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职场故事北京798西安纺织城艺术区摄影师画家文化严建设 |
分类: 【严建设原创1】拍遍陕西 |
我和美女斑竹碾压着咔嚓咔嚓的积雪,驱车进入纺织城西北一印厂。门前有废旧锈铁皮做的奔马。有的茶桌用废弃的碾盘做成。连雪人也很个性。
早就听说这里有一伙艺术家类似北京798搞了个基地,就慕名前来拜访。走进幽暗神秘的走廊,看到墙壁上悬挂着巨大臀部的粗糙画幅。
里面豁然开朗,高大的厂房空空如也,仲冬午后弱弱的光线透过天棚的格棂射进冷清萧索的大厅。接着看到厚墩墩的棉门帘掩映着巨大的玻璃门。
有个斑驳的牌匾,老宋体字为:西安市向阳区长红墨汁场革命委员会。墨汁都要长红不肯永黑?显然是40年前的旧物。当年悬挂此牌匾必是披红挂彩敲锣打鼓放鞭炮,人们喜笑颜开希冀万岁万万岁。孰料40年后被闲置,没被民工烤火焚毁算运气好。
这里虽说是所谓开放日,但大部分给人吃闭门羹。铁将军把门,写着请勿打扰。很扫兴。勉强敲开一扇门,从门的缝隙中探出一人,面带复杂不耐烦地样子推委说:俺们正在工作,不能进来。永儿称:只进去看看,没别的意思。遂被勉强放行。但见有些似乎是油画,内容一律是怪异的玻璃瓶子。但经允许拍照后却又受到阻挠:你总不能闯进别人家随便照相!
我无话可说。明明有招贴声称周末为开放日,而这里也并非概念上的家。虽有些标新立异,能刻苦钻研艺术固然难能可贵。并有言在先能拍摄。不过他们也许担心自己的创意被别人剽窃,苦心孤诣也得理解。多说无益徒增烦恼浪费时间。则讪讪而退。一般地说,艺术家都希望有个自由发挥的空间、都是任性的。而精明的人难以成为艺术家。
再走了两家就很融洽。据说这幢建于50年代的苏式大车间里汇聚了不少优秀的画家、摄影家、雕塑家,分别为艺术中心的A、B、C、D区。尤其有个叫豌豆的摄影师、贺军的画家,彬彬有礼热情大方。得以趁机拍的一批照片。不然就白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