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安易俗社的故事(原创-连载61)

(2007-07-11 12:48:50)
标签:

西安童年

文化

感悟随笔

谈天说地

八卦传闻

家庭

亲情友情

严建设

分类: 【原创2】严建设老照片文集
40年前老西安的故事(原创-连载61)

    西安易俗社的故事(原创-连载61)易俗社从开元寺迁到西一路,据说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剧院之一,创建时间仅次于法国芭蕾舞剧团和莫斯科艺术剧院。门不大,是木制古典式的,门前有守着桌子卖茶水的、端木盘子卖香烟的、挎竹篮子卖烧鸡和熟兔肉的、卖小包炒瓜子、炒蚕豆和卖风车卖大刀糖的。

    票分站票和坐票两种,贴墙根用木栏杆圈成两个空间,经济拮据的戏迷买站票,坐票又按照前后左右分为甲乙丙丁4种。每次演出时,在大幕的左右都用幻灯打出唱词。除了看一会武生口吐火焰、翻筋斗、吹胡子瞪眼和提袍甩袖亮靴底外,我就只对那些缀满绒毬和珠子的凤冠和七星额子以及花团锦簇的团花箭衣、大铠略感兴趣。凡边鼓一敲,胡琴一响,至于别的什么,无论是《三滴血》里搞滴血认亲的白鼻子糊涂县官还是《火焰驹》里跑边关的黑脸厚道马贩子,再扯破喉咙喊唱,也影响不了我的瞌睡,尤其是台上那些一板三眼拖腔拖调的哼唱,简直不啻于催眠曲。使我大惑不解的是,有些人却又对此十分痴迷。我曾听到一些戏迷用浓重的乡下口音议论说:

                 《梁秋燕》,真好看,

                  看了一遍又一遍,

                  百遍千遍看不厌,

                  哪怕三天不吃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