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sctv4_936
sctv4_936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895
  • 关注人气:36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见证香港回归十周年

(2007-07-03 12:52:46)
标签:

记者手记

分类: 记者手记
见证香港回归十周年 
 
  去香港采访回归十年?就在7月1日来到之前的两天,机缘巧合,我突然接到去香港采访的通知。
  之前对香港的认识,我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是通过在大陆无比流行的港片,大约在念小学的时候,就开始为港片痴狂,女主角们的衣服真漂亮,人们总是有大把的空闲去喝下午茶,霓虹璀璨的维多利亚海港发生着那么多香港男女浪漫的故事... ...那个时候,艾敬的《我的1997》正在流行,“1997快些到吧,我就可以去香港”,艾敬弹着吉它这样唱着。
    1997年7月1日,我没有去香港。那时,我还是一个14岁的孩子,和亲戚们像过节一样聚集在家里守着电视机看盛大的回归仪式,至今印象很深的一个画面,是交接仪式结束后,一个英国女孩当场就失声痛哭,那一瞬间,小小的心灵里就膨胀了一种无法用语言形容的自豪感。后来,一直都没有去香港,大学期间是因为没有钱,工作了以后虽然有了这个念头,却一直没有时间。
    感谢我的工作,让我可以站在历史发生的片断。
    十年之后,2007年7月1日,我和我的同事刘炯、祝丽娟一起拿着四川电视台《新闻现场》的采访话筒站在了香港。有人把香港叫“弹丸之地”,可这个弹丸之地是丰富的复杂的多元的,而我们只有5天的时间去认识它。
    第一天,是从香港的大街开始。白天的香港,大街上几乎看不到人,全是各种交通工具在运行,最繁忙的是地铁,地铁到站,开门,无数双脚匆匆下来,上去,地铁开走,站台很快又聚集了等车的人。很多地铁站的上面就是商场,后来每每我们经过,都恨不得扔掉一身装备,投入到购物的浪潮中去,无奈最后的结局都是灰溜溜赶回酒店发节目,香港被称为购物天堂由此可见一斑,你不用刻意去逛街,随时随地都可以满足购物的欲望。
  夜晚的香港,大街上突然就热闹起来了,各种肤色的人混迹在一起,每个人都和这个五光十色的城市无比协调。我们去了维多利亚港,终于以璀璨的城市灯火为背景拍了照片,满足了小时候从港片里滋生的浪漫情怀。我们三个人在星光大道上和明星比手印,耳边一直反复在播放群星的《始终有你》,十年前那种自豪感突然就回来了。
    第二天,我们的自豪感在一场庆回归十年的盛典中延续、澎湃。那是香港各届5000多人在有名的跑马场举办的庆典,节目很多,我们手里拿着节目单,一直在期待驻港部队的表演。他们来了,吼声如雷,只是平常的一套军操,此时此地,却那么让人振奋。现场的掌声和欢呼已经到达了极致,我和祝丽娟几乎要落下泪来,很骄傲很骄傲,采访香港市民,有几个阿姨特别激动,她们用倒生不熟的普通话,连比带划说出了“英武”和“安全感”两个词。之后是浩浩荡荡的大巡游,队伍刚出门就下起了大雨,道路两边挤满了撑着雨伞举着相机的人们,很多人挥动着手中的五星红旗,向巡游的队伍打着招呼,我们淋着雨和巡游队伍一起往走,心里的感动和这大雨一样一塌糊涂。
    第三天,我们跑去海洋公园的熊猫馆看“老乡”。熊猫馆开馆前一天,所有香港媒体都闻风而来,海洋公园的园长被众媒体团团包围,要独家采访到这个外国老头还不容易。逮着个机会,我大声对园长说,we are come from sichuan,the hometown of panda.这一招果然奏效,园长的表情立刻变得生动起来,他转过头,对准了我们的镜头,滔滔不绝开始抒发对四川人的感谢... ...
  我们手里的有着四川电视台标志的话筒,后来还受到了很多关注,一些香港媒体采访我们的时候,总会谈一个问题,“你们从那么远的地方来采访,以前在香港倒是很少看到”,每次我们都是很自豪地说,香港回归十周年,我们当然要来见证。印象很深的是街头一对老夫妇,他们先是用一种很惊喜的目光打量我们,然后他们说:“谢谢你们把香港的变化带给四川的朋友,也欢迎他们到香港来玩。”很朴实的一句话,我至今难忘。
    难忘的还有在香港拼搏的四川老乡。香港的川菜馆并不多,谭鱼头算最大的一家,而它的管理层的员工都是从四川过去的娘家人,30岁的四川人周周是谭鱼头湾仔店的经理,晚上九点我们在店里见到她的时候,她还忙得脚不沾地,稍微闲一点的时候她就用四川话和我们聊两句,其它时候,这完全就是一个满口粤语游刃有余的香港经理。晚上11点,周周下了班,她邀请我们去她在香港租住的“豪宅”作客,所谓豪宅,就是一个50多平米的两室一厅的房子,每间卧室只够放下一张单人床一个小桌子,周周和同事曾姐一起住,每月的租金是9000多港币,据说在她们之前,这里曾经住着一大家人,包括两兄弟各自的三口之家以及一个老人,算一算,总共有七个人。周周说,香港人的生活并不像电视剧里演的那么活色生香,他们其实也打拼得很辛苦,面临的竞争太大,容不得你停下来歇一歇。不过也正是因为有了这种香港人称之为的“香港精神”,香港发展的步伐才越来越大。而那些来自世界各地五湖四海包括四川人在内的“外来人”,他们也在用双手推动着香港的发展,所以歌词里一句“香港始终有你”,也是激起了很多共鸣吧。
   流水帐似的写了这些。关于香港,我还有很多事没有去体验,比如,没能好好“血拼”,也没能去迪斯尼疯狂一日游。所以,香港,我一定再来。而它,再也不像14岁时那般遥远,它已经是我24岁时抬脚便可以到达的地方。
 

见证香港回归十周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香港回归十年
后一篇:成长的快乐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