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北京知青赴陕北插队四十周年,应陕北甘泉县委县政府之邀,北京知青一行五十余人,于8月16日至8月22日回乡,重访故地,探望乡亲。我同老公及他们当年的班长一同参加了回乡之旅。
8月16日(星期日):晚21.36北京西乘T43/T46火车赴延安。
8月17日(星期一):火车快到甘泉时,大家都不约而同的站起来,向车窗外张望,寻找四十年前的痕迹。借用贺敬之的诗句:离别四十年,今日回延安。
下午2点多到延安火车站,甘泉县刘宝平副县长率人来接站,车队由警车开道,入住甘泉宾馆。晚上举行了欢迎晚宴,刘志坚书记、任小林县长等县领导参加。席间穿插了精彩的文艺节目,知青与县里同志们互动,场面异常热烈。
晚宴后去县上老乡民强家拜访,听说我们来,他激动地头天晚上都睡不着觉,一大早就等在宾馆大门口了。民强是个重度残疾人,但好学上进自强不息,赢得知青的敬佩。凭自己多年努力,现在是公办教师待遇,每月有2000多元工资收入,日子过得挺好的。
8月18日(星期二):上午刘书记主持通报会,任县长介绍甘泉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会后合影,参观城关镇安家坪、县高中、育英经适房小区。由于下雨下午参观活动取消。道镇南义沟曹村长(毛娃)来访,谈明天回村安排。毛娃的姐姐嫁给了北京知青,现生活在北京。毛娃也曾在北京闯荡过几年,见过世面,有想法能干事,是个年富力强的干部。晚上安排我们观看了文艺演出。
8月19日(星期三):知青分四路由县里及各乡镇有关领导陪同,回各自村里,我们三个回到南义沟村,村长带领乡亲们敲锣打鼓放鞭炮欢迎我们,大红横幅上写着:欢迎北京知青回家,让人看了心里暖暖的。随后去看了原来知青住过的窑洞,如今还住着人呢,手挽着村中还健在的老乡,共同走在村中的小路上,徜徉在古老的窑洞间,寻觅着当年的印记,诉说着久远的往事。
中午在村长家吃的饭,香喷喷的玉米、宰羊压饸饹、一桌子的家乡菜招待我们,真是回到家了啊!村长说咱们南义沟今年已经是第三批知青回家了,都是在他家里接待的。
下午各村的知青都集中到道镇镇政府里,书记镇长主持召开了座谈会,会后合影,举行欢迎晚宴。
8月20日(星期四):去延安宝塔山、杨家岭、枣园参观,中午在吴起大饭店午餐。晚上陪知青老胡去县上老乡老拓家拜访,老拓曾娶北京女知青并有一子,后知青返城时离婚后再婚有二女,现在的婆姨漂亮能干,两个女儿也都大学毕业工作了,大女儿在延安,小女儿在武汉,日子也过得挺好的。
8月21日(星期五):上午去南义沟请村长及老乡们到麻子街吃饭,让人吃惊的是:老会计陈存义拿出了当年知青安家费及工分的账本,四十年的账本竟保存的如此完好,真是一大奇迹,如果建知青博物馆,这可就是文物了,它是那段难忘历史的见证者。
下午刘宝平副县长主持座谈会,座谈甘泉有关项目,大家献计献策希望为甘泉发展尽力。晚上县里给我们送来了黄酒、豆腐干、剪纸等当地特产,县里为我们想的还真是细心周到。
8月22日(星期六):上午在县城闲逛,感受甘泉的变化。老乡民强送来了豆腐干。中午刘宝平副县长主持欢送宴会,知青与县里互赠了礼物,席间很多人泪湿眼眶。下午刘副县长亲率人送我们到延安火车站,15.35乘T45/T44次火车回京。
此行很多知青都是离开后第一次回去,看到当年住过的窑洞和如今不再年轻的乡亲,真是感慨万千!县里领导及乡亲们给与了最热情的接待。短短的几天,知青与老乡亲们互相诉说着离别后的思念,很多场面令人动容。临别那天,来送行的人络绎不绝,大红枣、老玉米、豆腐干、小米等塞满了知青的背包,大家眼含热泪告别乡亲们,告别曾经留下青春印记的黄土地。在延安火车站,最后送别我们的是留在甘泉的五位北京知青,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禁不住一阵心酸,那段历史改变了多少北京知青的命运啊!我们祈盼他们在甘泉生活愉快,安度晚年。
火车徐徐开动了,大家还留恋的望着窗外。
再见了!高高的太黄山;
再见了!缓缓流淌的洛河;
再见了!纯朴的乡亲们;
再见了!魂牵梦绕的黄土地------
2009-8-30 于北京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