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0年稿件-我市推进中小学“三个课堂”常态化应用

(2022-08-11 16:44:56)

本报讯(特约记者陈小兵、记者彭梦琴)近日,我市印发《赣州市推进中小学“三个课堂”应用实施方案》,提出进一步加快我市教育现代化进程,实现“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和“名校网络课堂”在中小学常态化应用。

实施方案提出,要全面普及“专递课堂”,依托教育省域网和赣教云,通过“云专递课堂”、在线教学软件等低成本建设方式,多措并举加快推进“专递课堂”建设。2020年底前完成全市教学点“专递课堂”全覆盖,并实现与“赣教云课堂”平台对接。到2022年底,实现基于教育省域网和高质量班班通基础设施,探索网上专门开课或同步上课方式,切实解决好教学点开不齐、开不足、开不好课的问题。

重点建设“名师课堂”,充分发挥正高级教师、省级特级教师和省市两级学科带头人与骨干教师示范作用,依托“赣教云课堂”平台开设“名师课堂”,将传统线下的示范课、公开课上传至线上“名师课堂”,面向全市教师开展听课、评课、研讨等活动,帮助更多教师突破专业发展的瓶颈,整体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积极打造“名校网络课堂”,到2022年底,实现全市每个县(市、区)各不少于10所中小学校建设“名校网络课堂”实验校,使优质课程资源系列化,整体形成全市中小学线上教学、教师使用资源和学生线上学习的“三个常态化”应用,实现面向农村边远学校和教学点常态化开展“双师”教学服务,努力实现“互联网+教育”新常态。

据介绍,“专递课堂”强调专门性,主要针对农村薄弱学校和教学点缺少师资、开不齐、开不足、开不好国家规定课程的问题,采用网上专门开课或同步上课、利用互联网按照教学进度推送适切的优质教育资源等形式,帮助其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名师课堂”强调共享性,主要针对教师教学能力不强、专业发展水平不高的问题,通过组建网络研修共同体等方式,发挥名师名课示范效应,探索网络环境下教研活动的新形态,以优秀教师带动普通教师水平提升;“名校网络课堂”强调开放性,主要针对有效缩小区域、城乡、校际之间教育质量差距的迫切需求,以优质学校为主体,通过网络学校、网络课程等形式,系统性、全方位地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在区域或全国范围内共享。

来源:客家新闻网-赣南日报,2020-09-0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