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苗碧绿桃花红白,一缕袅袅青烟,一个一脸悲凄浑身缟素的美貌娘子,跪坐在桃红柳绿的荒郊野外。所谓落花情绪,上坟时节。这是人们对清明节和小寡妇上坟的印象。
清明节,古亦称之为寒食节,自从功臣介子推被晋文公一把火误烤死之后,从追悼介子推开始,就有过清明节的习惯。于是人们三两结伴,甚或素服白衣,携带香烛纸裱酒肴果点,一方面踏青春游且兼顾祭奠亡灵,寄托自己的哀思,发怀旧之幽情。
但是纵观古人之心态,亦多有不同。比如当了皇帝的李煜,无忧国忧民之意,耽于声色犬马琴棋书画,逢清明时常常失眠,他是个千古难寻的大才子,不能不留恋秋千架上给他抛媚眼之漂亮女人而感风伤月。有诗为证: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
诗人白居易在清明节时不但要饮酒作乐,还要颜如玉的妓女歌舞,听客人铿锵吟诗。有诗为证:风光烟火清明日。
诗人杜牧虽见路人魂断清明泪落似雨,馋虫涌动,亦不管不顾自去寻觅杏花村中买醉。有诗为证:清明时节雨纷纷。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喜欢在清明节邀约朋友,一醉方归,夜深人静时独自徘徊,陷入思索。有诗为证:深深庭院清明过。
落拓文人陆游,千里迢迢从绍兴骑马而来,羁旅京城汴梁,也就是开封,没有炒年糕,只得买碗糊辣汤凑合。孤馆寒窗,听一夜春雨淅沥,自觉象个沦落风尘的风月女子,期盼不如回家祭祖也好。有诗为证:犹自清明可到家。
晏几道多少有些超脱。眼见燕子黄鹂在落英缤纷的梨树间穿梭,杨花柳絮漫天飞舞,不去上坟,竟有心情和邻居漂亮女孩双双含笑在桑树下调情斗草,全无清明伤感之情。有诗为证:梨花开后清明。
西安郊外的坟茔越来越讲究了。耸立在绿油油的麦田中,不惟是一道风景线。欧洲朋友路过,极其惊讶:哇!你们的WC建设的很美丽。

落英缤纷青春易逝。快乐的人自然在追寻自己的快乐,悲伤的人也在寻觅自己的悲伤。所有的失败都是一个新的起点。

麻雀不管上坟的事,它得抓紧大好春光去寻个美女追逐、追逐、再追逐,然后对方就同意,就花前月下,就山誓海盟,就燕尔新婚,就营造巢穴,以便生儿育女繁衍后代。

只有辛勤的工蜂在孜孜不倦地无私奉献,没有丝毫闲空去谈情说爱肥吃海喝长篇大论做博客。简直比雷锋还雷锋。

也有单枪匹马风尘仆仆来上坟的勇敢的人。

西安故典甚多。这里古木森森枯叶遍地,是上坟的必经之处,据说也是唐朝公主王宝钏挖野菜的地方,因此留下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

娟丽的鲜花也含羞带愧依偎在一起,宛如亲密的情侣一般。

卖烧纸冥币的生意日渐红火。据说西安凤栖山陵园在清明时节每天要接待30000人次,到高峰时节就有80000人光临。

出卖供品也算个行当。红红绿绿的花馍路边一摆,虽然不像个买卖,但我自产自销,咋说也得赚俩。

那时候春暖花开,落英缤纷,令人感觉风物如旧物是人非青春不再,格外伤感。

俗话说:南方的才子北方的将!陕西的黄土埋皇上。在西安郊区随处可见巨大的坟冢,厚厚的黄土垄中,埋葬的不是皇帝就是貌美如花的皇后公主皇妃,走近坟茔,宛如能触摸到远古的历史。

每到清明时分,人们扶老携幼蜂拥而来。
相关文章:《文人毕生追求的四大情趣》
适才有好友来短信称:陆游乃南宋诗人,没去过汴梁。是我把临安(杭州)记错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