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城市印象唢呐临潼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华民间绝技大赛文化严建设 |
分类: 【严建设原创1】拍遍陕西 |
在北方的乡村,假如你在旷野里猛然听到呜哩哇啦的唢呐声,接着就会看到披麻戴孝的出殡队伍。1979年我在终南山北麓游村串乡照相谋生,曾撰一小诗云:
在陕西师范大学启夏苑的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思考与对策研究学术研讨会后的午宴上,我有幸看到临潼民间艺人临场献艺的唢呐吹奏绝技。他不单单能吹奏唢呐,还能一嘴同时吹10支唢呐,还能用大鼻子吹奏,还能一边吹奏一边吸烟,还能一边吹奏一边在唢呐上旋转盘子,能一边吹奏一边用唢呐吹气球,能一边吹奏唢呐一边口吐长龙(彩色纸带),能一边吹奏一边用唢呐喷出火焰。哈哈!令人大开眼界,真是不容易。
他叫袁学民。据说此项技能已申报成功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华民间绝技大赛”金奖的获得者。
袁学民今年30岁许。掌握了一身演奏绝活。其唢呐吹奏喷火和口鼻同吹10支唢呐,技术纯熟演技巧妙,在阎良和临潼一带很多乡村非常有名。常用于表现大喜大悲的红白喜事、年节庆典等场合的表演,经过长期的历史传承和演变,关中唢呐受秦腔曲牌的影响较大,令人感受强烈。他表演时主要用10支大小各异的唢呐、刀具、花瓶、彩条、盘子、对联、砖头、气球等,并配有锣钹。
前一篇:非物质文化遗产会(原创文图)
后一篇:陕北歌王王向荣(原创文图16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