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简单心情

(2008-03-12 11:38:03)
标签:

杂谈

简单心情 

简单心情

文/黄佩洁

 

还记得从我高三开始,每天晚上9:20,《新闻现场》总是与我们一家人不见不散。那时付海江、邓砚简直就是我妈妈、外婆、小姨的偶像。当然,我也是粉丝之一。再后来就觉得做一名电视人很光彩,当一名记者很光荣。他们总是步履匆匆,走天下路,阅大家事;他们是无冕之王,“铁肩担道义,妙笔著文章”,这种被人需要的成就感让我热血澎湃。当然,不排除一点点虚荣心,用我妈妈以前的话就是,能上电视,邻居叔叔、阿姨看到了好“涨脸”哦。

几年后,我大学毕业,真的就当了一名实习记者,而且还进了全家人最喜欢的栏目――四川电视台《新闻现场》,用四川话说真的就是狗屎运“来蹬”了!初入行,那真的就是觉得记者是个特殊而神圣的职业,可谓“无限风光”。特别是我们做民生新闻的,遇到的看到的事情太多太多,人生百态,尽收眼底,也有了我人生许多的第一次:第一次看到那么多人需要帮助,第一次亲临血淋淋的车祸现场感受生离死别的痛苦,第一次在现场记录警察与歹徒对峙的大场面,第一次……当然,最让我得意的就是第一次出镜后,接到了许多“粉丝”(大部分是自家人)的来电。

一转眼三年了,不知不觉我也成了《新闻现场》的“老员工”,还带了不少当初和我一样的实习生,当初的那种光环也开始慢慢退却,却没有让当年的梦想褪色,因为我看到了更为真实质朴的记者。首先,记者要能吃苦。没有在记者的岗位上摸爬滚打过的,不会体味当记者的苦累和艰辛。有圈内人说过,“记者是令人羡慕的苦差事”,这话不假。且不说每天与文字打交道,本身就要消耗大量的脑细胞,单是采访中经常遇到的困难和辛苦,也常会让人沮丧、烦恼,有时甚至一度想放弃。记得有一年的夏天,雨季来临,无休止的大雨造成成都四处被淹,那天,我和搭档胡谦接到任务,城南某铁路下穿桥内积水严重,数辆汽车经过此地都熄了火,在水中无法动弹,去之前,我很聪明地换上了拖鞋。来到现场,的确积水很严重,司机们正是推着熄火的车辆往桥上走,路人告诉我们这里积水有半米多深,当时我们就想,如果只是路人的采访根本不够直观,怎么办呢,干脆下到水中,但这里的积水又脏又臭,不过当时根本没有考虑到这点,同时还在庆幸我们穿了拖鞋,可刚没走到两步,不争气的拖鞋完全烂掉,根本穿不了了,胡谦二话不说,脱了他的拖鞋让我穿上,自己赤脚上阵,当时把我感动得淅沥哗啦。走到积水最深的地方已经没过了我们的膝盖,这里积水有多严重观众一目了然,回台后我们还为自己的小聪明而高兴,结果第二天,我的腿上就开始奇痒难忍,这时才意识到,那水有多脏!!!换做是以前,我打死也不会和那么脏的水亲密接触。虽说这样的事情我们《新闻现场》的每个记者都曾遇到过,我也不止遇到过一次,但毕竟第一次的遭遇会让人记忆犹新,也因为搭档的体贴让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而作为一名记者,沉重的责任、严肃的使命、职业的良知、快速的节奏、艰辛的耕耘,需要透支每个记者的心力。没有周末、节假日,没有终点线,没有上班与下班的分界,少有与家人温馨从容的团聚,少有与爱人花前月下的甜蜜,少有与朋友聚会畅谈的欢欣… …夜不成寐,食不甘味是家常便饭。

为了心中的橄榄树,与常人相比,记者失去的太多太多。无论何时,哪里有新闻,哪里就有记者紧张忙碌的身影。在热火朝天跨越发展的城市乡村,在危险重重的抢险救灾第一线,哪里需要记者就义无返顾地冲向哪里,记者就像一部不知危险、不知疲倦的机器,一年365天,每天都在不停地运转。

我们栏目是一档民生节目,现在除了老宋、老陈是真正的“资深记者”外,活跃在新闻第一线的大都是和我一样的年轻人。二十多岁,正是朝气蓬勃之年,可在我们脸上,很难找到我们这个年龄该有的表情,也许记者这行让我们过早的体会了人生百态,看多了,接触多了,对一切也就慢慢儿淡化了。还有,自从我干上了记者这行,回家的次数少了,与家人的沟通的时间少了,家人的埋怨却越来越多了。

其实,不是我们越来越没有感情,只是将这份情藏在了心里。我们频道还有许多外地人,山东妹子王晨、东北妞白小白、小鸥……自从他们来了《新闻现场》,一年最多只能回一次家,您说它们不想家不想远在千里之外的爸爸妈妈吗?想,这是所有人的回答,但我们从来不把这个“想”字挂在嘴边,只因为我们每天都被工作填得满满当当,还来不及“想”的时候,又该迎接新的一天了。

弹指一挥间,如水的岁月,匆匆地从我的身边悄然逝去。回首走过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也经历风雨,经历坎坷。虽然我们每个人都期待自己平淡的生活能出现向往已久的辉煌,幻想自己平庸的能力能创造出非凡的业绩,但是我想,无论是谁,都不能漠视自己付出的真诚的劳动,只要是真诚的付出,就一定会有真诚的回报,那就是快乐。

也有人说,不问收获,但问耕耘。其实,谁又能说耕耘本身就不是一种收获呢?乐在其中,乐此不疲,不也是工作的一种境界吗?

写了一大堆,感想也好,牢骚也好,只想借此送给《新闻现场》的兄弟姐妹们,并告诉大家:《新闻现场》的人都不服输,我们一直在努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