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知易行难——第十六届福建新闻奖电视二组参评作品观感

(2010-05-10 17:20:37)
标签:

崇武

西沙湾

电视

新闻奖

杂谈

分类: 评论发言

    2009年是共和国60甲子之年,是加快建设“海西”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的开首之年。这样的年份,不仅有许多可资纪录的大事、首事、要事,也很容易唤起有关时代变迁的历史沧桑之感;同时,随着当今社会中朝野各界越来越讲究人文关怀,社会关注的焦点越来越多地指向了普通人家甚至底层人家的生活际遇。本组评议的电视连续报道、系列和组合报道,电视访谈,电视直播这三类作品,在一定的角度上折射了2009年度的上述特点。

 

 电视连续报道、系列和组合报道,可以说是“小大由之,均有佳构”——既有反映了特定时期宏大主题的精良之作,也有出色地表现底层的小人物命运而立意较高之作。其中,获得一等奖的由省广电集团与中央电视台、台湾东森电视台、江西电视台合作,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播出的系列报道《海西新坐标》制作于国务院即将出台《关于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之际,它立意高远,视角恢宏,准确地选择了最能反映海西建设新走向的若干热点项目,作品风格上显得磅礴大气,新闻性与主题性结合得比较好,很有说服力。同样获得一等奖的作品——由厦门广电集团制作的系列报道《舞动厦门》,以反映即将通车的福厦高铁为切入点,以丰富的画面材料和包括三维动画在内的多种表现手段,及时、生动而有深度地反映了对福建经济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福厦高铁建成这一新闻事件。而获得二等奖的《终身教育在福建》则以点带面,反映了福建各部门稆阶层群众参与终身教育的情景,显出了系列报道应有的深度。同时,本类作品中同样获得二等奖的两部连续报道《情系谢阿婆》和《流浪产妇  路边生女》都以底层人物在不幸的情形中得到周围群众帮助的经历为题材,表现了电视工作者关心社会的责任感,并从中折射出我们社会中广大民众蕴含的仁厚的慈善之心。但是,也有一些作品的新闻性不强,这主要表现为一些回顾性题材的作品。同时,一些作品没有充分地体现出电视连续报道、系列报道和组合报道的应有特性,对事件纵向、横向方面的元素运用比较有限。

 

电视新闻访谈节目的现实意识、问题意识更为强化,访谈的本体特征体现得更为鲜明。如泉州电视台选送的《扒祸!扒祸》提出了民间反扒的见义勇为人士遭到扒手们报复,人身安全受到威胁这个社会问题,从触目惊心的现场场景入手,织入有关人士的访谈,运用多种电视手法,汇聚了相关的知识界人士有关反扒的意见,为寻找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提供了很好的参考,获得一等奖。福州台的《有房就能有幸福吗》是一个演播厅访谈节目,节目以来自不同职业的四位人士形成两方意见,形成冲突,唇枪舌剑,交锋激烈,同时,主持人的场面控制和话题引导能力得到了比较好的体现。但是,也有一些节目在注重交锋激烈形成冲突的同时,忽视了主持人的场面控制能力和话题思路的引导能力,使一个本可获得更好奖次的作品显出了令人扼腕的不足。

 

 电视直播节目在题材和形式上有重大突破,开创了历史的新篇章,但同时,一些作品的新闻性较差,同时,灾害题材的现场直播中,传统的一些缺点仍然存在。前者如《海峡东岸行·直播台湾》。这是两岸电视直播交流中的一个重大突破,它由中央电视台、福建广电集团和台湾东森电视台合作进行,三方各出一位主持人主持。将现场直播与背景资料影像结合起来,将历史感、文化品位与旅游的奇观性结合起来,作品显得既有丰富的可看性,颇有深度,是一部信息传播、美感传达、历史思考和民族情感表达融合得很好的一部直播节目。而《福州水价调整听证会》克服了活动主持方不喜欢直播的障碍,别出心裁,迂回取胜,实现了一个公共事件的出色呈现。但也有一些作品,或新闻性不强,或忽略了对女性出镜记者的人文关怀,出现了“白璧微瑕”。

 

  人们不难理解,任何一类电视作品,既然要参加新闻奖的评比,就必须高度重视新闻性。可惜的是,知易行难。大多数未能获得理想奖项的朋友,似乎都失足在这一空间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