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记者手记 |
2007年的阳春三月,川籍魔术师肖天做了一件很多人认为是“空前绝后”的事。他把火盆鸽,金猪变兔,大变活人等10个舞台魔术的秘方搬上电视进行揭秘。此前,在中国还没有人干这事。国际上,有个老美曾经蒙面揭过秘,不过揭完后就被人赶到巴西去了。对于大多数职业魔术师来说,他们还要靠这个名扬四海或养家糊口。肖老师也靠这个养家糊口,不过他却执拗地走出了这一步。
记不清在一个什么活动上认识了肖天老师。2006年初的一天,媒体纷纷将镜头对准了李伯清、沈伐等蜀中名人。而我不知哪根筋没对,对舞台上耍魔术耍得溜溜转的肖天来了兴趣。“拍,多拍肖天的表演!”我跟摄像小熊说。我心里想:魔术表演的画面总比李老师站在那儿讲话的空镜头好看,尽管李老师是人民喜爱的艺术家,但有时也会有审美疲劳的时候。新闻播出后,接到肖老师徒弟的电话。大意是《新闻现场》用他的空镜头最多,采访最长,遣词造句表现出对魔术这门艺术的尊重。至于其他台嘛,连表演者肖天两个字都没打,魔术也淹没在“巴蜀笑星”之中。因为这件事,后来我和肖老师变得熟络起来。肖老师常给我讲魔术的不景气,大街小巷的舞台表演难以看见,流行歌曲舞蹈和方言段子登上电视娱乐着大众,而有着千百年历史的魔术的舞台又在哪里?
肖天觉得魔术渐失魅力其根本就源于它的陈旧。演了几十年的变鸽子、变兔子还在变。观众能不看烦吗?“我想把乐山大佛变没了,我想把成都的一栋大楼移个方向,搞大型魔术也许才能引起大家对魔术的关注”... ...肖天踌躇满志。
节目热播之时,同行对肖天的责备谩骂不绝于耳,“你干嘛砸了我们的饭碗”?媒体对他评头论足,把他40年前的私生活都给查出来了--这待遇好像只有入流的明星才有。而观众对他则喜爱有加,据说他去新都演出,当地群众夹道欢迎,拉出标语献给“给了我们新鲜的东方大卫”。
作为当事记者,我不断接到魔术师们的电话抗议和满腹牢骚。白天,关于节目的事让我头痛不已。因为没有经验,我们通常是表演一遍揭秘一遍,后来才发现镜头是如此单调和没有细节,至于采访也不能支撑后来我心想的那种深度。但是,因为时间,我已经来不及改了。所以,对于那7期节目,我不甚满意。承受你作品所带来的后果和影响需要一定的心里承受力。你和你的主人公一样成为魔术网站上的众矢之的,年轻的我是会变得有些慌乱。但肖老师一直沉得住气:“我揭秘是为了推陈出新,振兴魔术事业。”肖老师始终认为他上电视揭秘的那几招完全是陈旧而又泛滥的雕虫小计。可甭管你说你搞得是小计也罢,独门绝艺也罢;同行觉得揭密魔方就是犯了行业大忌!
“魔术揭秘,等于公布皇帝老倌的绝密档案,今后怎么“蒙人”?”“魔术的魅力就在于它的神奇,揭秘了还有啥看头。”业内人士的声讨随着节目的停播而偃旗息鼓,可一位执著的年轻魔术师始终没有停止他上诉的脚步,所以三个月后法院的传票如约而至。原告控诉被告在节目中揭秘了他的空手变孔雀,被告一方仰天一笑:“目前,在中国没有哪一样魔术申请专利,又何来侵权之说呢?更何况他的一招一式还出自我这儿呢。”注定,这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
揭秘前只在圈内响当当的肖天也因为那段时间的高曝光而被大众所熟知。从“东方大卫”到“中国魔术揭秘第一人”,他仍然拿几千的出场费,靠魔术养家糊口。有一家啤酒企业也因为他的率直和技艺,主动找到他做了一笔关于变酒的魔术大单。一切比想象的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