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死里逃生 惊魂两小时
文/刘梅
2008年6月12日,“5·12”大地震后整整一个月的日子。
今天也是绵竹小岗剑堰塞湖泄洪的日子。这段时间,各个堰塞湖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我们也接到任务对小岗剑堰塞湖的泄洪情况进行报道,没想到,此行让我们经历了一场生死考验。
“观众朋友,我们现在就在小岗剑堰塞湖的下游,过一会,堰塞湖就要进行正常泄洪,洪水将会通过这里……”
正在对着镜头报道的时候,我突然听到背后传出水的声音。猛然回头,看见滔滔洪水呼啸奔腾而来。也许是训练有素,也许是本能,我和搭档并没有狼狈而逃,而是,边撤边拍边介绍:“现在洪水以非常快的速度前行,并带着很大的声音……”
我从来没有见过洪水,而此时洪水来的速度及威力也比我想象中的要快得多、大得多。顷刻间,之前所站的道路就被淹没了,路面上废弃的货车也被吞噬,洪水迅速上涨,拍打着路边的石块。
我们无路可退了,毅然选择了爬上陡坡逃生。如果不是洪水逼得紧,是无人会逃上这个悬崖峭壁的。这个峭壁是由地震塌方形成的,先不说有多陡了,就是那满山上的石头,就让我们找不到下脚的地方。踩了这块石头,下滑一堆石块。迈一大步,退一小步,还不时有小石块从上面滑下来。看着迅速上涨的水位,我们拼命地往上爬,直到爬到一块相对安全的岩石上。
还没喘过气来,电话响了:“在山上了没有,水离你们还有好远?”“十几米”“不行,再给我继续向上爬……”这是我和制片人罗平的通话,通话效果很差,只能断断续续地听到这些。紧接着短信声也响个不停,一条,两条……十多条“溃坝了,快往山上跑”“安全吗?在哪儿?”……每条短信的内容很短,但我却在一瞬间就被同事们的担心与关爱所淹没,我哭了,不是因为害怕。
后来得知,小岗剑堰塞湖在正常泄洪时突然溃坝,水流由之前预报的每秒200立方米,变成了每秒2000立方米,多10倍的水量。而真正让我感到害怕的是在洪水渐渐退去之后,武警水电十支队的官兵进山找到了我们,和我们同行的一位战士说:“快看,他们找我们来了,水退了,他们一定是开车进来接我们了。”上山容易下上难,几十米高的山坡,好不容易跌跌撞撞的我们才下了山。眼前的场景让我震撼。此时,大部分的公路已被冲毁,路旁的山上还在不断地塌方。
“跑步出去,快!”一抬头就可以看到有飞石滚下,而脚下由于路面的完全塌陷,洪水好像就在脚边。心里开始恐惧,一直不停地跑,快跑,逃命般地跑。那时,我很想当回逃兵。但看着前来营救的武警官兵,我实在没有勇气停下脚步,也没有资格让自己的脚步停下,因为此刻的脚步并不是属于我一个人。
这是我在2008年6月12日下午经历的惊心动魄的两个小时,也是我这一生中永难忘记的两小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