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相约在晚报

(2008-03-12 11:17:49)
标签:

sctv-4

杂谈

相约在晚报 

相约在晚报

文/李莎莎

 

2005年6月24号,从北京飞往成都的航班上,我坐在靠窗的位置,还在回味之前在机场和同学泪别的场景。行李箱里压着一张由北京市教育部门颁发的“支援西部优秀大学生”的荣誉证书,钱包里放着一千元奖金……飞机即将抵达成都。我就这样打着支援西部的称号,屁颠儿屁颠儿地回到了家。

2005年6月30号,我正式成为了一名电视工作者。我上班了!每每当别人问到,为什么不留在北京发展?我总是有些辞不达意。其实我想说,我愿意回家,我不愿背井离乡。但话一出口,即成了远离竞争,规避风险云云。哎,看来那时的我,在肩负建设家乡和享受安逸的双重任务时,早已深谙经济学领域的蓝海战略:放弃红海,开创蓝海。

不可否认,我是怀着满腔激情进入CDTV的。可这似乎并不是我想象中的蓝海。高手云云,藏龙卧虎,我一个还怀有学生心态的半社会人,在别人眼里,完全就是一小孩儿。课本上的知识暂时放一边,踏踏实实找到工作者的心态,渐渐融入氛围。四个月的“适应期”加上八个月的熬夜生涯,在CDTV播《早安成都》,让我适应了“早起的日子”,并取得“重大收获”。所以,从感情上,我深深感谢CDTV!

2006年9月,我加盟SCTV-4。人生说来太奇妙,本没有远大理想的我,居然就真的上了一个新台阶。第一次可以做直播,除了紧张外,就是没事儿偷着乐。这让我的人生规划又提前了一大步。加入“晚报”,终于领悟了“蓝海”的真谛,放弃黄金时段,投身晚间。我的生活从熬夜状态,变成了半熬夜状态。本向往可以迎着朝阳上班,披着晚霞回家的规律生活,就真的与我彻底说再见了。现在我已经习惯在晚上工作,晚上读书、写字。夜晚真的会令人清醒,令人内心如有暖流。可能是都养成了这种夜晚工作情结吧,“晚报”的每个人都很感性、很率真:善意的春哥、开朗的李老、大咧咧的罗大玮、温婉的肚皮、憨憨的张QQ、潇洒的唐盈宇、爱老婆的沉哥、理财高手党老、才女珊姐,还有正在家中待产的精致女人筱枫。好在“晚报”只有11人,可以通通形容一番。

其实小家庭,也有大温暖。“晚报”人充分利用午餐和夜宵时间,不定期地吃转转饭。这种“以吃饭促感情”的办事作风,深受“晚报”人青睐。好吃,只是“晚报”人若干特性中的一项。“晚报”的同志关心两条曲线:股市和收视率。说到此,个人认为这得归功春哥天天念的紧箍咒和同志们的自觉心。收视率是春哥的五线谱,昨天谱出了怎样的旋律,全在春哥脸上。同志们常常心照不宣,在心中默念:今天定会创新高!“晚报”就是这样,团结、上心、有责任、令人爱上之后欲罢不能!

相遇是种缘。同SCTV-4每一位同仁的结缘都那么自然,那么轻松。秋秋,曾经同在一个战壕但从未谋面,反倒绕了一圈后,在这里成为了挚交――曹嬢,因为名字相同,但比我年长,毫不客气地给她取了这样一个绰号,以示区别,她让我认识了这样一个爽朗、简单的莎莎;小雪,曾经常听旁人提起的美丽主播,没想和她成为了同事,她的遣词造句,常常让我望其项背;蒋妈,这样一个辣妈,以她的母性和职业操守,教给晚辈踏实行事;左小妹,同为80后,今后的人生必将精彩……

相逢是一首歌。办公室里电脑键盘上的敲敲打打,化妆间各种刷子下的扫扫描描,直播室耳机传来的种种指令,“杀人”聚会上每位杀友的肺腑之言……所有场景,所有与之打交道的我可爱的同事,都是这首“相逢之歌”上的美妙音符。

转眼2007年就要过去。一年的时间很匆忙,还来不及总结自己的得失,就已经要挥手告别了。这一年,整个社会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涨涨涨!炒炒炒!赌赌赌!”是这一年中国社会的主题。而这样一个宏大的主题作用于个人,即要戒骄戒躁,充满干劲。06年,我的人生出现了拐点,07年是积蓄力量的一年,大幕刚刚开启,也许一切破题尽在2008,抑或2008仍在储备。唯有不断地储备,不断地挑战,才能厚积薄发。

感谢SBG!

感谢SCTV-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