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路上
文/张藜凡
在北京第一场雪后的黄昏,左手拖着行李,右手执sctv4话筒,以一种自觉浪漫的姿态在陌生的采访地走过。这是我在2007年的元旦为自己博客设想标准照片,它引用了三个低调而朴实的字眼:在路上。
从2007年1月开始,我们开始频繁地离开成都,始终在奔走,一直都在路上。不会开车的我们,只能通过便捷的交通工具――火车或大巴走出去。一路东奔西走,也曾经做过有点成就感的节目,但是让我难忘的却不是这些节目了,而是在频道改革节目过程中,作为一名记者感受的点点滴滴,也是跟随着频道走在路上的一段段心灵历程。
今年四月的一天,正在厦门海边感谢频道给予的带薪疗养时,搭档小龙打来电话:“我们被分到了专题组,听说要开始做深度了。”挂了电话的时候,我几乎哭了,因为我没有学过新闻专业,根本没有信心把握深度报道。
从厦门回来之后,一切都变了。每月四期“现场故事”,每期大约15分钟,时段不是白给你的,不出彩的节目只会拖下收视率。不过,趁着社区活动的风头,我们很快找了个“疯子”题材,设计了社区好心人为疯子找家人,悬念,感人场面融合,凑出来一条,呵呵,领导审片:“还是有点象长新闻,太紧凑了,没有给人回味的余地,不过还能看”。
节目得了340分,可能是鼓励我们的。然而这之后的日子却不好过了,寻找题材很难,采访时间有点不在计划中,写稿子也很费脑筋,整个时间花得很多,但是始终没有做上路。
那些日子,我几乎每天半夜才能睡着,脑袋里装满了我所理解的专题,始终在想究竟什么地方没有领悟到,越搞不清楚越他妈的难受,甚至还买了基本新闻写作教材,神经质地都翻到专题一栏,看看同一个写法这本书怎么说的,那本书又怎么说的,我彻底疯了。那时自己也在摸索,感受着在一段陌生的路上摸索的茫然和疲惫……
“女人别太在乎这些了,能努力做工作就行了。”同学在咖啡厅里劝我,同时向我宣布她即将为人妻的快乐:“把工作都辞掉了。”可是我不肯,当时觉得这个工作象杯毒酒,越刺激越让你好奇,越解不开越让你心不甘,人就是这么贱啊!
除了看别人的节目,我开始把这些困惑告诉平哥,并在找总监审片前先让平哥看,这样可以综合他们不同的指导。讲故事可不是这么讲的啊。按照平哥的指导,我把一个白血病男孩张宗伟读书的题材做了尝试,找到一根主线,父亲帮他实现读书的梦想,而且始终围绕这一根主线展开,同时在长新闻的基础上留下“回味的余地”,而这一次也得到了认可,节目还幸运的得了频道每月新闻奖的一等奖。
这一次给了我们很大的鼓舞,而后继续摸索,从寻找一张照片,一篇日记作为主线去完成一个个专题,总之就是要围绕一个主线,一个主角讲故事。那个时候我们做的专题基本上是,一个个采访对象坐着用脚架拍摄,采访提纲是我前夜打好的,再加上一些矛盾冲突就给整出来了,那时的画面很讲究,龙龙有时把自己当脚架,汗水都是顺着脸淌下来的。
然而,就在我们比较熟练的时候,台里的收视率跌了,也就是咱们频道博客上那个“艰难的十月”里。之后,何总监亲自审片,被誉为“十万个为什么”的何总监严格把关,并且开始改变节目的模式。一时间,频道十分紧张,很多节目都是以现场,字幕开头,我们的专题直接被枪毙了。
以记录的方式做节目,又是一个尝试。正巧当时我们在做“西部光明行”,题材都很局限,拍回来的东西连自己都看不下去还说领导和观众?于是,屡屡受挫,自信心都快没了。虽然,还是接着有两个感人事得了一、二等奖,但长期这样,我们总得想个办法吧。于是,我和龙龙商量了一下,决定走出去,逃离成都。于是,我开始在老家宜宾珙县寻找题材,第一次跑的那天早上,小龙发了条短信来:“快逃噢!”实在有点刺激,我们乘坐大巴跑的,在高速路上的感觉真爽,一出差,反而让我们更有做记录片的感觉,总想着怎么把一个好的节目给弄回来。
怪病女孩、拽拽病全部来自珙县,“珙芭。”小龙说喊我珙县小芭:“你们那边怎么都是这种啊?”不到两个月里,我们就在这同一个地方做了五条专题,每天真的很苦,山高路远,特别去悬棺那边一路都很大的雾,车行其中,两边悬崖很危险。不过,在路上的滋味却最令人难忘,当你从一个未知者的角度,带着疑问去寻找结果的时候,那个过程本身就充满了挑战,一下子你可以从工作者跳到参与者,然后又变成一个思考者……
在这些专题采访里,也开始注重记实,尽量用精练的文字去串联和补充,一直都在思考,开始站在观众的角度去思考,后来终于明白何总监为什么是“十万个为什么”,“不要让节目整个看下来后给人疑问。”
写到这里,就快到2008了。过去一路走来内心的体会依然记忆犹新,06年我们在回顾一路做了多少好新闻,07年我们感受最多的却不是做了多少,而是能做多少,不知道这算不算是一种反思和进步。
接下来的2008,也许还有改变吧?因为频道都说是在路上,那么这一路一定还会调整,还会有新的措施,但是一直都在往更好的方向走着。作为一名记者,从业三年多了,在频道前进的时候必须调整自己,因为如果不改变,就会掉得很远,所以随时都把自己放在刚刚起步的时候。
身边的女同学很多都结婚了,有时候聚会别人总笑我,说你婚不结,一天到晚人都跑昏了。我喜欢拖着行李,拿着我们频道话筒以一种旅行者的姿态走出去,这样走在路上的感觉让我觉得很浪漫,很有意思。我们还会这样走,穿梭在别人的故事里,也许,人生就是这么一个行走的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