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1稿件-最好的房子是学校——赣州市推进城乡学校建设三年行动纪实

(2022-08-12 08:32:49)
标签:

教育宣传

 

变,是我市近三年来教育发展的主题词:“孩子上学变得更近了,学校也更漂亮”“学校学位增多了,大班额更少见了”……截至2020年12月底,全市累计完成投入123.4亿元,已建成投入使用155所,新增学位20.9万个……翻开过去三年我市教育事业发展台账,一组组喜人的数据生动展示了全市教育工作取得的不凡成绩。

成绩源自实干。三年来,围绕《赣州市城乡学校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我市不断加大教育投入,从抓好城乡学校建设着手,深化谋篇布局,多措并举推动教育提质发展。

  健全工作机制

“从家里出来步行5分钟就能到学校,上下学高峰路上井然有序,不会觉得拥堵。”每天早上,大余县的刘女士把孩子送到东门小学章江校区大门口,看着他走进校园内。该校区自2019年秋季投入使用后,为周边居民提供学位3000余个,有效缓解了城区小学学位紧张的状况。

教育是民生之基,涉及千家万户。大余县坚持教育发展与城镇建设同步,城镇扩容到哪里,学校就建设到哪里,不仅让孩子们在家门口有学上,还要让孩子们“上好学”。近两年,大余县掀起了校园建设热潮:2019年秋季,新建成的东门小学章江校区、大余衡水实验学校正式招生;大余中学、新城中学和南安中学教学综合楼顺利落成……

这是我市推进城乡学校建设的火热景象。城乡学校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是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三年来每年都列入市委常委会工作要点、市政府工作报告和市民生实事。市教育局积极协调有关部门,督促指导各县(市、区)把城乡学校建设项目列入年度重要民生实事和“项目建设提速年”重点调度项目,制定时间表、路线图,对已开工项目既要加快实施进度,又要保证工程质量;对未开工项目及时协调解决好开工前的节点、难点问题,确保项目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号角吹响,各地学校建设的喜讯也频频传来。于都县兴建了城北中小学、城西中小学、上欧工业园小学、新第八中学等一大批中小学校,同时,围绕当地首位产业,创办了于都服装职业学校,为服装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人才支撑;瑞金市2020年上半年一次性开工建设16所城乡学校,规划用地8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总投资约21亿元,有力地扩充和优化了城乡教育资源。

  强化部门协调

“我的学校很大,很漂亮,能在这么好的学校里读书,我觉得很幸福。”近日,见到从外地来的亲戚,南康区南康中学北校区高一学生小胡非常自豪地炫耀自己的新学校。

南康中学北校区属赣州市2018-2020年城乡学校建设三年行动计划项目,也是南康区群众十分关注的民生工程。该项目立项以来,南康区全力调配资金,强化部门协调合力支持学校项目建设,为校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在保证工程质量和确保环保达标的前提下,施工单位抢抓时间,科学调配力量,抽调人力机械,全力加快工程建设进度。2020年9月,该校区如期顺利开学,1200多名学子在此开启了全新的校园生活,极大缓解该区高中教育资源缺乏的现状。

我市多部门协作推进教育项目建设的案例远不止于此。三年来,我市教育部门积极争取财政、发改、自然资源、住建等部门支持,按照工作职责合力推进城乡学校项目建设。包括着力解决“用地难”问题,推动各县(市、区)把征地拆迁作为首要任务,进一步压实责任,细化分工,分类施策推进管线迁移、资金筹集、项目报批等工作,解决影响项目进展的节点、难点问题;着力解决“审批难”问题,推动各县(市、区)加快做好规划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预算审核等开工前期准备工作,最大限度缩短报建周期;着力解决“筹资难”问题,督促指导各县(市、区)将城乡学校建设经费列入财政预算,进一步加大财政教育投入,并创新资金筹措办法,通过银行贷款、发行专项债券、PPP、房地产开发配建等方式,多渠道解决资金问题。

  抓实跟踪问效

为扎实推进城乡学校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建立了全市城乡学校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定点联系制度,定点联系工作期限为2018年3月至2020年12月,要求定点委局领导及科室每月到联系点调研指导,及时掌握工作进展情况,协调解决节点、难点问题,确保各县(市、区)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三年行动计划工作任务。

我市实行约谈制度,定期跟踪每个项目进度及完成投资情况,并明确了责任单位和委局挂点责任领导及科室,每月将三年行动计划实施进展情况反馈各县(市、区),并抄送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对项目进展慢的县(市、区)进行约谈,重点督办。同时,建立考评机制,把三年行动计划列入了对县(市、区)教育重点工作考评的内容。

目前,全市已开(竣)工学校231个,其中:已建成投入使用155所。特别是赣州中心城区规划建设的6所普通高中稳步推进,其中赣县七中已于2019年投入使用,赣州中学蓉江校区、赣州一中西城校区、赣州三中阳明校区、南康中学北校区已于去年秋季招生办学,赣州六中(赣州经开区一中)稳步推进,预计2021年投入使用,将有力地扩充和优化中心城区普通高中教育资源。

与此同时,赣州市保育院经开院区、赣南师大附属幼儿园、赣县城北幼儿园等一批高标准兴建的中小学、幼儿园、职业学校投入使用,极大地改善了全市城乡办学条件,不少地方特别是乡村,实现了“最好的房子是学校,最美的环境在校园”。(尧在金  特约记者  陈小兵  记者  陈少芬  文/图)


来源:客家新闻网—赣南日报,2021-3-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