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陶瓷-德化窑瓷器》特种邮票公告(图)及原地邮局和德化瓷器简介

(2012-10-16 13:52:44)
标签:

德化瓷器

德化窑

白瓷

特种邮票

分类: 新邮资料/邮票资料
导读:
   《中国陶瓷-德化窑瓷器》特种邮票公告
   《中国陶瓷-德化窑瓷器》特种邮票申发过程 
    中国陶瓷-德化窑瓷器》特种邮票原地邮局

    福建德化瓷器简介 

    德化瓷器传说故事

《中国陶瓷-德化窑瓷器》特种邮票公告图
(背景音乐—美丽的仙女湾  洛桑尖措)
中国邮政定于2012年10月20日发行《中国陶瓷-德化窑瓷器》特种邮票1套4枚。详情如下:
志号:2012-28 
图序        图名       面 值 
(4-1)T 白釉夔龙纹双耳三足鼎1.20元 
(4-2)T 白釉象耳弦纹尊     1.20元 
(4-3)T 白釉观音坐像       1.20元 
(4-4)T 白釉达摩立像       1.20元 
邮票规格:30×50毫米
齿孔度数:13.5度
整张枚数:16枚(一、二图连印,各8枚/张,三、四图连印,各8枚/张) 
整张规格:150×240毫米
版  别:影写
防伪方式:防伪纸张 防伪油墨 异形齿孔 荧光喷码
设 计 者:谷玉宝
资料提供:故宫博物院
摄影者:赵山 刘志刚 胡锤
责任编辑:干止戈
印 制 厂:北京邮票厂
出售办法:自发行之日起,在全国指定邮政网点和www.cpi.net.cn网站出售,出售期限6个月

http://s5/mw690/4c10d29bxcc2bc33b6e14&690

http://s15/mw690/4c10d29bxcc2bc33130ee&690

《中国陶瓷-德化窑瓷器》特种邮票申发过程    
   《德化窑瓷器》特种邮票是今年中国邮政增发的邮票。这是中国邮政与福建省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后发行的第一套邮票。德化瓷器始于宋代,距今已有1000余年的历史,是中国瓷器的著名产地,与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并称为中国“三大瓷都”。福建省集邮协会副秘书长宋晓文说,景德镇瓷器早就上了邮票,邮寄往世界各地,影响很大。10年前,德化县政府就力推德化瓷器上邮票,几届领导都非常重视,但一直久推未获通过。这次能够实现10年的梦想,应该说搭上了福建省政府与中国邮政合作的“顺风车”。
    今年5月,福建省政府与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打造“一个平台,六个中心”,促进福建经济文化建设及闽台交流合作等。其中一项,中国邮政集团承诺在5年合作期内,每年发行一套福建题材的邮票,加大海西建设宣传力度;每两年举办一次海峡两岸集邮交流活动、海峡两岸集邮学术研讨会,促进两岸集邮文化交流。福建今年主要推荐了两个邮票选题,一个是林祥谦诞辰120周年,一个是德化瓷器。经过研究,中国邮政将“德化瓷塑”列入今年发行的邮票计划之中,并在10月份发行。一套共4枚邮票,都是故宫博物院的藏品,非常精美。

http://s10/middle/4c10d29bxcbed3edca359&690
中国陶瓷-德化窑瓷器》特种邮票原地邮局

    中国邮政定于2012年10月20日发行《中国陶瓷-德化窑瓷器》特种邮票1套4枚。邮票名称分别为:(4-1)T 白釉夔龙纹双耳三足鼎、4-2)T 白釉象耳弦纹尊、(4-3)T 白釉观音坐像、(4-4)T 白釉达摩立像。面值均为  1.20元。根据邮票作者介绍,4枚邮票文物现收藏地均为北京故宫博物院。邮票原地邮局为:北京市地安门邮政支局,邮编:100009。泉州市德化县邮政局,邮政编码:362500(出产地)

福建德化瓷器简介

    德化瓷,说白了就是在德化县生产地瓷器。福建德化所产的瓷器。始于宋代,明代后得到巨大发展。以白瓷塑佛像闻名。瓷质作乳白色,洁白晶莹。产品以瓶、罐、杯、盘等日用瓷器为主,兼有雕塑艺术的陈设瓷器,多用贴花、印花、堆花作装饰,畅销国外。

    德化瓷器始于宋代,距今已有1000余年的历史。明代(公元1368~1644年)时逐渐形成自己的技法和风格,进而取得了很大发展,在中国瓷艺中独树一帜。清代(公元1644~1911年)德化瓷器的烧制工艺进一步发展,清人烧制的瓷塑艺术品相继在上海、台湾、日本、英国的博览会上荣获四次金奖。20世纪50年代以后,德化瓷器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烧造的传统瓷器品种发展到390余种,现代题材的产品也日益增多。

  德化以烧制白釉瓷器闻名于世。此地所产的白瓷瓷质优良,洁白如玉,胎骨细密,透光度好,釉面晶莹光亮,具有透明感,享有“中国白”、“象牙白”、“奶油白”、“中国瓷器之上品”等美称。种类以瓶、罐、杯、盘等日用瓷器为主,兼有雕塑艺术的陈设瓷器,多用贴花、印花、堆花作装饰。德化瓷器中以白瓷塑佛像最为精彩,佛像制作细腻,雕刻精美,造型生动传神。

  早在宋元时期(公元10~14世纪)德化瓷器就已出口海外。近年来,随着中国对外开放形势和建设事业的发展,德化瓷器在不断改进装饰技艺,增加花色品,提高产品质量的基础上,成为中国陶瓷出口的重要产品,远销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宋元白瓷的基础上,明代德化陶瓷工匠经过长期实践,大胆创新,烧制成功了独特风格的建白瓷器,其制作之精美,格调之高雅,达到了德化窑工艺技术成就的高峰。

    1、建白瓷的胎釉结构  建白瓷标本,先后经中国科学院硅酸盐化工研究所和山东省淄博市硅酸盐研究所进行了化学实验分析(实验结果见文物出版社1982年,胎釉内部结构突出特点是:氧化硅含量较高,胎71.80-74.24%,釉64.05-68.09%;氧化钾含量特别高,胎6.48-7.28%,釉6.45-6.61%;三氧化二铁和氧化铁含量很低,不超过4%。

  从外部观察,建白瓷的胎骨,呈现细腻洁净的白色,往往带有颗粒珍珠般的闪光,俗称“糯米胎”,敲击时发出清脆叮咚的金属声。胎体致密,玻璃相较多,透光度特别良好,在日光或灯光照耀下可映见指影。釉水的质地坚韧莹润。素静淡雅,如脂似玉,给人以温柔的美感享受。仔细观察,又可分为两种情形,一种是白微闪黄的乳白色,又称“猪油白”、“奶油白”、“象牙白”、“鹅绒白”;一种是白隐现肉红色,称“孩儿红”、“肉里红”、“美人红”。前者比较普遍,后者则罕见,此两类釉色,均为德化窑独有,为一般瓷器所不能比拟。

    2、建白瓷的雕塑成就  明代是德化瓷业史上雕塑工艺最为兴旺的时期,民间的能工巧匠如何朝宗、张寿山、陈伟、林朝景等人,吸收泥塑木雕等传统技艺,师古而不泥古,善于应用瓷器胎釉的质感特点,精心烧制各种形象的道释人物,无论造型神态和细部线条处理都刻划细腻、表现逼真,达到了高度的艺术水平。

  一代宗师何朝宗,德化后所村人,他创作态度严谨认真,刻意求工,一丝不苟,坚持宁缺勿滥的原则。他的瓷塑成就主要在明嘉靖万历年间。他雕塑如来观音,达摩等佛像人物,尤以观音作品称著,冠绝一时。何朝宗瓷塑观音特点是;体态丰盈,面庞俊美,神情慈祥静穆,衣纹深秀洗练,线条潇洒流畅,动静相乘,形神兼备,既保存着神秘奥妙的宗教色彩,又蕴含着美好、健康、幸福的意境。泉州市文管会收藏的一尊何朝宗塑渡海观音,通高六十四厘米,面庞呈椭圆形,额缀一珠;头发盘髻,贯一如意,披巾罩首,衣裙裹体。胸前微露,一串珠饰,胸前衣褶作打结状;双手藏在袖里,作左拱势。底露一足,踏立莲花水波之上,另一足为水波淹没,作渡海状。神态如生,真是:除非观音离南海,何来大士现真身。”

  福建省博物馆收藏的一尊千年观音,虽未知是何人所作,但其造型也很有特色。该器通高25.8厘米。分上下两段塑造。上部观音结跏跌坐于莲花之上,正身双手台掌作祈祷状,神情肃穆。另有十六手臂自背部上下展开,腕内各执火焰、灵芝、桃实等杂宝法器。下部为海水浪座,左右浮雕二龙,张口吐舌,昂首对峙,龙背各立神像,执笏朝奉。虽然层次复杂,但各部分比例协调,上下两段又以柱状承托隔开空间,处理得体。观音上身虽然集中了莲冠、飘带、披巾、缨珞、玉镯等众多装饰,但以简练的手法增添了华丽的形象,无繁琐之感,达到了造型艺术的整体统一。如此层次复杂,又以上下隔开,在烧成上难度是很高的。

  明代工匠高超的瓷塑技艺,一直为后世风范。

    3、建白瓷的器皿造型特点  

    雕塑人物而外,明代德化窑还生产陈设供器和日用器皿。陈设供器是大宗产品,此类作品的造型主要是仿制商周青铜器和当时所流行的式样。形制大小不一,大者质朴厚重,可作为祭祀礼器和宗教法器,小者精巧典雅,可供案头赏玩。其特点是造型规整,结构合理,装饰不多,气氛庄重,以胎釉的质感取胜。工匠善于利用器形的体积感,器形的轮廓线,以及堆贴上去的兽头、铺首、蟠螭、夔龙等凸出部分富有弹性的弧线,把体积感中最强烈部分安排在显著的部位,甚至不作任何装饰,烘托出浑然一体的古色古香气氛。以习见的香炉供器为例,属于仿古类型的有印花饕餮纹双耳四足方鼎式炉、印花双螭耳三兽蹄足炉、贴花梅花纹双耳三足圆鼎式炉;属于明代典型式样的有:印花云雷纹高筒形罄式三足炉、竹节筒形三足炉、印花回形纹双螭耳宣德炉等。

  日用器皿品种又可分为日用饮食器、盛贮器和文具,产量不大,但也很讲究艺术效果。如盘洗器,往往模拟荷花的叶子形状,制作时将不规则的弧形叶边缘自然卷起,叶脉由中心向边缘延伸,叶囱下凹,形成瓜棱状的底足,有时一朵含苞待放的花蕾或从叶面盘起或从底部外伸,形体上追求自然简朴的曲线美,加上原材料的单纯质地感光,愈发显示出别致的风韵。

    4、建白瓷的装饰手建白瓷的装饰应用了印花、堆贴、划花和透雕四种手法,因器而异,不落俗套。常见图案是松鹿、松鹤、八仙、螭龙、梅花、盆景和仿古的云雷纹、夔龙纹、饕餮纹等。其中堆贴技法最为普遍,对增强器物的立体视觉起到显著作用。如贴螭壶,圆筒状的壶身左右,一璃为銎,俯首向下翘尾作翻腾状,一螭为流,昂首张口,四足贴壶身作飞跃状,又一小螭居壶盖中央为纽,螭龙追逐嬉戏的生动情态与壶身结合成器,既实用又美观。划花技法的应用也很灵巧,除一般花卉图案外,在玩赏品上大多刻划细如蚊足的诗赋文句和印章嵌记,颇具特色,如在酒杯腹部刻“君拍手、我高歌,且进酒,莫辞岁”。“但得酒中趣,莫为醒者待”;在香炉底部刻“周伯香彝”、“子孙永宝”等,反映士大夫阶层的闲情逸趣。透雕作品则比较少见,一般用于笔筒、熏炉、套杯、狮子、洞箫等,极见工巧,弥足珍贵,清初陆廷灿《南村随笔》云:“德化磁箫,色莹白,式亦精好,但百枝中无一二合调者,合则其声凄朗,远出竹上,不意云梦柯亭之外,有此异种。”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件明德化窑瓷箫,式样的精美和质感的强烈,使人们不必考虑音响的效果而流连不已。

    5、建白瓷的历史地位 洁白透明的胎体,温柔雅静的釉色以及优美的造型和装饰艺术,使每一件建白瓷器都成为工艺美术史中的瑰宝。建白瓷自问世以来,一直获得了国内外的崇高评价,享有“中国白”的盛誉,尤其是雕塑造型人物,更具备令人神往的艺术魅力,明代建白瓷器,称为“东方艺术的明珠”。建白瓷器的每一件作品,都被国内外爱好者收藏家视同珙璧,争相购买收藏。“建白瓷自宁波流入日本,日本富人,至不惜以万金争购之,足见其精美矣”(吴仁敬,辛安潮《中国陶瓷史》)。“大约十六世纪起,这个白瓷(指德化瓷器),偶然通过葡萄牙的东洋贸易船介绍到西欧以后,立刻得到全欧洲贵族阶层的欣赏和欢迎,并接受无限的定货。”(日上田惹辅:《支那陶器的时代的研究》。

德化瓷器传说故事

    相传唐朝开元年间,杨贵妃因其天生丽质、柔媚婉顺而得唐玄宗极尽宠爱。为讨贵妃欢心,唐玄宗可谓费劲心机,“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便是最著名的典故。

  杨贵妃精通音律,不仅擅长歌舞,还是个击磬高手。一日杨贵妃与玄宗饮酒赏乐之时,贵妃失手将白瓷酒杯打碎,坠地之声“泠然如玉碎”,于是甚为喜欢。玄宗为讨得美人欢心,特意命人以白瓷造为编磬,供贵妃赏玩娱乐。然而官窑所炼造的白瓷虽然莹白细腻,敲击之音却浑浊暗哑,贵妃甚为不悦。

  玄宗为换爱妃一笑,遂下令征集天下能工巧匠,有造出白瓷编磬能发出清脆婉转之声者,赏金千两并封为御用瓷窑。诏书下发三月,所贡白瓷编磬数不胜数,虽然皆洁白胜霜雪,却尽不能得。

  此时,一座瓷窑派人不远万里从福建德化而来将所制白瓷编磬献上,贵妃敲击这“类银类雪,轻且坚”的白瓷编磬,“犹如金振玉声”,甚为欢喜。玄宗见爱妃开怀遂大悦,赏金千两并赐御用官窑金印一块,当时称为金印窑口、金印良瓷。

  德化白瓷也以声如磬、白如玉而闻名天下。

(背景音乐—美丽的仙女湾  洛桑尖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