意见。


    “屁股决定脑袋”,他们是“脑袋决定屁股”。以他们的身份和功力,也许会买基金的重仓股,但肯定不屑于买基金。但对于那些无时间,无专业能力,无扎实人脉的“三无人员”就不同了。


    越是有更多的金融创新产品,越是信息不对称,越是波动大的市场,越考验投资者的功力。你能把那些前半辈子都没听说过的衍生品弄得头头是道吗?你能知道离你两千里的公司到底在干什么吗?你能把那点血汗钱做成庞大的投资组合并且严格以纪律规定自己的投资行为吗?


    证监会的官员答记者问时说,不能把基金当储蓄,我倒觉得应该把基金当储蓄。不过意思不同。


    前者的“不能”是指不能把养老的、看病的、买菜的钱,所谓的“预防性储蓄”拿出来。您以为都是通过银行办手续,看看这基金回报多高啊!基金也是金融产品,别以为隔壁王二出门捡了钱,您就天天溜边儿走。

 现如今,大家预期升息,可存钱不也都一年半载的么?怎么在牛市里基金就不能像储蓄一样拿一年呢?非得像买股票似的追涨杀跌?买基金图的就是省点儿心,何况是在大牛市呢!您就当存银行,只要大趋势不改,就别搭理它。当然,绝对不是用“预防性储蓄”!
昨天在节目里,我也晒了晒和基金业内人士的交流心得,我认为人家说的有理。
    国外,不满三年的基金根本没资格评级,这要放国内就没得可评了。咱们的基金业不是还嫩嘛!至于市场也早有定性:新兴加转轨。
    基金就一种投资品种而言的确是长期投资工具,但恐怕现在说哪只基金能拿十年还为时过早。
    牛市时买指数基金,熊市时买货币基金,调整时买平衡型基金。判断大势总比从一千多股票里选个股多少容易点吧?别太计较精确到分的买点,别指望非得挣个百分之百房子的首付就靠它了。基金就是基金,风险比股票小却绝对比国债更比银行存款大的投资品种,仅此而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