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青春学子而忧——又到研招复试日

(2009-04-23 23:39:36)
标签:

杂谈

研究生复试

调剂

分类: 随想思絮

   明天,又是一年一度的研究生招生复试日了。

   两年前,在研究生复试开始前夕,我曾在紫金网的博客上写下这么一段话语:

 

    今日学子的幸与不幸——接考生电话有感

 

    这一阵常常接到一些考研的青年学生的电话,或是本院考外校希望推荐的,或是外校考生希望调剂来本院的,或是询问如何准备复试的。在这过程中,接听一通通电话,便如同碰触到一颗颗因渴望求学而热切和激动的年轻心灵。在为他们高兴、思考、焦虑、感叹之余,也不免浮出许多遐想。我想,今天的学生何其幸运!他们生长在一个重视学识与教育程度的时代里。但同时,今天的学生又何其不幸!他们生长在一个对人才的培殖极全面格式化的年代中。我的父辈和我自己,苦在物质的匮乏和生计的劳累,而今天的学生——我历来把他们或她们都看作是自己的子侄一般的晚辈,他们也苦,苦在精神的压力和求职的艰辛;同时也苦在我们的教育体制正在把学习变成某种技能的训练,而不是自由健全人格的养成和知识智慧的长成。我们的教育在发展迅速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深层次的问题。

 

    两年了,近似的另一番感受竟然在今夜再度浮现。

    一茬茬的人是有命运的。今年的本科高考生是幸运的,因为一方面考生总数的减少减少了竞争对手,另一方面又由于扩招包括名校扩招而增加了升学机率。然而,今年的研究生考生却很难说清楚是幸或不幸。研究生扩招了六万多人。这是利好的消息。然而,现存研究生招生的机制仍然是无限制无等差地允许调剂,这已经诱使许多年青学子不计自己实力,不曾估量形势,盲目地去试水一流名牌大学的研究生考试。结果是,近几年来,都有大量的名校落选生像无头苍蝇一样盲目地涌向各地的其他学校,被动地等待命运的抉择。他们当中许多人,本可上“次名牌”学校的,却可能最后连三流学校也上不了,甚至失去录取的机会,至少白白地浪费了一年的光阴。当看到那些失去了调剂机会的考生从外地赶来,擦着眼泪恳求“给一个机会”、“收留我”,我不知该嗔怪他们的盲目与冒险,好高骛远,咎由自取,还是该谴责现存的研究生录取机制误导众生,甚至是以另类的方式误人子弟。

     而各地学校在选择调剂生源时,又何曾不是盲目的?由于各第一志愿学校考官评分的宽严尺度不一样,因此他们评出的分数,根本没有可比性,评得宽的高分生,比评得严的低分生完全可能水平更差。于是,除了看看第一学历学校即就读的本科学校属于哪一档次权作参考之外,完全无法了解到考生个体的知识和水平在愿意调剂的考生中实际居于哪一个阶位,几乎是跟着感觉走,这样,又何曾谈得上公平选拔?!

     研究生的录取制度,是否也该到了改革的时候?

     是否可能各学校再次组织笔试和口试,对愿意调剂的上线考生进行考试,然后,不管原来的成绩,完全按照学校自己的考试成绩决定是否录取?这样,国家线只是一个资格线,真正的录取由复试决定。

    现今的研招制度,是不允许这样做的。只有少数名校,可以加大复试分数的权重,最高达百分之五十,至于一般的院校,权重一般达不到这一比例,于是,决定性的因素,仍然是来自另外一个学校的不具可比性的分数。

    位卑者忧国,似乎只有到自己的博客上写下这些思绪,供三二好友批判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