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建院五周年庆典上的讲话

(2009-11-12 13:22:26)
标签:

建院五周年庆典

分类: 评论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老师们,同学们:

 

今天,我们美丽的旗山校园彩旗飘逸,喜气洋洋;大讲堂里,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在福建师大传播学院成立五周年的日子,有这么多的领导和嘉宾、校友和家长光临我们的庆典,我们感到非常的荣幸。在此,我谨代表福建师大传播学院党政班子和全院师生,向在座的各位来宾、校友和家长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历年来关心和支持我们学院建设与发展的各级领导和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传播学院是在师大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要求,进行专业结构改革的进程中应运而生的。1999年,当时的师大中文系根据社会发展对文科人才的需求变化,决定创办广播电视新闻学本科专业,为福建师大的新闻与传播类专业教育奠下了原初的基础。2000年,广电新闻学专业招收第一届学生。同年岁末,中文系升格为文学院,下设传播学系,福建师大开始拥有成建制的传播类专业教学机构。2001年,音乐学院开始招收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本科生。上述两个专业创办伊始,便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的反响,生源颇佳。2004年,学校领导审时度势,适应信息时代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决定在文学院传播学系的基础上,整合音乐学院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成立传播学院,使我校成为福建地区第一所设立传媒类专业学院的高校。

传播学院不仅是我校“顺乎时代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而进行专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历史产物,它的发展空间,也依存于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对相关专业人才不断增长的需求。因此,学院成立以来,始终坚持把培养适应于信息传播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需要的人才,放置在学院工作的首要位置上。

五年来,我们不断优化课程体系结构,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我们每年都召开有一线专家参与的专业建设研讨会,对课程设置进行分析论证,不断优化课程体系结构。我们利用师大文科相对发达的优势,鼓励学生跨院系选修有关课程,提高文史素养,夯实学科基础。同时,利用地处省会、传播媒介组织云集的条件,聘包括在座的一些朋友在内的多位知名业界专家为本院兼职教师和研究人员,将经验与理论溶为一炉,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起了良好的作用。

五年来,我们立足应用文科本位,重视学生实务能力培养。通过设立可检查的实践手册和实训月等措施,使实践实训制度化、常态化和系统化。组织学生参与广播、影视、广告领域内的重要赛事和《南风窗》等知名刊物举办的《调研中国》等大型社会调查活动,使之深入地接触实际,了解业界。同时,学院与省内外广播影视和广告传播单位建立了密切的产学协作关系,使学生的专业学习与业界的实践环境实现“无缝对接”。学院各专业学生中形成了学、练实践技能的浓郁氛围,专业实务能力得以有效提升。在参与校外各种重大专业实务赛事中获得的众多奖项,已经成为我院学生发展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五年来,我们一直注重顺应人才需求变化,适时调整专业结构。一方面,坚持高标准办学方面,不盲目地“跟风”而追求数量的扩张。另一方面又根据业界人才需要的变化,适时进行专业结构调整,先后增设了一些与既有专业在教学内容上有部分重叠或近似,可以利用原有专业师资力量,同时目标市场又有差异的新专业或专业方向。2004年增开广告学专业, 2009年,顺应两岸关系新形势下广电媒体对闽南方言播音与主持人才的需求,在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中,增设了闽南方言方向,专门招收和培养闽南方言播音与主持人才。2010年,我们还将开设与新兴的文化创意产业有着密切关联的影视编导专业。由于注意顺应人才需求变化,适时调整专业结构,同时在培养质量上下功夫,我院各专业的毕业生一直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保持了较高的就业纪录。毕业生就业率一直居全校前茅,其中2007届各专业毕业生当年就业率均达100%,居全校首位。而且历届毕业生大多数流向层次较高的省级媒体或发达城市的媒体,一些人还进入了央视、凤凰卫视、新华社等国际知名华语媒体。

五年来,我们高度重视师资建设和办学设施建设,大力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积极创造条件,鼓励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和到海内外著名专业院系进修。通过努力,目前,除术科外的其他专业老师中,40岁以下的青年老师中,具有博士学位者已达70%。一批青年老师迅速成长,不仅在众多高端学术刊物上发表了大量论文,还承担了国家级、省级的众多科研项目,获得了博士后科研特别资助,使我们的师资实力不断增强。在办学设施方面,学院兴办之初,只有一间办公室,几十万元实验设备,在学校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发展到今天,已独立拥有6000平米的实验大楼和上千万元的实验设备,2007年,我院的实验室成为中央与地方共建特色优势实验室,2009年,又成为省级重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验设备与开办时相比,已有天壤之别。

五年来,我们高度重视学科建设,不断提升办学层次,建院之初,只有2个本科专业,2006,获得传播学、广电艺术学和电影学三个硕士学位点,2007年,获得广播电视领域的艺术硕士学位授予权,2009,在本校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的框架下增设了文化与传播自设博士专业和硕士专业。目前,学院已经成为拥有三个本科专业,5个硕士点和一个自设博士专业的,体系比较完整、规模可观的传媒教育院系。

五年来,我们还重视主动服务“海西”建设,探索文科“产学研”结合之路,为学科专业成长增添新养分。学院承接了一批由省发改委、省广电局、广电集团等单位委托的大型调研课题,先由老师带领研究生进行具体的实地调查,然后由教师根据调查所得数据进行研讨,写出具有理论高度和独到见解的调研报告。这一系列调研的成果得到了政府有关部门和传媒机构的普遍好评。同时,我们与一些企业合作,成立创意人才孵化基地,举办“海西”品牌盛典,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作为百年老校福建师大的一个年轻学院,传播学院在“十一五”规划期间的发展成绩固然可喜,但与国内外知名的同类院系相比,与校内资深的各兄弟学院相比,都仍有很大距离。在“十二五”规划期间,学院将按照学校部署,进一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全体教工的积极性,群策群力,努力创新,进一步改善师资结构,加强学科建设,优化办学模式,提升综合竞争力,争取将学院办成在业界广受欢迎,若干学科在国内有较大影响的传播类应用文科学院。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当传播学院处于一个新的发展起点的时候,我们衷心地希望在今后的日子中继续得到各部门和各媒体人士的大力支持,得到兄弟院校同行的能力协作,我们也将竭尽努力,为海峡西岸经济区传媒产业的发展,为中国传媒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我们相信,在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福建和整个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传媒产业和传媒教育事业,一定会迎来光明的前景。

最后,请允许我再一次向在座的各位领导、嘉宾、家长和校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敬的敬意!

谢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