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记者手记 |
快乐就是这么简单
《全天报道》记者
说起干上记者这行,也挺偶然。刚毕业那会儿,参加了省、市电视台的招聘考试,没想到,两家媒体都向我抛来了橄榄枝,我坚决地选择了四川电视台。四年多的工作生涯,当记者、做编导,偶尔还兼职摄像,在经历的无数个采访中,有感动、有微笑、也有悲伤和失落,而其中的每一个点滴都化作了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留在记忆深处,回味时让我留恋和快乐。
还记得去年10月,第20届世界客家人亲属恳亲大会在成都召开,我和傅冲负责跑外事口,所以义不容辞。前期的报道采访都很顺利,无论是开幕式还是中间的论坛,我们都把最新最精彩的新闻及时送给了观众。而大会最为关键的闭幕交旗仪式是在16号晚上7点30分,距离我们的节目开播只有短短的1小时10分钟,这对于节目制作来说有点难度。这条新闻如果当晚不播,那便是旧闻了;与导播商量好后,我们决定无论如何也要抢在第一时间把新闻播出去。
7点30分,位于成都市区的锦城艺术宫灯火辉煌,来自世界各地的客家人都在期待着下次会在哪里相聚。时间在一分一秒的过去,离节目开播越来越近,导播也打了好几个电话催促我们抓紧时间。直到8点整,省领导把会旗交给了台湾的代表,悬念才得以解开,拍到这个重要镜头后,我们赶紧往回赶。为了节约时间,我只能在车上写稿子。回到台里,一路小跑奔向配音室,稿子交给傅冲编时,离节目开始只有5分钟了。此时,18楼的编辑房人已经不多,房间里只回荡着键盘和电视发出的声音。8点55分,离节目结束还有5分钟的时间,我们把播出带交到了导播手上,主持人对着电视机前的观众说出了已准备好的口播:“观众朋友,下面是我们记者20分钟前发回的一条消息,第20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圆满落幕……”
那晚,我走在回家的路上,迎面是初秋的凉风,心底是一股暖流和喜悦。正是我们的争分夺秒让《全天报道》成为全川、全国乃至全球第一个发布这个消息的媒体,也让观众及时了解到了世界客属恳亲大会的最新情况,我想,我,作为一个记者,快乐正是源于这里!
我和栏目组的同仁常常在想,怎样才能把枯燥的时政报道也做得精彩好看,让老百姓喜闻乐见。今年11月,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在成都拉开了大幕,西部12个省市区汇聚一堂,共同展示西部文化的无穷魅力。对于这样一个盛会,《全天报道》更是要全方位多角度的加以报道。27号晚上8点,制片人陈吉平召集参与报道此次盛会的我、傅冲、王雪菲、徐培,对第二天的采访进行了部署。按照他的思路,不仅要体现时政新闻的特点,也要充分展现现场气氛,生动好看,贴近老百姓。
28号上午10点半,我们两组拍完开幕式后就分头行动,各司其职。在我和付冲负责的广电和演出展馆,我们抓住了老百姓最喜欢的电视节目制作和文艺表演,而王雪菲、徐培他们则尽力展现各地的文化风采。
经过一番忙碌,晚上8:40,六条文博会的组合报道精彩亮相,节目中既有领导讲话,也有记者体验和现场展示,更有老百姓的肺腑之言。20分钟的《全天报道》给观众打造了一个全面了解“文博会”的生动平台。那晚,我们几个记者和制片人都没走,一起看节目时,每个人脸上都挂着微笑。
其实,当记者的快乐就是这么简单,只要节目能让人满意(包括自己)、能得到大家(特别是观众)的好评,那么,我们所付出的苦和累都化作了说不完的快乐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