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山西行:山沟里的后沟古村

标签:
榆次后沟古村山西窑洞旅游 |
分类: 走四方 |
都已经到了零下8度的冬天了,突然想起9月中旬山西之行,顺便探访过山西的三处古迹:后沟村、梁村和平遥古城。有意思的是,这三处古民居正好反映了山西乃至黄土高坡上在不同时期中的经济水平和人民生活,也显示了建筑技术的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从榆次市区往东大概半个小时车程就能到后沟,后沟村起源无证可考,从考古发现的一块唐代墓志铭推算约为公元819年,在明朝天启年间(公元1626年)古碑中记载,“年代替远,不知深浅”。古村的选址的大风水方面据说是占据了“二龙戏珠”的仿生学意象。村谚讲:“四十里龙门河正当中,二龙戏珠后沟村”。
http://s3/mw690/4c1225d8tcff30bcb1df2&690
爬上古村的后山,能俯瞰到古村全貌,远处是层层叠叠的黄土高坡。这里浓缩了黄土旱塬农耕文明的传统经典,保存了中国北方汉民族自给自足的传统文明。
http://s7/mw690/4c1225d8tcff310f5ba46&690
http://s11/mw690/4c1225d8tcff311a0754a&690后沟村的50余个院落层窑叠院、依崖就势分布在东、西只有二百来米,南、北只有百十来米的斜坡上。村落所在地虽小,但高差却很大——村中最低的和最高的院落高差20多米。村里民居多为黄土窑洞,大多数坐北朝南,在自然的黄土崖上开掘而成。
http://s9/mw690/4c1225d8tcff30f5e4d78&690
民居建筑为典型的黄土高原土穴窑居,其特点是依崖就势、随形生变、层窑叠院、参差别致。遥相呼应的石窑、土窑、砖窑、明券窑、土挖窑、独体窑、里外窑等,形成了后沟村浑然天成的独特风景。
http://s5/mw690/4c1225d8tcff311414194&690
后沟古村完整的排水系统、等级分明的窑居建筑格局、威严的张家祠堂、精雕的古戏台、自给自足的生产作坊、防患未然的他储制度等充分显示出族权势力的统治地位,是北方农耕文明活态文化的完整画卷,堪称“农耕桃源”。
http://s16/mw690/4c1225d8tcff3125474bf&690
村庄保留了砖窑三合院、四合院、独立式窑洞和古戏台、观音堂、菩萨殿等大量古建筑,堪称北方民俗文化的活化石。
http://s8/mw690/4c1225d8tcff3338bd507&690
http://s14/mw690/4c1225d8tcff3392e974d&690
后沟村古建星罗棋布,神庙系统相当完善。关帝庙、文昌阁、真武庙、三官庙、魁星楼、观音堂、菩萨殿、山神庙、河神庙、五道庙等18座神庙和1座祠堂依风水而建,按方位而立,将佛教、道教、儒教尽收囊中。
http://s12/mw690/4c1225d8tcff3132316fb&690
村中遍布着精巧别致和造型精美的砖雕、木雕、石雕,即便是在菜地、荒野,能看出来当初这里的书香之气。
http://s7/mw690/4c1225d8tcff313493316&690
这个“瑞”字还是欧阳询体的,小蜘蛛也来织出网坐下来欣赏书法了。
http://s12/mw690/4c1225d8tcff33d841ffb&690
http://s14/mw690/4c1225d8t7b31ec6b55fd&690
某个无人的院落里,堆满了精细的石刻,这些碎片的工艺绝对是上乘的。
http://s13/mw690/4c1225d8tcff33b962ecc&690
已经锈黄的门环。
http://s10/mw690/4c1225d8tcff339ad1059&690
村里种满了个各种果树,走在小路上,随处可以看到各种梨树、苹果等,果香扑鼻。
http://s10/mw690/4c1225d8tcff3387a2ca9&690
最多的还是枣树,连碎石板地上都落满了熟透的红枣。
http://s6/mw690/4c1225d8tcff338bb5595&690
正是水果蔬菜飘香的季节,西红柿又大又红,老乡要的价钱也不贵。
http://s6/mw690/4c1225d8tcff33a5a5335&690
村口有座小寺院,寥寥无几的游人经过,两个小沙弥偶尔出来卖卖香火。
http://s14/mw690/4c1225d8tcff33aceeacd&690
时代变迁,寺门前的砖花已经遍布青苔,寺中的出家人已经换了不知多少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