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 |
分类: 思考和反省 |
http://s8/middle/4c12c19bgaf7ee0d17c17&690
过完十一,可可就有点反常,表现最明显的就是,每到晚上就可怜兮兮地说:妈妈,我害怕
我问:可可害怕什么呢?
可可:怕地震,怕恐龙,怕我怕的那些东西从书里出来
我晕,于是使出浑身解数,从地震没啥关系,到我们家房子特好不怕地震,到恐龙不吃人,我感觉能说的都说了,可怜的可还是很害怕,要求给爸爸打电话(十一过后,可爹就去外头上课了,只在周末回家)
接通爸爸的电话,可可边哭边述说自己的害怕,还说“我的心疼,我的心都碎了”
爸爸说:那你把电话放心口,我给你吹吹——呼——呼——好点没有?
可可:好点了
爸爸:我衣柜里藏了好东西,让妈妈给你拿
我一看,果然有袋喜糖,给可可拿了一颗,好了。
周六一早,可可醒来第一句话:爸爸怎么还不回来?
给爸爸打电话,爸爸,你怎么还不回来呀?你骗人!你啥时候回来呀?
过半天才闹清楚,原来爸爸要下午才回来
爸爸回来之后,可可要求爸爸带我们去把画有恐龙的图画书捐给需要的人
我说,就这一本书,带楼下送给邻居得了
可可同意了,于是爸爸拿走送人了
可可还担心爸爸把书藏车里了,爸爸带着可可一起,把车上每个可能藏书的地方都检查了一遍,可可终于放心了
周六的晚上,可可没再说害怕
周日晚上,爸爸要走了,可可说:爸爸,你别走了,我害怕
爸爸:害怕什么呀
可可:怕怪兽
爸爸:我告诉你一个好办法——
我受到可爹启发,插了一嘴,可可自己想办法吧
爸爸:对,可可这么聪明,肯定有好办法
可可:爸爸,我想到了3个办法,第一,把怪兽捆起来,第二挖一个陷阱,第三,提前准备工具
可可每说一个主意,爸爸都很赞赏,一副“我家孩子简直比喜羊羊还要聪明”的表情
可可终于安心地躺下了,爸爸也顺利脱身了
这周一,白天和同事交流了一下,决定给可可看一些喜悦的开心的她喜欢的东西,把那些恐惧的信息冲淡,因此,晚上给可可看了“白雪公主”,可可笑得咯咯地
一会儿,爸爸打来电话,可可又开始哭着说:爸爸,我心都碎了,我害怕——
又重复了一遍害怕啥,害怕地震,我家房子坚固之类的
可可说:爸爸,虽然那本恐龙书已经送人了,但家里还有的书上有我害怕的东西——爸爸,你不在,我就害怕,爸爸——你回来吧——你啥时候回来呀,你的课啥时候才能上完哪?——你不在,我就不(能)不害怕,我就不坚强——
说了20分钟,说得我在旁边都感觉可爹快承受不住了,可爹郑重承诺说:爸爸每天给你打电话,要是爸爸忘记了,你就用妈妈的电话提醒爸爸
分离还真是一件烦恼的事,尤其是对于长期一起生活在异乡的三口人来说,没有更多的亲人来分散精力,相互依赖,惯了,猛地一人离开很长时间,大人还不适应呢,何况孩子
可爹在家时,俩人就像冤家,可可总是公开表示对可爹的不耐和情绪,但这一走,又想得不得了,而且准确地说了出来,爸爸不在,我就害怕,我就不坚强
爸爸和妈妈的作用,还是不一样的吧,妈妈是孩子的肌肉肤发,和孩子心连心肉连肉,而爸爸就是孩子的胆,滋养着孩子的精气神和五魂六魄
真心希望爸爸们更好地承担起养育孩子过程中自己的那份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