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着佛像过河——小说《艾子》的N条释义(二)
(2011-04-08 13:48:29)
标签:
杂谈 |
上面讲的是小说的思想内涵,下面我们从艺术角度来谈。这部小说的艺术手法是十分高妙的。仅仅数百字,就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奥妙无穷的佛家故事,埋下了无数的伏笔,在结尾留下了无数的可能。可以这么说,东坡先生交给了我们一个“接力棒”,期待我们写出无数篇续集,这些无数篇续集完全可以写成一部部数千字、甚至上万字的小说。
在古代,常有“诗画一体”的说法,就是说诗画一家,诗人王维就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那么写小说和作画,也有相通之处。结合一下西方的绘画艺术,我们来谈这部小说。在西方现代派的画家中,我对达利的画情有独衷。
有的时候,当我们站在某个伟大作品前,会觉得恍然大悟,会感到醍醐灌顶,好象受到了某种启发,终于大彻大悟了。可是,这种突然间就一眼看破的艺术品会让人对它的价值产生怀疑和贬低。然而,这样的感受在看达利的画时是不会产生的。达利的画像是描述了一个个谜团,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最后,小说用文字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达利式的画面:木头立在庙里是佛像,搭在河上就成了一座桥……
记得在某本杂志看过一种有趣的电脑合成图片:表面看上去,是由无数个红桃心组成的图片,图片下方有一行小字:凝视画面两分钟,你就会有神奇的发现。我屏声敛气,凝视画面——慢慢地,隐隐约约地,在红桃心的画面之后,另一幅图象慢慢浮现出来:在许多个“红桃心”组成的背景图片中,爱因斯坦的方程式“E=mC平方”突然出现,画面呈现出一种浮雕般的立体感。《艾子》就像是这种合成图片,是一部有着立体感的小说。从艺术性来总结,就是老子所说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艺术的至高境界就是言简意骇、质朴平淡,于平淡中蕴藏着神奇,于质朴中包含着哲理。这是一部超越时空、具有三维空间立体感的小说。它的奥妙和神秘,将会在未来的时光和世界里发挥着更加深远的影响,期待着人们做出更加惊人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