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现场讲述:毛毛回家

(2007-03-12 15:05:38)
分类: 记者手记
现场讲述:毛毛回家

  开头语:

  在四川大凉山里,一个两岁大的孩子--毛毛,患上了一种不为人知的怪病,浑身奇痒,只能用哭来舒缓(所以,人们又叫他为“哭娃”);小小年纪,如此“遭罪”,“哭娃”的境遇让人们心疼不已。

  毛毛的父母带他到西昌、到成都、到北京检查,半年之后,才最终在北京确诊。经媒体报道后(《新闻现场》全程跟踪报道,在北京又得到北京台《晚间新闻》的关注),得到很多热心人的关心,一些人也给予了帮助。

  春节前,毛毛的父母带着毛毛回到凉山的家,我们才知道毛毛还有一个8岁的哥哥,靠左邻右舍的帮助,毛毛的哥哥独自在家,生活了半年之久。这个8岁的男孩,让人们再次流泪。据说,节目播出那天,sctv4直播线上,每个人都流下了泪水。

                                现场讲述:毛毛回家

那个爱哭的孩子

《新闻现场》记者  张藜凡

一、爱哭的孩子

  2006年12月6日,我偶然在成都一报纸上看见一个评选“十大最受关注的人物”的活动,上面列举了不少求助的人物。而其中,就有一个名叫毛毛的孩子,说是一岁半了患上神经根炎,可以治好但因为家中贫困一直没能得到治疗。那天出去采访的时候,我路过华西二医院,于是顺便下车去医院寻找这个小孩。其实从当时的内心来说,这样的求助题材太多了,但心里有些不甘心的是,这么小的孩子又没有患上绝症,能治好为什么得不到机会呢?但是当天我在儿科病房没有找到小孩,“这个娃娃太造孽了,家里又没办法,是不是把娃娃带回去了”。儿科病区很多人都知道这个小孩,如果他们真的走了,那意味着放弃孩子的治疗了,当时我的心里有点失落。

  第二天,我和搭档龙渝江再一次来到医院,通过医院宣传部我们查到了一个叫顾廷辉的孩子,他的爸爸叫毛强金,据说孩子是跟着奶奶姓的,顾廷辉就是我们要找的毛毛。“哇…我要妈妈…我要妈妈… …”毛毛满脸泪水,长得面黄肌瘦,他的一只小手紧紧拉着妈妈的食指,不停的哭泣。“他就爱哭,就这样喊着我要妈我要妈,一天都是这样。他全身都没有力气,坐不起来了,说是要两万元才能治。”说这话的时候,毛毛的父亲毛强金眼睛都有点呆滞了。我们在医院了解到,毛毛因为没有医疗费耽误了治疗,如果再不治,就可能导致呼吸肌麻痹而死亡。

  其实象这样贫穷的求助者很多,而当时真正让我有些感动的是毛毛父母的性格和精神。我在医院采访的一个多小时里,毛毛一直哭得没喘口气,非常吵,而夫妻俩在旁边一直对宝宝是那么呵护,“妈妈在这儿,不怕,妈妈在这儿… …”,“爸爸想办法,给幺儿看病… …”这些细节让我看到他们对孩子那份深切的爱,很想尽媒体力量帮帮他们。

  节目播出后,来了不少好心人,有位不愿露面的好心人一次性给毛毛捐助了一万元,我想这下毛毛终于有机会治愈了,想到他以后可以象正常孩子那样生活,我当时真的很激动。

二、苦命的娃娃  再遇波折

  毛毛的治疗费凑齐了,谁知一天下午,毛毛父亲打来电话:“医院说毛毛的病因查不出来了,说是要转往北京诊断。”我们再次到医院时,毛毛身上的皮肤大部分都发生溃烂,肺部严重感染。“我们尽力了,但是目前查不出来,在医院住着没有,最好立马转到北京的医院做诊断。”华西二医院的儿科教授一脸无奈,当时毛毛父母一下子就哭了,在四川这样权威的医院没法检查,那孩子究竟患了什么病呀?

  我记得那天回台后,毛毛父亲给我打了好几次电话,每次说话都带着哭腔,每次都说的同样的话“毛毛会不会是得了什么大病呀… …”幸好节目播出之后,好心的人们都在为他们去北京的检查进行募捐。

  12月25日,我们把毛毛一家送上了前往北京的火车,当时,火车要开动的时候,透过车窗,毛毛父母看着我们那种无助的眼神,我可能一辈子也忘不了。回台之后,我立马联系了北京电视台《晚间新闻》的同仁,希望他们在北京也得到象四川一样的关注。我们准备在毛毛病因快查出的时候前往北京。同时,频道和栏目也很重视,北京电视台记者几乎每天都会发来毛毛一家在北京的图片,并且与我们电话连线。

  毛毛的新闻在北京电视台播出之后,在短短两天内,北京市民就为毛毛捐助了三万多元作为检查费。我想,有这么多爱心相向,毛毛的病一定会有希望查出来,果然,毛毛在北京还不到一周,就听说结果要出来了,频道安排我们前往北京进行报道。

三、孩子啊  该拿什么救你

  12月31号晚上,我和搭档龙渝江到达北京军区总医院毛毛所住的病房。“张姐,龙哥,你们来了啊… …”说这话的时候,毛毛的父母都流泪了,我知道,这一家人不容易,从大凉山到成都,现在辗转到了北京,一路的心酸一路的疲惫。

  当时,听说毛毛的病因在第二天就可以揭晓了,我们都等待明天。因为还有拍摄元旦升旗的采访任务,第二天凌晨4点多,我们就守在天安门广场了。让我们意外的是,毛毛的父亲也来了,当时北京最高温度才1度,冷得让人脚疼得都快断掉。我和龙渝江都快跪在地上了,毛毛的父亲一直陪着我们拍完升旗仪式。在中途,我们一再叫他回去,可是他不愿意。“为了毛毛,你们那么辛苦地跑来,我们一家不知道该怎么谢谢你们。”

  这个瘦弱的身影一直陪在我们身边,看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我代表毛毛来看看升旗,我感谢毛毛生活在这样的社会。”当这个来自大凉山的庄稼人骄傲地说出这句话时,我很感动,我感觉到了他们一家人在爱心的指引下心境发生的改变,这是我们希望看到的。

  拍完元旦升旗仪式,我和搭档小龙就直接赶往医院。由于睡眠不足,走在路上都快睡着了。然而北京军区总医院专家的一番话让我们象在做梦一样:“毛毛的病,我从医二十多年了,没有见过,现在查不出来… …”而与此同时,毛毛开始输上氧气,他的哭声变得那么的嘶哑,那天下午,毛毛的父亲眼睛一直红肿的。“我要妈妈… …我要妈妈… …”“妈妈在这儿,妈妈在这儿… …”母亲满眼的泪水,第一次,我们大家都觉得那么无奈。

  当天,我们没来得及补觉,在半小时内把稿子写出来,就得送到机场带回来,赶在“630”播出。那天航班很少,我们赶到机场错过了航班,带子没送出去,当时身心疲惫,我在机场大哭了一场,也许为了毛毛,也为了这一路的波折。

  我们又赶回宾馆用笔记本编辑机编节目。谁知道,笔记本的设置出了问题,编辑好的节目传不回来。那天,搭档小龙正发着高烧,抱着笔记本编辑机,我们到处去找搞网络的人帮忙。成都这边也在想办法,制片人罗平都想从电话话筒里伸个头来了。最后,“900”也错过了。而两天没怎么睡觉的我们,感觉要崩溃了。听说龙龙是抱着心爱的非编机睡的,一定梦见了罗平平点燃了一根火柴向我们走来。

  毛毛的病不知要查到什么时候,我们不能一直守在北京。拜托了北京同行,带着一份牵挂与不舍,第二天,我们告别了毛毛一家。临走的时候,毛毛父亲说话都在哽咽:“谢谢你们能来,你们走了,我们在这边象又少了一个亲人… …”

四、希望重现  找出病因

  回到成都后,一切又象回到生活的正轨,只是心里常常都在挂念那个在北京求医的孩子。1月20号,我们接到北京电视台同行的消息,说毛毛的病因查出来了。于是,我们再次前往北京。当时,北京军区总医院的专家们请了北京好几家权威医院的专家对毛毛进行了会诊,毛毛的病在北京儿童医院查出来:“皮肌炎”。据说,这是一个在四川医院没有太多治疗经验的病症。这个病需要一到两年的时间医治,得花上五万元左右。但无论如何,毛毛至少有希望了。

  当时,北京儿童医院准备收毛毛入院,可是住院费很贵,毛毛父母无法承受,好心人捐助的近七万元钱全部用于毛毛所做的上百项检查以及辗转多家医院的治疗费。孩子的病查出来,却没法入院了。我们找到了北京儿童医院宣传部,医院表示可以先交一部分收毛毛入院,但是一位护士告诉毛毛的父亲,他手里的几千元钱也许只够孩子4天的药费。“走了,儿子,我们回家了”。这个无奈的父亲流着泪把毛毛抱起来走出医院的时候,我看见他眼里闪过的绝望与疲惫,还有对毛毛深深的歉疚。“一个父亲,连自己的儿子都救不了,我还是个父亲吗?怪我们无能啊。”毛毛父亲一边说,一边帮毛毛整理衣服,双手一直在发抖。

  带着一丝希望,我们把电话打回了华西二医院,告诉院方毛毛的病已经查出来了,看他们是否愿意收治。可喜的是,医院愿意接受,毛毛终于可以回到四川了。

五、爱心相伴  哭娃笑着回家

  毛毛从北京治疗回来后,已经不象以前那样哭了,他还要做鬼脸笑,经常把我的搭档龙渝江逗得狂笑。毛毛在华西医院住了没多久,就快过年了。毛毛的父母准备回到凉山州会理县,在那边还有个八岁的大儿子,已经眼巴巴的等了半年了。

  爸爸给大儿子准备了一份礼物,那是五张五元,五张五角的崭新的纸币:“这是从北京一路凑过来的,好心人给的,就算毛毛分给哥哥的吧,他一个人眼巴巴的看着怪可怜的”。父亲说话的时候有一份深深的内疚。

  我们决定到会理一趟,到毛毛的家里看看。到达西昌的时候,才凌晨5点钟。事前联系了凉山州电视台的记者,他们专门过来接毛毛回家。从西昌到会理县,离还有五个多小时的车程。路越走越窄,从成都回到会理县毛毛的家里花了15个小时。大凉山里很美、很宁静,我想,如果不是毛毛生病,一家人一定在这里过着平静的生活。在经过毛毛家的地时,他们夫妻俩都哭了,村里只有毛毛家的田地一片荒芜,地里还有毛毛住院前种的玉米,如今只剩下枯萎的几株玉米杆。毛毛的父亲抹着泪水,那番滋味真的难以形容。

  快到家门口时,一个全身穿得又脏又破的男孩走了过来,这就是毛毛八岁的哥哥--小洪成。他独自在家中过了半年。当见到爸爸妈妈和弟弟的时候,小洪成拼命的忍住泪水,想用笑脸迎接弟弟回家,想让爸爸妈妈看见他长大了、可以一个人承受着这一切。这情景真的让人心里难受。我记得我是用毛衣捂着脸哭的。当孩子把那件破旧的外衣脱下的时候,爸爸已经哭得泣不成声,我最难忘的是父子俩那一段对话。“孩子,你恨爸爸吗?”“不恨。”“你恨弟弟吗?”“不恨”… …

六、再苦再累还是再一起了

  毛毛一家人留我们在家吃饭,把家里喂的一只鸡炖了。这顿饭,是半年来一家人第一次坐在一起,“再苦再累我们还是在一起了,谢谢你们,谢谢好心人。”毛毛的父亲第一次发自内心的笑,这顿饭,我和龙渝江吃得很香,因为我知道在这里面,有他们的一份深情,我们不能拒绝。走过了这么多波折,能够有一份好的结果,我们真的由衷的高兴。

  毛毛父母带回毛毛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和好心人拍的许多照片,这些爱心的记忆会陪伴着毛毛一点点长大,陪伴着这个家庭一点点好起来。在节目播出后,有好心人专程驱车从成都赶往凉山州会理县去看望毛毛一家人。

  直到今天,我还常常回想起在去北京、去凉山州的日子,每每想起那些细节,心中就会涌起许多的感动。那些曾经帮助过毛毛的好心人,那些温暖的笑脸,一直让我难以忘记,也是他们改变了这一家人的命运,也让毛毛的父母变得更加坚强起来。作为记者,在传递爱心的同时,能够看到这样的变化,感到稍许的安慰,同时也学会了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以一颗坚韧的心去接受苦难。  

后记:

  毛毛的哥哥也有病。3月5号,在大家的帮助下,毛毛的哥哥在华西医院做了漏肠手术。懂事的孩子为了省钱给弟弟治病,手术第二天要求出院。

  毛毛因为身体状况多变,几天前又患上了败血症,现在已经在接受治疗。毛毛的父亲这样告诉我们:“虽然这一切看起来似乎有些千疮百孔了,但我们不会放弃的,不会辜负好心人。”

  在成都期间,毛毛的爸爸专门到《新闻现场》来了一趟,送来了一个KT板,上面写着视频中的打油诗(可以想像写这诗时,可谓煞费苦心),以表达自己对媒体的感谢之情。

  毛毛一家还需要帮助,愿好心人再帮帮他们。我们也将继续关注,并尽自己的力量为他们做些什么...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花开成都
后一篇:魔术大揭秘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