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编导日志 |
《晚报十点半》责任编辑
写这篇文字之前,我刚消灭完一大碗面条,电脑屏幕下方的时间显示,凌晨00:45分。照平常的作息,该去洗个澡,然后上网浏览,在凌晨三四点左右,会有睡意来袭,于是上床进入梦乡。此时,大脑还没从工作的状态下完全恢复。家人说,我每天十二点左右回家时眼睛炯炯有神,半夜清醒的意识造成的结果就是每当第二天清晨有朋友来访,总会看着我的熊猫眼,怜惜中带着调侃:“你还真以为你是美国人,过的美国时间啊?白天萎靡不振,一到晚上就跟服了兴奋剂一样!”我无言,也只能苦笑。
多少个晨昏暮起,也总是怀疑的问自己,生活是不是非得这样?在来到《晚报十点半》栏目做导播的一年零三个月的日子里,两点一线的生活,从家到台,从台回家。别人正常早八九点上班时我们在睡觉,别人午饭时间却是我们早餐时间。
该写什么呢?今天《750大搜索》给观众提的讨论话题:你认为什么时候能感觉最幸福?可能这个问题《晚报十点半》每一位同事都有不同的解答。对我来说,今天最幸福的时候莫过于顺利直播完准点下班平安到家的时候,当然,正好家里还有霄夜能饱肚子就能在我的幸福感上再添上小小的满足。福祸相依,这话不假。这小小的满足日积月累就化做了脂肪,减肥成了我老挂在口头的话,烦恼的是总也不见瘦下去。这个现象在栏目普遍存在。象原来瘦瘦的小唐,与朋友几月不见,一见面就被调侃,你小子去了新栏目生活变好了?腰明显大了几码!小唐只能嘿嘿尴尬一笑。下午五点多吃晚餐,半夜快十二点下班,马无夜草不肥,吃夜霄成了习惯,这腰能不长?导播小罗还不算胖,但一再说要减肥,天天吃夜草,能不担心么。
对于筱枫来说,感觉幸福的时候是观众对她说谢谢的时候。有一天的节目中我们播出一条民间偏方《五行蔬菜汤》,内容是用这偏方治疗癌症。从播出开始热线电话就响个不停,足足有200多条观众反馈,筱枫第二天做了一百多个电话回复,每一个观众的电话拨通后,她都细心回答观众想了解的问题,筱枫说,观众对她讲,真没想到你们工作做得这么细,真是太感谢了,她心底里由衷感到一阵快乐。这种快乐是她感觉到了节目对观众的影响,观众对节目的支持。制片人灵机一动,让编辑小王到电脑城刻了60盘光碟,让观众来领。
频道里也有同事觉得《晚报十点半》的工作不外是坐在电视机旁收看各台节目,选出需要的新闻就完了,觉得频道各直播栏目里,最从容的就是《晚报十点半》的直播;而从容却是来自平时的用心。今年10月1日中午13:55,重庆沙坪坝区发生一起重大交通事故,截止下午6点,死亡人数达30人。在各电视媒体还没得到素材发布这条新闻的时候,制片人马上联系华西都市报驻重庆站记者郑军,在当天晚上10:30开播时,进行了直播连线,配合传回来的图片,第一时间播出了最快速最直观的报道。主持人从容发布了最新新闻,直播顺利完成,成功播出的背后却是编辑们忙碌的身影。
我们总是在白天的喧闹声中走进单位大楼,再在夜色的宁静中听着自已的脚步声回家。
经常听到同事们电话中说,不行,今晚要上班,明天也不行,再过几天我休息时再约好不好?我们的时间是如此特殊,以致于与家人共渡周末得遇巧了,以致于和朋友相约得提前预约。有次大学同学挂电话来说很久没聚了,我查了下排班,要等到她们周末休息,我正好也休息,时间是在半个月后的唯一一次轮到周末休息。
“快乐是一些琐碎的瞬间”,或者,我们更能理解这句话的真谛。下午三点前到,从这时到晚上11:30直播结束近九个小时的时间段里。紧张忙碌一两小时松驰几十分钟再忙碌一两小时。不是对着编辑机就是坐在电脑旁。某一个时间段里看到一条好的新闻,当班的编辑会情不自禁的兴奋,为自已在65分钟的直播内容里能添加一个亮点而高兴。你会看到编辑小杜、小张或者其他当班编辑兴冲冲跑来告诉值班导播,这条新闻不错,是怎样怎样的内容。诉说时眉飞色舞的样子,仿佛新闻正再现于眼前。
对制片人和导播来说,选取的新闻好看,会笑逐颜开,一旦新闻内容差强人意,就忍不住发愁,商量着怎么串接或补充使节目更好看。
似乎每天总在忙碌之中,离直播还有40分钟,导播就已在直播间外候着了--要选择最新播出的《900新闻现场》节目,要从现场导播手里接下需要在《晚报》播出的节目,为主持人提供新节目的口播… …忙碌中时间一分分接近播出时间。好容易到直播了,还有随时进行的直播连线,随时播出记者的最新报道… …等到结束的音乐声飘出最后一个旋律,抬头看看,又是月在中天,新的一天早已在不知不觉中拉开了帷幕… …但谁又能说这样的忙碌不是一种充实?这种充实不是一种快乐呢?
一年零三个月,总有说不尽的故事与感受。锁定的空间,错位的时间,还有不断的付出,不停的求新变化。
搜集新鲜,浓缩今天。夜来看晚报,温馨十点半。在很多人看来,这熟悉的语言只是一句口号,但是只有我们--《晚报十点半》的全体工作人员才知道,这是一个目标,更是一个愿望,它凝聚了我们用心的努力,诠释了我们历经的苦和乐,也寄托了我们无尽的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