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拜水都江堰

(2014-10-21 19:29:46)
标签:

2014年暑期成都游

茜茜

育儿

旅游

分类: 九岁那年

http://s14/mw690/001on60ngy6MRekgQQRdd&690

为了避免周末人多的时候去景点,所以都江堰、青城山以及后面的乐山、峨眉山都安排在周六前。

手机上订了第二天去都江堰的高铁,看功略订到离堆公园下车,真是太好了,感谢网络,下了车没多远就到都江堰门口了。

因为订的早上7:30的火车,好家伙,第二天早上下雨,本想搭地铁去,担心地铁时间不够,赶紧拦了个的,好家伙,赶着点到了火车站,迅速换票,然后百米冲刺  ,好多年没这样奔跑过,一刻不停歇,连检票口都关了,检票员说:你们真行,这个点才来!当我们气喘吁吁地上了火车后,一分钟不到,车就开了,汗!难忘的赶车经历啊!

车很准点,半个小时就到了。本想公交车去都江堰的,正好来了一辆的,想着四个人车票加起来估计正好一个的的价钱,于是还是坐的,五分钟不到都江堰门口了。

都江堰这里还保持了川西民居中风格的建筑物,保留着最原始的蜀地风貌和符号。家家户户都住的是很有特色的房子,远远看去,仿佛自己穿越了呢!只可惜没能拍下来。

都江堰是中国古代建设并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两千多年来一直在发挥着其巨大的作用。 

 

↓高铁站出站口有一片墙壁凸凹雕塑,很有3D感觉,有木有?

http://s8/mw690/001on60ngy6MRejOjpt97&690

 

今天逛都江堰人的也不少啊,没有租到讲解器,去蹭听吧~

进入大门,就感受到了浓浓的历史气息,这里山、水、堰、桥为一体,景内林木葱翠,殿宇巍峨,无比壮观。

沿着宽阔的大道往前走,便是卧铁。这里是一个喷水池,两边放着竹子做架子,里面放着石头。这是干什么用的呢?赶紧到一个旅行团边上听听去:李冰在修建都江堰时,还没有钢筋砼,李冰父子想出了有竹篓装石头的方法进行围堰。池中有四根卧铁的复制品,它又是什么呢?它是内江每年维修清淘河床深浅的标尺。相传李冰建堰时在内江河床下进埋有石马,作为每年淘滩深度的标准,后来演变为卧铁。现在有的四根分别是明朝万历四年、清同治三年、民国十六年和1994年埋下,真品埋在内江河床下。

 

↓四根卧铁 

http://s8/mw690/001on60ngy6MZalLufB17&690
↓古代的“钢筋砼”
http://s5/mw690/001on60ngy6MZalKY5e14&690

喷泉前方是一条笔直的大道,被称为堰工道,道路两边放有历代为都江堰做有贡献的人的雕塑。

http://s4/mw690/001on60ngy6MZalMSe713&690
↓这是哪位名人?
http://s5/mw690/001on60ngy6MZalP3ggb4&690
↓介位美女的表情真夸张,和旁边的石狮子差不多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25EN00SIGG.gif
http://s5/mw690/001on60ngy6MZalNPUw44&690

 

继续往前走便是伏龙观,据说是以宋代民间传说的二郎伏龙而命名。它是建在离堆上的,李冰当时修建都江堰时,首先开玉垒山,引水灌田,便使玉垒山的主峰和我们脚下的山丘分开,形成了一个孤立的小山堆,这便是离堆的由来。

伏龙观左侧可以近距离观看宝瓶口。宝瓶口是都江堰系统工程的关键环节。是内江水进入成都平原的咽喉,犹如瓶口一般,严格控制江水进入成都平原的流量。当宝瓶口水量饱和,无论多大洪水,宝瓶口也拒之“口”外,概不容纳。这种稳定的进水量,对成都平原的农业、灌溉、防洪、运输都产生了特大的效益。两千多年前的李冰能设计出这样妙绝古今的水利枢纽工程,是何等的了不起!

 

↓站在伏龙观上远拍飞沙堰
http://s10/mw690/001on60ngy6MRekeyJrd9&690

 经过小索桥前往人字堤、飞沙堰。小索桥的人很多,专门派了人守在桥口控制人流量,因为桥为不这地晃,让人无法在桥上正常行走,下面是江水,胆小的人会走得很慢,茜茜还是灵巧的很,她很快就过了桥,还大呼过得不过瘾。

 

↓站在小索桥上 ,硬是跟管桥的说了半天的好话,让俺站在桥旁让茜茜回了个头,“咔嚓”了一张http://s11/mw690/001on60ngy6MRejPZoufa&690

 

人字堤是观看离堆的好位置。人工形成这离堆在早在2000多年前没有火药的秦国是非常不容易的。但人的智慧是无穷的,人们想到了“火攻”的方法,用柴火焚烧岩石,使之炽热,然后用水醋,一层层凿去,如此反复,终于在8年后分出了离堆,也建成了宝瓶口。据说李冰的女儿也为之英勇献身。当宝瓶口还差最后一道岩石就可打开时,打开这层岩墙的人必死无疑,李冰的女儿依然要去,宝瓶口打开了,可她去被滚滚江流吞食了。。。

人字堤尽头处的一个斜坡,一道矮坝便是飞少沙堰了。它的主要功能是内江泄洪排沙。被离堆托顶的江水,自然旋流起来,宝瓶口不能通过的水主要从飞沙堰泄出,而且旋流起来的泥沙也从飞沙堰一起流出去。“飞沙”二字的意思也在于不仅溢洪还能排沙。

 

 ↓站在人字堤上看宝瓶口

http://s8/mw690/001on60ngy6MRekfiR167&690

http://s3/mw690/001on60ngy6MRejOrQK52&690

 

继续前行,大约走了约20分钟,这里能看外江,哇噻,全是雪白的沙石,是通过鱼嘴排沙而来的,看着很是壮观。

 

↓看见白花花一片沙石没有?

http://s16/mw690/001on60ngy6MRekgceHff&690
↓壮观吧~~
http://s6/mw690/001on60ngy6MRekx17775&690

http://s11/mw690/001on60ngy6MRejVozoda&690

 

来到最有名的鱼嘴了,因形似鱼嘴而得名。岷江迎面而来,经鱼嘴一隔分为两股,外江和内江。它的主要作用是分水“分四六、平潦旱”。春耕季水量较小,主流约六成的水进入内江,保证平原用水,洪水季节,因为河床外高内低,内江流量又会自动低于外江,进水约四成,很大程度解决了防洪。鱼嘴还有一定的排沙石功能,每年大量的沙石顺流而下,江水在弯道产生漩流,会将下层80%沙石卷到水流上层,大部分排至外江,减少淤塞之害。

 

↓著名的鱼嘴,象不?

http://s5/mw690/001on60ngy6MRekpsgc54&690
↓古人如此壮观的工程让茜茜也忍不住拍照
http://s15/mw690/001on60ngy6MRejWGx88e&690
↓远处那个就是后来建的安澜索桥
http://s9/mw690/001on60ngy6MRejXh5m68&690

 

鱼嘴的左边是新建外江水闸,水闸的位置是原安澜索桥的位置,而今的安澜索桥向下移了100多米。它建于宋代,据说是一对何先德夫妻修建,又叫“夫妻桥”,被誉为中国古代五大桥梁之一,也是都江堰最著名的景观。那说什么都要去走一走,人超超多啊,孩子们都要走,我们排了半天的队才得以上桥,跟前面上的桥差不多,摇摇晃晃。

 

 ↓这里古安澜桥(已封闭)http://s5/mw690/001on60ngy6MZalWEEQ04&690
↓走在后建的安澜桥上

http://s7/mw690/001on60ngy6MZalYdQW76&690
↓站在桥中间,经得住晃动,拍了一张内江中心
http://s12/mw690/001on60ngy6MRekzewbab&690

↓为纪念这对夫妻筑的雕像
http://s15/mw690/001on60ngy6MZalWF8q2e&690

 

过了桥之后便是二王庙,说是纪念李冰父子的庙宇,上去随便瞧了一眼。正值中午,肚子已经抗议,我们就在这边随便找了个小店解决的中餐,谁知这里的凉粉是我们来成都几天最好吃的,辣辣的茜茜也不怕,到现在还怀念呢!

 

↓这张有没有那张贫困山区的儿童——大眼睛http://s3/mw690/001on60ngy6MRejZVGqf2&690
↓这凉粉太好吃了
http://s8/mw690/001on60ngy6MRek2Ngj67&690

 

下一个景点是青城山,余下的景点我们随便逛了逛,茜茜眼尖,还看了512地震遗址,一块大石头,从山上震落,到现在石头上已经布满了青苔。

 

↓“地震遗址”的字已经有些不清楚了 

http://s11/mw690/001on60ngy6MRekJ3DQ0a&690

↓各种古色古香的建筑物

http://s7/mw690/001on60ngy6MRekChP836&690

 

http://s10/mw690/001on60ngy6MRekC8aJ49&690

↓到处是盛开的五彩缤纷的小花
http://s15/mw690/001on60ngy6MRekH6made&690

http://s11/mw690/001on60ngy6MRekzTdgba&690

 

http://s13/mw690/001on60ngy6MZalW9LC2c&690
↓俩个小调皮
http://s6/mw690/001on60ngy6MRek7uoBf5&690
↓一人买了一个在小糯米上刻字的吊坠
http://s13/mw690/001on60ngy6MRek7nC41c&690

 

http://s2/mw690/001on60ngy6MRejYqY1c1&690


http://s5/mw690/001on60ngy6MRekeesQ84&690

↓十殿是离出口最近的景点,两边是两重、三重相间的飞檐,错落有序,别致壮观。

http://s11/mw690/001on60ngy6MZam4l5wea&690
↓都江堰游玩结束鸟,让我们回头望一眼伟大的水利工程吧!
http://s9/mw690/001on60ngy6MRek93Fm88&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