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演讲的场域

(2009-03-22 00:41:02)
标签:

随想

演讲

口语传播

精神信息量

分类: 评论发言

演讲作为口语传播的一种方式,向来不被中国的官员们所重视。中国的传统政治坛场上,谨言慎行、沉默是金,这一类格言的正确性屡试不爽。大小官员在各种会议和公众场合中的讲谈,大多照本宣科。这未必是头脑愚笨所致,也未必是思想呆板的表征,它只是上述政治文化传统的产物,恩格斯所谓“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而西方因选举而形成的政治文化氛围,与此构成了鲜明对照——作秀辩论、扬才露已,以增大在选民中的能见度,对于吸引选票无疑十分重要,因而,西方的(或许还应当加上今日中国台湾地区的)政界人士,都相当讲究与民口头沟通的技巧。但这些经验一搬上中国大陆的政治舞台,便全然不再适用了,它的后果反倒使我们想起了中国民间的一句俗话:出头的椽子先烂。

然而,三十年开放,国情毕竟有了一些变化,尤其是在经济的空间中,市场的交易毕竟需要谈判、劝服和讨价还价,也就是需要即时的口头沟通。于是,在经济部门和经济活动中,演讲,或者说在公众场合的口头表达技能,作为其一种才具,便被日渐重视起来。于是,我们便看到了这次全国农业发展银行系统的女职工演讲比赛。而我们这些传播学院的教师被请来充当评委,则表明了主办者对专业性的重视。

许多时候,在认知上,人们往往把演讲混同于朗诵。在实践中,我们听到的不少演讲,也确实成了一种政论文或散文的朗诵。其实,演讲有着与朗诵不尽相同的审美形式规范。朗诵更注重营造一种语言(包括音韵)之美,而演讲则不能像朗诵某些文体如诗歌那样空灵,它必须传达出足够的精神信息量,以事理或哲理来打动我们。它可以有三种价值取向:或以叙事为主,或以言情为重,或以说理为本,但,事真、情真、理真,是它动人的必要前提,因此,从演讲文稿上看,文质事核,辞准语切,是十分重要的。过多的夸张、渲染、煽情,修饰,会产生失真的感觉。一旦观听人有了这种感觉,演讲者打动人的一切努力便会适得其反。这时,演讲的一切言词之美,便都成了耸立在沙滩上的纸塔,经不得丝毫的风吹雨打。从演讲形式上看,过分重视“演”而忽视“讲”,则是许多演讲参赛者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不仅有人把演讲当成了朗诵,还会有人将演讲当成了曲艺。我们听到的一些演讲,就与说书并无大异,有点,甚至带有戏剧念白的意味。这位演讲者的语音形态,甚至使人想起了她所在省份的一种戏曲元素——川剧高腔。

这些现象,有志于提升自己演讲水准的语者,都必须注意去消除。

中国在开放。中国人的生活中,可以言说、应当言说、必须由公众共同言说的领域,将日渐扩展。演讲的用武之地,将随之而延展。

一位年青的同事担心,他目前在读博士时所学的西方古典学,只有古代西方的演讲与传播有此关联。可是,中国未必需要这种传播方式,因此,恐怕难有用武之地了。

然而,观察了一些国人的演讲之后,我想对他说:未必。

 

(草于2009年3月18日,全国农业发展很行系统女职工演讲比赛决赛后)

 

演讲的场域

 

演讲的场域

 

演讲的场域

 

演讲的场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