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事慢做,慢事急做”
(2009-03-03 09:35:48)
标签:
随想 |
分类: 随想思絮 |
“急事慢做,慢事急做”。
这是本校一位老领导对其下属的教诲。它的意思是,遇到紧急的突发事件时,不要着急,要镇定冷静,对有关情况考虑清楚了再作决定,再去行动。而对时间长度大的事情,则要注意抓紧,落实推进。
应当说,这句话具有相当的哲理。事急之时,贵在冷静。所以要“慢”。这里的慢,不是指行动迟缓,而是指要谋定而行,不急躁。事缓之时,人性易拖。便特别需要抓紧,不可以其时长而拖延不行。
前天和昨天整整两日,与学校保卫处戴处长,继续教育学院陈书记和本院的赖副书记一道,组织学院的一批老师处理应对一件突发不幸事件。总体上处理还算得当,不仅使家人亲友群比较满意,还使他们做出了拿出数万元要捐献给生活困难学生的善举,将一件不幸的事处理成了有良性效应的事。出人意料。事后想来,能够有这样的效果,首先在于其家族成员是有理性明事理的,尤其是损款一事,更使人感慨于他们的境界。同时,也在于我们处理这事时,不急不慌,既注意遵守国家和学校的有关规定,又体谅家长的心情,将心比心,讲究人性化的工作方式。在亲友中有个别人表达比较情绪化的时候,冷静以对,该表达的要表达清楚,但又注意不该说的决不多言一句话。同时,我们的行动与意见的宣示,还讲究时机与方式,注意与对方群体中有代表性而又比较理性明理的人接触。终于使这件事处置得比较平顺。这件事情显示了急事慢做的重要性。
与此在时间上重叠的另一件事是申报国家社科和艺术科学课题。这件事在1月份就布置下去了,我院的任务是报5项,这个任务看来是完成了。而我自己,本来也打算申报一个传播学的课题,课题名已经拟好,材料也写了一大半,但未完全填好表。本打算这两天把它填好的。但遇到这一突发事件,便受到冲击不能如期填表申报了。这是一个教训,它显示了慢事也要抓紧,预留缓冲期。难怪一位老人教导我们说,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