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年年回老家过大年

(2009-01-07 22:20:01)
标签:

休闲

春节

过大年

情感

分类: 随想 随录 随笔

 

 
年年回老家过大年

http://bbsimg1.qq.com/2006/01/25/003/99.gif年年回老家过大年

 

http://bbsimg1.qq.com/2006/01/25/003/99.gif

    阳历年不是年,小年也算不上年,大年才是真的年。年年回老家过年,过的就是大年的年。

    家,在城里;老家在乡下。回家过年回的就是老家,回老家过年才是过年。

    老家是根,老家是魂,老家是心灵停泊的港湾。那里有年迈的父母,那里是生我养我的故土,那里存储着化不开的情感。年年回老家过大年,成了我不变的律定和唯一的归宿。

    年盛春韶时,曾远离故土舍离老家闯关东以求学。肥沃的黑土曾哺育求知若渴的游子,“面壁十年图破壁”,为圆求学之梦,那一年的大年,我曾把根留在了塞外的雪国。于是,在那特殊的年代和特殊的年轮上刻录了特殊的大年记忆。

    关外关里,一关之隔,年味却相距甚远。同是农村,同为山东后裔,故土的民风民俗却是难以易置的。关里老家的大门对(联),红红火火,大大方方;而关外冰封的北国,小小的门联,瘦瘦的,窄窄的,似老家的窗联或是供奉财神那样的小对联,蹩脚的很,实在与粗犷的东北汉子格格不入,极不相称。差异的还不仅仅是这一点,守岁的除夕夜更显得那么单调乏味,没有吃三连顿的饺子,更享受不到吃到钱和枣的快乐(在初一早晨的饺子中包钱和枣。谁吃到钱,预示着这一年谁有钱花;谁吃着枣,预示着这一年谁有红运。这是人们对美好愿望的一种企盼,已经成为我们当地的年俗),除了央视晚会如此喧闹飞扬外,零星的鞭炮几尽不曾闻得,也许是太辽阔、人烟太稀疏了罢。除夕就在无声息中湮没消逝,而屋外皑皑的白雪似乎也在诉说苍白无力的年夜。那一年,那一夜,我躺在冰天雪地的大满洲炕上,任思绪飘荡,飞越千山,涉过万水,飞回关里山东的老家。

   年年回老家过大年 儿子不在家过年的老家又是什么样子呢?谁与父亲挂起千年的老祖宗、燃起请神送神的香火?除夕的鞭炮谁与父亲燃放?......为了理想或是梦想,为了至望或是重望,千里之年年回老家过大年外,孑然一身,寄人篱下,腔膛里熊熊燃烧的求知欲火,早已融化了冰天的寒冷,什么素淡腊白的年味,什么欢喜火红的年味,都已经没有味道了。那一年,那一夜,躺在东北“满洲”大炕上的我,仿佛是躺在干柴野草上的勾践,会稽山上的刀光和苍凉,直逼我反躬自问,我不敢想太多,也不再想太多,闭目温习书本上远古的北京人、山顶洞人 ......只唯那“黑色的七月”憋足了抻不开的蛮劲,演绎逐日的夸父穷追心中的梦想。“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宋濂的训诂和诤言,冥冥中萦绕耳畔,激荡着澎湃的心怀。如今回想,乳臭未干、少不识愁的狂妄,已如煮熟的野鸭和晒干的咸鱼。

    当转过年开学后,接到第一封来自妹妹手迹的家书时,还在忆想着老家年味未尽的酣畅,却没有想到妹妹的来信,满纸都是埋怨、愤怒和申诉。我再也掩饰不了独自闯荡的激情和豪举,正是因为我独自漂泊的绝情和坚定,留给父母的却是无尽的担忧和无边的牵挂。父亲竟然漠视丰盛的年夜饭,离桌而去,悄然面隅涕泣。那是椎心的牵盼和无私的呼唤,那是忧心的眷念和无助的哀叹。在那个年代只有通信和电报维系,手摇的电话难以链接异地的相思。无忧无怵的年少就这样在那年的年关,为父母大人设下了一道无形的屏障和无影的关卡。看不见儿子,父亲就仿佛丢了魂没了魄散了架,要知道在我们老家,那时的思想儿子是一家的主神骨呀,谁家的儿子在不在家过年,就好象是没了香火,对不住千年的老祖宗。“娘想孩,时时想;孩想娘,阵阵想”。关外素淡的年和关里本应欢笑的年,竟然如出一辙,是那样的没滋没味、没肝没肺。父亲一向是坚强的,可那http://bbsimg1.qq.com/2006/01/25/003/99.gif一年的大年,为何如此脆弱?答案在我,我是唯一的答http://bbsimg1.qq.com/2006/01/25/003/99.gif案。

    也就是从那一年起,“回家过年”在我心底,埋下了种子,并由此萌芽扎根。岁月的流逝,光阴的轮回,而“回家过年”的欲念和承诺不再改变,成了我行走的唯一直线。老家门口翘望等待的目光温暖慈祥,从此不再是失望和懊丧。吉祥的祝福和惬意的满足,是一年的终点,又是一年的起点。年终和岁首的拐点是一年的等待和一年情感还原的纪念。

    那一年次年的大年,我尽管没有功成名就,没有飞越到自己心中理想的彼岸,但我还是“衣锦还乡”,因为我终于脱离了农村,完成了“鲤鱼跳龙门”的转变,我的户口实现了由农转非了,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这也是我对那一年没能回家过年的一个圆满的交代吧。

    可就在这一年的大年,我亲眼目睹了那一年父亲想儿念子的心酸镜头。我受高中同学的委托,到他家替他为年迈的父母拜个年,因为我的同学比我有出息,那一年他赶上公费出国留学,身不由己,不能回家过年。为了了却同学的心愿给他一个满意的回复,除夕过后的大年初一,我便早早来到了同学的老家。因为我们俩的交情甚厚,我曾多次到过他家,所以一进门,大娘就认出了我,她赶紧拉着我的手到炕上,原来炕上的大伯泪眼婆娑,醉意朦胧地念叨着:“我白养他那么大啦,过年都不回来!”说完,顺手拿起窗台上的酒瓶,“咕咚”闷下一口酒,接着又是一阵絮叨。我一听,我一看,这不是当年妹妹笔下的父亲吗?只是大伯比我父亲年岁大多了些,而我的同学,是他惟一的老幺儿,在他前面是已经都出嫁了的五个姐姐,老年得子,他的思想比我父亲还要僵化迂腐,于是我想到了鲁迅笔下歇斯底里的祥林嫂来。“养儿一百年,常忧九十九”。此情此景,我再也抑制不住我的情感,像泻洪开闸,眼泪也跟着簌簌地流淌。“知我心者,谓我心忧,不知我心者,谓我何求”,我心何忧,我心何愁?“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在给同学回信中,我郑重地写下了“只要父母在,千万回老家过年!”。是写给我同学,更是写给我自己。“回老家过年”又一次在我心中羽化升腾。“回老家过年”,这是父母等待了一年的期盼,不管他们的思想有多狭隘,有多陈旧,那是他们的过活和理念。在我们成长路程中,父母总是在不断地满足我们的各种需求,我们希望拥有的他们会想方设法给予。而父母的要求其实真的很简单,我们又能满足多少呢?

    回老家过年,就是我们年终偿还父母最好的承诺,就是我们岁末回报父母最好的典礼。请记住,我们是老家的尾巴,我们是老家的影子,老家是我们情感的基石,老家是维系我们情感的锁扣,老家住着生养我们的爸年年回老家过大年妈!

    回老家过年,不仅可以缓解思乡之情,偿还沉重的情感债务,更可以享受城里人享受不到农村特有的年味,老家盛年年回老家过大年产厚重的传统和庄重的年俗。

    习惯于水泥浇筑的楼上楼下,混淆于车水马龙的嘈杂搅扰,真的倒不如回老家呼吸一下无污无染纯洁如洗的泥土气息,寻找童年光屁股淘玩的足迹和快感,饱尝父亲打的皮冻妈妈油炸的面鱼,刻录除夕之夜振聋发聩的鞭炮声响;蒸一锅枣眼饽饽,点一个开门爆竹,燃一炷祭祖陈香,磕一个虔诚响头,道一声过年好,收一兜压岁钱......老家的年味最浓,老家的传统最正。“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回老家过年,还让我们的下一代感受和传承生生不息的非物质遗产,绍光传统节日应有的温情与敬意。不要让传统节日在我们身后“断代”,我们是老家的今天,连接着老家的昨天和明天。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过年,回老家过年!那是举家团聚的缩写,那是乡音回放的序曲,那是民俗传统的诠释。回老家过年,浇铸浓浓的亲情,炮烙暖暖的幸福。走出一切都在快速转变更新的今天,拣起久违的记忆慰藉苍老的容颜,传递续写你我和老家情缘的明天!

 

                ——该文发表于2009年1月13日《山东建设报》第四版 副刊

http://pimg.qihoo.com/qhimg/baike/746_984/19/04/bf/1904bfq118bf6.caed62.jpg

 

 

年年回老家过大年

 

 

回家进行时之年味十足
·
年味十足:我年年都会回老家去过大年 (居然天上客)
·
春节回家过年,但是我的痛苦又有谁知道 (幸福挣扎)
·
害怕冷,多少儿女不愿意回家过年? (花花戏子)
·
我要回家,回家去看我的爸爸妈妈 (宋小铭)
·
晒晒回家过年路上的尴尬事儿 (轩轩的家763)

 

回家进行时之年味征文
  ·【春节有奖征文】回家过年进行时 (雨轩 (01/12 13:35)
  ·年味十足:到处都看见牛年向我们走来 (老羊皮 (01/12 13:34)
  ·老家在乡下,年年回老家过大年 (居然天上客)  (01/12 13:32)
  ·回家过个难忘年,我一直在期待 (淡紫离颜 (01/12 13:30)
  ·一封家书,我的父亲,我的家乡,回家过年 (lhlcz_bd4m6 (01/12 13:28)
  ·护士心语:我也想回家过年,但太累了 (30515889 (01/12 13:2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