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自然,珍惜生命,学会放弃-北京7.21暴雨随想

标签:
北京7.21暴雨随想70年雹灾76年地震敬畏自然珍惜生命学会放弃杂谈 |
分类: 杂文 |
2012年7月21日午后至22日凌晨,北京市普降特大暴雨,全市平均降雨量170毫米,城区平均降雨量215毫米,最大降雨量出现在房山区河北镇,达到541毫米。全市受灾人口160.2万人,紧急转移9.7万人,直接经济损失116.4亿元,77人死亡。
这次的特大暴雨让我这个在北京生活了几十年的人,回忆起在自己所经历的几次大的自然灾害,那真是触目惊心啊,如今回想起来还历历在目,就像发生在昨天。
第一次是1969年8月9日,夏末的一个傍晚,一场暴雨夹杂着鸡蛋大的冰雹从天而降,霎时间天昏地暗,狂风大作,幸好我家上学、上班的都刚回到家,我下午放学后去9路无轨电车帮助维持秩序刚到家,我和爸爸两个人使劲顶住阳台的门,那时的老房子阳台都是开放式没有封闭的,费了好大劲好不容易才将门关上插销。记得当时爸爸说,这声音跟战场上的枪炮声几乎一样震撼,我家因为是全朝南向的房子,且当时关闭门窗比较及时,没有一块玻璃破碎,算是非常幸运的,隔壁费明(《初恋时,我们不懂爱情》的作者)家,好像只有爷爷一人在家,又恰好是朝北向的房子,鸡蛋大的冰雹破窗而入,老爷子躲到床底下才幸免于难,不然非得给砸破脑袋不可!待雨停之后下楼到院里一看,哇塞!整个大院简直就像刚被轰炸过的城市,朝北的窗玻璃几乎是全部破碎,树木全部折断倒在雨水中,楼角处还堆着半米高的冰雹,路上的积水很深且冰凉刺骨,那个惨象整个就像个战争片的场面啊,过了一段时间,被砸秃的树干竟然发出了新芽!要知道那已经是秋天了啊!这是我平生第一次经历过的最惨烈的自然景象,对我的感官刺激之强是从未有过的,对大自然的敬畏也就是从那时开始的吧,我家人一直有收听(没有电视之前是听收音机)收看天气预报的习惯也似乎与此有关。
第二次是1976年7月28日的唐山大地震,当晚我和父母在家,睡梦中剧烈的晃动伴随着隆隆的巨响把我们惊醒,我家在4楼晃动的还是很厉害的,都走不了路,我们迅速躲到桌子下面,待晃动小些了就赶紧跑下楼,楼下已经聚集了很多人,有的人来不及穿衣服披着毛巾被跑出来,天亮后我们都躲到宣武公园里,我们楼门在我爸及几家大人带领下,用各家凑的竹竿塑料布搭了个大的棚子,又把各家的床板拼在一起搭了个大炕,妇女孩子都上炕,我爸他们就在躺椅上休息过夜,这样凑合了几天,后来说还有震,要长期抗震,就各家各户搭起了各自的窝棚,起火做饭坚持了一个夏天。也有个别人不怕的,我家邻居郭彦玲(比我小一岁的男孩子)就不听大家劝阻,坚持回家住,大人们包括我爸及杨刚他爸(也是个老革命),这些经历过战争年代的人们,反而主张还是暂时避一阵较好,现在想来还是老人们有经验,小孩子以为自己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殊不知那纯粹是无知者无畏!
父辈对自然的敬畏态度对我以后的生活影响很大,特别是开始自驾游的生活以后,这种敬畏有增无减,2010年春节本来计划去湘西黔东南,计划了很久,出发前一天物品都装车了,晚上看天气预报那边有冰雪冻雨,最后一刻决定为了安全还是放弃吧,后来看电视那边的道路都结冰封路了,真庆幸没去是对了。后来还有去年秋天的秦岭行,也是因为多雨而放弃。为此,行游天下的云云姐曾说了句话:“有时候放弃也是一种美丽”,这句话真是经典啊!
今年的7.21暴雨那天,我们正在家请酒泉来的大嫂一家四口吃饭,我家小区地势高,且排水系统还不错,院里从来没有因下雨积过水,当时在屋里吃饭聊天,没有太注意外边的雨势,就感觉天特别黑,正好打开平时很少用的客厅花灯,侄子元元下午要去金源燕莎贸参加同学聚会,我还说要开车送他过去,下午4点多了,住在西区的二哥来电话,说这边雨特别大,赶快送大嫂她们回来吧,不然一会儿不好走了,后来才知道西区及立汤路都积水挺厉害,老公送她们回去,虽然就两站路因来回要穿过立汤路走了很久,立汤路巨堵车,一看这情况马上让元元坐地铁走了。后来一看幸亏没开车送他,社区网上说立水桥地势低都成河了,车都过不去一直堵到夜里不知几点,很多车过不去又回不来,有车主索性把车开到旁边便道上走回家了。
今年的7.21暴雨,房山区有个副镇长,在开车去村镇的路上遭遇洪水断路前进不了,到后来后退也不行了,到处都是水,车子熄火车门打不开,还有广渠门桥下的遇难者丁志健,都是在车内遇难。看后非常难过,在为逝去生命惋惜的同时,也提醒我们在遇到这类情况时怎么办?当遇水路过不去时,要随时观察车后边的来路,看不行就果断后撤或弃车逃命,任何时候都要牢记:生命只有一次,人不能与自然斗,只能顺应自然。过去的那些战天斗地的理论,不仅破坏了自然环境,还要了多少人宝贵的生命!
这次北京7.21暴雨,看到京港澳高速瞬间被洪水淹没的画面,回想行游天下的旅程,联想到我们有个经历也够玄的,那是去年夏天参加行游天下的活动,去内蒙古多伦西山湾露营,中午时分,车队一路顺利到黑山咀镇,路标显示左边距多伦15公里,右边距西山湾28公里,车队右转入土路,原本是为了到西山湾近些,没想到途中遭遇暴雨及冰雹,车队在千里单骑版主及大家努力下,齐心协力涉水通过了两道河后遇到更大的水面,水大的已经分不清哪是路了,千里版主果断下令调头后撤,原路返回到黑山咀,沿大路经多伦到西山湾。此时看回来的路上也有多处积水了,两边的草原上都成了泽国,我们的车队就在水中慢慢爬行,幸好后来雨小些了,不然后果也是不堪设想的。也曾有人说其实过了那一段马上就到西山湾了,但我觉得关键时刻千里版主的后撤决定还是非常正确的,任何时候都不能冒险,虽然多绕行了几十公里路,也顶多晚点时间吃饭而已,如果冒险涉水,就算没遇到生命危险,哪辆车熄火在水里不是也挺麻烦的吗!
特别要提一下行游天下的千里单骑总版主,他对安全行游的态度我很赞同:安全第一,顺势而为,遇事淡定,照顾全局,很有大家风范,这点也得到大家的赞扬和敬佩。记的在议论《活着,才是硬道理》这篇文章时,他说过一段话:“我就是贪生怕死,没有贪生怕死这个最基本念条,很难全需全尾的跑完这10多年约50万公里的自驾游行程。同时,由于极少有“安全故障”,则被媒体最喜欢的吹牛资本就太少太少了。”
我很欣赏这种实事求是的生活态度。
敬畏自然,珍惜生命,学会放弃!
这就是北京7.21暴雨给我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