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帖:“朱坚强”被推上神坛其意何在?

(2008-06-28 12:48:52)
标签:

神坛

民间博物馆

龙门山镇

樊建川

分类: 512大地震

荒唐的做秀,“朱坚强”被推上神坛其意何在?

撰文/清水

转帖:“朱坚强”被推上神坛其意何在?

    (央视报道: 6月17日下午2点半,成都军区空军某部官兵来到半山腰上,帮助万兴明家清理废墟,他告诉官兵,垮塌的猪圈里有头被砸死的猪,请帮忙挖出来。战士们边清理废墟中的木板、砖块,边喷洒消毒剂防疫,当拾起最后一块木板时,惊喜地发现这头猪还活着。它已经在废墟中被埋了整整36天,创造了一个生命的奇迹。官兵们仔细检查猪圈后发现,原来猪圈垮塌后,木板阁楼和地面之间还留下了半米高的夹缝,这头猪刚好可以趴在里面,猪圈内撒了一地的木炭,成了它的美食,加上山里雨水较多,这头猪本身膘肥体壮,扒出来时,浑身黝黑,消耗了120斤左右的体重。建川博物馆馆长樊建川用3008元将这头猪买下来,并给他取了小名“36娃儿”,大名“朱坚强”。樊建川打算将它一直养到自然死亡。)


    中国素有造神现象,比如把人称为伟人已够了不起了,但又常常将一些伟人神话为圣人、圣贤等等。如今,随着网络媒体的发达,一种借助网络“造神”的现象又翻出了新花样,其动机无不令人怀疑。
 
   2008年6月23日,媒体报道,成都彭州市龙门山镇团山村村民万兴明饲养的一头重300 斤的肥猪因为被埋在废墟下,靠吃木炭存活了36 天,6月17日,成都军区空军某飞行学院战士将它刨出来时,它还“坚强地活着。这头猪救出后,建川县民间博物馆馆长樊建川便花费3008元将它买下,并给它取名“朱坚强”。樊建川认为,这头猪用生命记录了抗震救灾,除了给这头猪的主人1万元外,他已经为这头猪腾出了专门圈舍,打算将它一直养到自然死亡。    
     这则新闻见诸报端后,很多网友都被这头猪的”坚强“感动。按照常理,猪不吃不喝只能活5 天,可这头猪竟然在废墟里存活了36 天,不失为一个奇迹。无疑,这头猪创造的生命奇迹令人惊讶,也有一定的符号意义,但猪就是猪,毕竟不同于人,如果樊建川仅仅因为猪很“坚强”,就因此将它收入博物馆养老送终,这就不免显得荒谬可笑。
  谁都知道,汶川大地震夺去了近8万人的生命,在灾难面前,不管是逝者,还是施救者都表现了超极限的坚韧和顽强毅力,并谱写出一个又一个的生命奇迹和惊鬼神、动天地的故事。但是,面对死神的搏斗,大灾中涌现出那么多可歌可泣的坚强勇士,樊建川为何没有将他们收入博物馆,那么多用生命换取儿女脱险的英雄的孤儿,他为何不将他们供奉起来?再退一步说,那么多"英雄犬"为了救人而献身,同为动物,他为何没有把"英雄犬"收入博物馆,而偏偏对这头猪顶礼膜拜,甚至专门买来供奉起来呢?

 
   如果说这头猪是“英雄”的符号,那么,他大可当宠物收养,何必非要给它冠名“朱坚强”,并且将其人格化?博物馆毕竟不是动物园,樊建川之所以将这头猪推上神坛,恐怕醉翁之意不在酒。
 
   众做周知,博物馆是清水衙门,更何况一个小小的樊建川个人博物馆,更不为人晓。别说大多省级博物馆门可罗雀,樊建川民间博物馆更可想而知。博物馆不适合养猪樊建川很清楚,但如果他养的是“英雄猪”、“坚强猪”效果将如何呢?显然,在樊建川心里却有着另一种慧眼——借猪炒作。
 
   而要炒作一般的猪人们肯定不感兴趣,要炒就得首先把一般的猪炒作成非同一般的猪,比如,把猪炒作成“英雄猪”、“坚强猪”,媒体一经报道,再加网络推波助澜,岂不吸引眼球,带来巨大新闻价值与眼球效应,这不正合乎当前“愁米下锅”的媒体需求?
 
   果然,樊建川的“英雄猪”“面世”后,媒体就十分配合,并大炒特炒,互为利用。至于博物馆适不适合养猪,樊建川为何要供奉“英雄猪”已不重要,而重要的是“英雄猪”能吸引人们的眼球,能让樊建川和其博物馆扬名全国。
  人有伦理道德,人类之所以有坚强品质,是因为人类跨过了动物属性,而现在,樊建川和一些无聊媒体推出了“坚强猪”,难道还号召人类再退回去向动物学习坚强?这实在是荒唐!其实,灾难面前生命是同等的,都有求生的本能,猪亦如此,当生存发生危机时,都会有求生本能的自然反应,而并非有什么坚强的意识和品质,如果猪也有思想的话,岂会任人宰割?因此,樊建川把一头普通猪神话起来,进而顶礼膜拜,完全是一种做秀行为,其秀在猪,其意在人,这既是个人的愚昧,也是社会的悲哀!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banpo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