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王子猷乘兴而行张可久山中杂书率性而为率性而活文化 |
分类: 心情驿站 |
大书法家王羲之有个儿子叫王子猷(名徽之),也是一个大书法家。他住在浙江绍兴,一天夜里下起了大雪,一觉醒来,打开房门,让家人备酒,四面一望,一片皎洁明亮。
他便起身左右徘徊,吟诵左思的《招隐士》诗,忽然想起了老朋友戴安道。当时戴安道正在浙江嵊县,他马上连夜乘船去戴家。船行了一夜才到嵊县,到了戴安道家门,却不进去,又回转绍兴去了。有人问他是怎么回事?王子猷说:“我本来是乘着兴致去的,兴致尽了就回来,为什么一定要见戴安道呢?”
这就是成语“乘兴而行”的来源。以前读的时候,觉得这样的人,活的真是好!很佩服,也很羡慕!
我有时很奇怪,为什么自己做很多事情总是会半途而废,或者说总是不尽全力,给自己留下太多的遗憾?现在回过头来看看“乘兴而行”的故事,好像有点懂了:我就是一个率性而为、率性而活的人,即使半途而废了,好像也没有什么不快乐。
率性而为,率性而活,落个逍遥自在、了无牵绊,活得轻松、自在、随意、舒服。过去学元曲,觉得最好的,就是那些隐逸小曲。例如张小山的《山中杂书》:
醉馀,草书,李愿盘谷序。青山一片范宽图,怪我来何暮。鹤骨清癯,蜗壳蘧庐,得安闲心自足。蹇驴,酒壶,风雪梅花路。
很拙劣地翻译成现代汉语:
喝完酒后,草书韩愈的《送李愿归盘谷序》,看青山重重就像范宽的山水图,责怪我为什么来得这样迟暮。一身清瘦,在陋室里安居。得到了安闲心里就满足。骑一匹跛驴,带一只酒壶,迎风冒雨走在梅花路。
率性而为,率性而活,在现实中往往是不可行的,所以我就喜欢独来独往,不合群,很不善交际。恰恰现在的工作性质,又要求我要合群,要善于交际,所以有点入错行,落入了古人说的“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感觉很是可怕,一辈子完了!
虽然入错行了,但还是那么率性而为,率性而活,觉得也没有那么痛苦,还总是安慰自己:弱水三千,只取一瓢,有多少行也只能入一行,就这么着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