腌雪里蕻的故事【严建设】

标签:
腌雪里蕻70年代严建设严建设老照片冬存菜 |
分类: 【严建设原创1】拍遍陕西 |

腌雪里蕻的故事【严建设】
今夜在曲江一个人朋友会所里饮茶,忽接一网友微信音频致电,称要来家,则立即驱车赶回家,路上南三环堵得很,东三环倒还顺溜。
逶迤回家,给那网友发去位置,很快就到了。来者姓陈,数年前曾在灞柳驿酒店请过饭,一晃数年未见,已稍嫌疏漠,他拿了两瓶好酒,没想到胳肢窝下夹着一大捆绿英英的雪里蕻。说是下午才在农村菜地里亲手现拔的,非常新鲜。
腌雪里蕻我还算内行,虽说几十年没动手了。
遥想上世纪60-70年代,我们北方的城市居民几乎家家户户都在腌菜,腌一大缸以备过冬。过去冬天的蔬菜极少,是凭购货薄排大队买的,叫做冬存菜。大路货也就只有白菜萝卜,大葱蒜苗。蒜苗、胡萝卜极少,过年每人能供应1斤。所以家家户户都靠腌雪里蕻过冬。家家户户都有腌菜缸。大家买来雪里蕻一般用架子车拉回家。40年前在这个季节,西安城几乎所有的大街小巷行道树之间、包括院落都拉着绳子,密密匝匝挂满了雪里蕻,堪称一景。包括东大街。
遥想40年前秋冬之交的时候,我在西安曾陪母亲乘2路电车去莲湖公园看菊展。回家后母亲拿个搪瓷碗叫我去街头的杂货铺买大青盐。大青盐便宜。一般食用盐8分钱/斤。大青盐5分钱/斤。所以约定俗成卖大青盐人不给包装。当然都是大块的晶体,杂货铺人用榔头敲开。
买回家把盐块倒在案板上双手握着粗瓷大碗来回碾,碾碎了预备腌咸菜用。把买来大捆的雪里蕻洗净挂在绳子上晾干,然后铺在腌菜缸里,一层雪里蕻撒一把盐,再撒几粒花椒。最后压一块圆圆的大石头,隔天翻缸。几天后就能吃了。拿出来略淘洗一下,切碎后搁点青蒜、煮熟的黄豆炒炒,翠绿鲜黄引人食欲。漫长的冬季就靠它了。街头菜铺子的雪里蕻6厘-7厘钱/斤。阔气一点的,腌菜缸里有时搁几根胡萝卜。
40多年前深秋的一天,我辞别西安赶回乡下知青点,曾即兴写过一首离歌,趁着黎明四周无人,则低声吟一段。苏老师说过: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可能从东晋开始,古代圣杰走路嘴不闲着,吹吹口哨,吟诵诗词也未知。不知路人听见被疑心精神病否。但如今物是人非,母亲已辞别人世,独留温稔哀伤回忆而已。
别了,鬓发渐斑的母亲,
别了,您疲惫慈祥的笑颜。
昨夜还让我在8瓦日光灯下读报,
您踩缝纫机缀补我破烂的衣衫。
当蜂窝煤炉子煮沸了自来水,
冲稠一碗当做早餐的杂粮炒面,
又让我去街头的杂货铺里,
去购买腌雪里蕻的大青盐。
在阳光灿烂的莲湖路上,
2路电车稳稳地驰向公园。
金风缓缓吹拂着黄花,
就鞠腰聆教花农育菊的经验。
等网友走后,我立即动手,开始腌雪里蕻。其步骤如下:
想找一个瓦罐,洗净后杀菌消毒。用毛巾蘸蘸酒精擦擦即可。我是用白酒擦的;再淘洗雪里蕻晾干备用,实际上如今用洗衣机可以甩干;然后铺一层雪里蕻撒一层盐,再撒一把花椒;最后用钢丝球洗净一块石头压在上面就成了。简单实惠。
若天气暖和,过10左右就可食用了。雪里蕻切碎烧黄花鱼、烧豆腐、炒肉末、炒年糕味道不错的。感觉能省菜钱。










严建设:网络大咖、人民网图说中国陕西省超级版主、人民网陕西频道专栏作家、中国新视野书画院名誉院长、陕西省蓝盾技术学院名誉院长、省GA厅特邀监督员、世界小姐大赛评委主任、央广大学生主持人评委、四美大赛评委主任、新浪精英博主、腾讯认证名博、华商网民生栏目主持人、陕西省作协会员、省人像摄影家协会常务理事、省摄协会员、市硬笔书法协会会员、民革、省慈善文化交流会副会长。在新浪博客发布原创文章9000余篇千万余字、发布原创照片累计超过100万张。在国内外个人网页数以亿计,影响极大,多次作为博客专家被省市宣传部等邀请推介旅游采风考察研讨活动。多次参与公益事业赈灾救灾。为央视、日本NHK电视台、北京广播电台、凤凰卫视、省市广播电台、电视台及国内外多家网站、各大报刊杂志多次介绍。《城市印象西安30年》有专题介绍,被陕西省委宣传部誉为陕西网络意见领袖。此前其新浪博客日均访问量为10余万人次。国家高级能源审计师、国家高级节能评估师、国家高级能源管理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