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刊物《黄海文学》在烟台开发区诞生

标签:
烟台黄海文学 |
分类: 随想 随录 随笔 |
文学刊物《黄海文学》在烟台开发区诞生
卢家傲 王树森
12月6日下午,在中艺指数交易中心大厅,《黄海文学》发行仪式如期举行。十五点十分,一声清脆的锣鼓声宣告了《黄海文学》的诞生。
当日参加发行会的有烟台市及福山区七个文学文艺协会的负责人及黄海数字出版社代表,区文联办和区民间办的负责同志也参加了发行仪式。
《黄海文学》由黄海数字出版社出版,由开发区散文协会和中国文化艺术城联合承办,刊物计划每年出版四本。
发行仪式上,区散文学会秘书长姜顺海回顾了《黄海文学》的创刊过程。他介绍,开发区散文协会成立以来,广大会员创作丰富,打造一个固定的展示舞台成为必要。今年8月,文化艺术城主任赵燮先生了解到这一情况,决定支持协会创办了这一刊物。刊物第一期总共征集稿件40余万字,之后,经过优中选优,历时两个多月,反复修改达十多次,终于成书。
烟台开发区散文学会圆满完成换届选举
会议首先有会长宋鹏程代表主席团做总结报告。宋鹏程在报告中主回顾了散文协会成立的过程和成立六年来取得的成绩。他指出,协会成立六年来,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在广大会员的辛勤耕耘下,协会各方面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第一、壮大了队伍,团结了优秀人才。多年来,协会秉持“作品为王,宁缺勿滥”的原则,严把会员吸收关,不以性格人品划线,不以职务级别分等,不乱发官帽子,以创作能力为唯一标准,尽最大可能团结广大文学爱好者。在会员的地域分布上,“立足开发区、辐射烟台市”,适当吸收区外会员,协会现有会员52人,其中,开发区会员占80%以上。许多会员同时身兼多个不同级别、不同类别的协会会员身份,截止目前,协会有市级以上各类文艺、文学协会会员20余人,半数以上的会员身兼多个不同协会的身份。可以说,散文学会最大可能吸收了区域内已知的文学爱好者,最大可能团结了可以团结的作者,广大协会成员不但是开发区文学群体的代表,也是烟台市各类民间作者、各类文艺工作者的代表。第二、健全了组织,搭建了交流平台。建会伊始,协会完善了领导架构,共设置一位会长、三位副会长、一位秘书长、四位理事,共8个人。2010年,增选了一位副主席和三位理事。协会组织架构的另一次大变化是2011年,应上级部门的要求,成立了散文学会党支部,副主席宋前修当选党支部书记,这是烟台市第一个社团组织党支部,现有党员7人。党支部成立以来,共获得基层先进党支部称号一次,一人次获得基层党组织先进个人。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协会建立了开发区散协群,现有群员51人,包括3名观察员,另有4名会员因个人原因未能入群。该群建立以来,广大会员先后上传作品一百余篇,达到了交流切磋、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建群目标。第三、激发了动力,取得了丰硕成果。协会成立以来,先后开展了“爱在开发区征文比赛”等各类交流、学习、评选活动10余次。几年来,广大会员佳作频出,先后出版了散文集《山里的歌》《叶尖的舞者》《石竹花》《炊烟起,我在这里等你》《踏雪而歌》、长篇小说《瓦全》《大水之年》《职场美女勤磨刀》《白天说谎夜晚陶醉》、诗歌集《苍白的马》《生命的声音》《生命之外的声音》,以及戏剧集《三合苑》、学术专著《利害学》等,各位会员累计在各类报刊上发表作品百万余字。其中,《生命的声音》获得山东省五一文化奖,《三合苑》获得烟台市五个一精品工程奖,《利害学》获得烟台市社科类精品工程奖,其它会员作品在各种评比、征文活动中获得各类奖项十余次,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认可。2015年,协会与黄河出版社联手推出“昆仑·山海风文学丛书”,一次性编辑出版会员作品10部。最令人鼓舞的是,今年十一月份,协会携手中国文化艺术城共同创办了文学刊物《黄海文学》,作为散文学会的会刊,该杂志的创刊为开发区乃至胶东地区的广大文学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交流学习的平台。
在随后进行的选举中,顺利产生了散文学会第二届主席团。其中宋鹏程蝉联协会主席,宋前修、姜顺海、牟鸿展、潘少华全票当选为副主席,秘书长由姜顺海兼任。黄伟、张巧梅当选为副秘书长,孙秀东、高书敦、姜岿然、刘峰燃、李玉萍、胡容儿、张春华、栾韶宴等八位同志当选理事。
选举结束后,宋鹏程主席代表新一届主席团做了表态发言。他向新当选的主席团成员表示祝贺,代表主席团全体成员向各位会员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他强调,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新一届主席团一定会同心同德,带领大家做好协会工作,努力将《黄海文学》打造成区域文化品牌,让大家的才华能够依托协会、依托这个刊物得到充分的展示;适时组织笔会、讲座、征文等活动,给家提供更多相互学习交流的机会;积极发掘新人,特别是区域内文学新人,严格入会标准,提高会员的含金量,努力将我们的协会做大做强,做出自己的特色。最后,他呼吁大家为协会的发展献计献策,让每一个会员参与到协会管理中来,让每一位会员与我们的协会共同成长。
会议结束后,20余位会员聚餐交流,其乐融融。
《黄海文学》编辑过程说明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会员,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们欢聚一堂,共同庆祝一个活泼可爱的小生命——《黄海文学》的诞生,我们的内心都无比喜悦而激动!她是我们五六十人共同的孩子!她凝聚着领导们的关怀、嘉宾们的支持、会员们的努力,她的生命中包含着我们所有人的基因。
回顾《黄海文学》创刊过程,令人无限感慨。散文协会成立以来,会员们的交流大都局限于网络,在群聊中相互切磋,在群共享中展示一下个人作品。后来,大家越来越觉得不过瘾,觉得很有必要结集出版我们的作品,展示我们的成果。协会宋鹏程主席慨然以此为己任,为此多方奔走,想了很多办法,做了很多工作。事情一波三折,其中甘苦,非个中人难以想知。今年8月,鹏程主席与文化艺术城负责人赵燮先生的一次会面,不经意中碰撞出了火花。赵燮先生了解到散协同道们的想法之后,认为在当今商品经济时代,普遍人心浮躁、急功近利的情况之下,还有人不计代价地从事纯文学,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因此决定大力支持我们来做成这件事情,于是便催生了这本刊物!赵燮先生,散文协会和社会各界的文学同道们感谢您!
决定之后,我们马上开始行动。首先,立足开发区、胶东半岛,面向全省、全国,发起征稿活动。50余位散协会员踊跃响应,社会各届也纷纷来稿,总共征集稿件40余万字。之后,开发区散文协会与中国文化艺术城和黄海数字出版社,共同组建起编辑委员会,采取编委会领导下的分编负责制,按照文体分工到人,同时又互相协作。稿件优先选用散协会员作品,同时兼顾省内外作者的优秀作品。严卡质量关,优中选优。同时,也考虑到有些会员的实际情况,对于那些稍欠艺术水准但特色突出的作品给予适当照顾。选定篇目之后,几位编辑对于每篇文章都精读细改,字斟句酌地推敲稿件。由于经验不足,期间也走了不少弯路。最终历时两个多月,反复修改达十多次。仅在后期,印刷厂小样出来之后,协会宋主席先后往返印刷厂协调修改就达6次之多。今天,终于在此呈献给大家,若有不足之处还请大家批评指正。
编辑的过程,就是向各位同道学习的过程。大家在不同的岗位上,用不同的视角观察感受生活,文章异彩纷呈,令人叹为观止!借助文章,我们走进同道朋友的精神家园,如作客一般受到高规格的盛情招待,感受到文友们内心最善良、最温柔、最美丽的一面,享受到一顿精神大餐。各位会员、各位文友,谢谢你们!
《黄海文学》暂且计划每年出版四本,由开发区散文协会和中国文化艺术城联合办刊,由黄海数字出版社出版印刷。总策划赵燮先生,主编新军先生,副主编宋前修先生、宋文先生,主要编辑有姜顺海先生和黄伟先生等人。由于出版比较匆忙,还有多名为本书作出贡献的人士未及列入,在以后书中会一一介绍给大家。
以悲悯的情怀观照生活的变幻,用文学的方式记录时代的风雨,这是《黄海文学》的宗旨所在。
让每一个热爱文学的灵魂真诚相拥,让每一个纯洁的灵魂在文学的国度里自由行走,这是《黄海文学》的至愿!
《黄海文学》是我们共同的舞台,希望各位文友能够充分利用这个舞台,多出精品,借助这个舞台尽早成为知名作家!同时,我们也尽力争取把这本刊物打造成开发区响当当的一个文化品牌,打造成为我们共同的骄傲,为区域文化事业作出应有贡献!
http://s8/mw690/001omlfizy6XStKB5NJ37&690
http://s11/mw690/001omlfizy6XStL0O4G3a&690
http://s6/mw690/001omlfizy6XStLhNJ375&690
http://s6/mw690/001omlfizy6XStLx16Rf5&690
http://s6/mw690/001omlfizy6XStLzx5z15&690
http://s15/mw690/001omlfizy6XT7lMQmG7e&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