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春节福建行之七 大岞渔村观惠女 三坊七巷看福州

标签:
惠安女大岞避风港崇武石雕百岁老人出殡福州三坊七巷南后街林则徐 |
分类: 旅游-华东 |

D7: 2月5日 周六 正月初三 惠安崇武大岞村(晴16℃)-福州
早餐后8.30退房出发,依次去了海滩、集市、渔港拍照,大岞村是个挺大的渔村,有一万多人,街上、集市上摆摊卖货及买菜的都是惠安女,且多为中老年人,少有年轻人,前两天看博友博文,说起小岞村比大岞村穷些,村里的年轻女性就多些。但惠安女无论老少都服饰整洁艳丽,走起路来挺胸抬头,非常有精气神。“封建头,民主肚,节约衣,浪费裤”是对惠安女形象生动的比喻。
春节期间的大岞避风渔港静悄悄的,渔船大都停泊在港湾里,没有看到渔船归航的热烈场面及惠安女忙碌的身影,倒是看到一位老人送别孙女(我猜的,与老人语言不通没有得到证实)的一幕很是感人。
10.20离开大岞村回崇武镇,路过崇武镇政府及四星级的崇武大酒店,路两旁有若干石材厂,石雕作品就摆放在门前,非常壮观成为崇武一景,崇武是石雕艺术之乡,昨天在鳌园看到的石雕长廊,据说就是惠安女的杰作。
出崇武沿X308县道往惠安方向走,路过涂寨镇新景加油站时,遇一出殡队伍,听说是加油站老板101岁蔡氏老祖母去世,这出殡队伍规模好大啊:有抬遗像的,抬礼单的,挑着花篮的,挑毛毯的,有穿孝袍子的,也有穿戏装的,铜管乐队就有两支,另有电声乐队,民乐队,戏班子,还有惠安女组成的锣鼓队,唢呐与小号并列,锣鼓与鞭炮齐鸣,几百人的队伍浩浩荡荡绵延数百米,在加油站前停留吹打放鞭炮足有40分钟,这样的场面我们还是第一次看到,看着还挺有意思的,在加油站卫生间,遇见管乐队的女指挥问我:咱们还要走多远?原来她以为我们是被请来摄影的呢!
继续行走到惠安上G324国道东北行,中午在国道旁的饭馆午餐。
15.35进入福州市,沿则徐大道-六一路-过闽江-杨桥路-通湖路,宿泉州大厦,电话:0591-87507388-333,双标间148 加床198元, 院内停车10元。原来在网上找了一家沈郎酒店,三标间180元但没有暖空调,昨天儿子定了六一路附近的如家,双标间加床208元,今天从那里过时没有看到,可能不在路边,就想先去三坊七巷,玩完再说,到了通湖路,看到路旁的泉州大厦榕泉宾馆,一看条件不错,位置也好就在衣锦坊对面,索性就住下了。
过街穿过衣锦坊,就到了南后街,开始游览三坊七巷,先沿路西侧南行到了文儒坊,林则徐母家故居,有皮影、糖人等民间艺人的表演,到光禄坊,此街是在步行街之外可走汽车的道路,17.30到林则徐纪念馆已关门。返回沿路东侧北行,此时灯光已亮起来,南后街在大红灯笼的映照下绚丽多彩,依次走过吉庇巷、宫巷、安民巷、黄巷、塔巷、郎官巷、杨桥巷,杨桥巷光禄坊一样,是在步行街之外可走汽车的道路,一直走到北边南后街牌楼入口处,沿路品尝了黄则和花生汤及各式糕点等,在厦门没有吃的花生汤在这品尝了,可说实话不怎么好喝,太甜且稀汤挂水的,糯米糕等各式小点心还不错。
从南后街牌楼返回沿路西侧南行,在一个叫粉面郎君的店里吃了黄岐鱼丸及糟菜米线,味道非常好,鱼丸做的非常精致,比在鼓浪屿吃的味道要好。
儿子被他的大学同学小严请去吃西餐,小严与他同班同宿舍,住他的上铺,毕业后去澳洲留学归来到上海工作,两人毕业后一直未见过面,听说我们今天到福州且只停留一晚,本来小严早上刚去厦门,晚上就立马赶回来与儿子见面,大学时代的同学情谊令人难忘!
今日行车212公里,没有过路费,福州的住宿价格仅次于厦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