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的冷漠惊人的麻木
(2011-07-25 23:25:07)
标签:
杂感杂谈 |
22日,上海58岁的738路公交车司机朱德龙驾车时突感不适,在昏迷前的千钧一发之际,他踩下刹车将车停稳,挽救了一车乘客和路人的生命。送至医院时,他的心脏已停止跳动。23日,记者获得了事发时的车载监控录像,还原了事件发生的全过程。
这段不足10分钟的资料,记录了朱德龙驾驶当天头班车的过程,也记录了他人生的“末班车”。
22日6点44分,朱德龙驾驶车号为沪A-37492的738路公交车出发。车驶过两个站后,上车乘客并不多,后部座位没有坐满。6点49分48秒,朱德龙的身子突然歪倒,头重重地撞在投币箱上(见图),还用手捶了捶胸口。他昏迷前的最后一个动作是踩下了刹车踏板,将车稳稳地停在马路中央双黄线旁,车上的乘客安然无恙。
6点50分01秒,车上乘客看到司机倒在驾驶座旁不省人事,顿时炸开了锅,不少人起身查看并议论纷纷,但鲜有乘客出手相助。一名身穿紫色T恤的男子费劲地将朱德龙扶至驾驶座上坐正,用力掐他的人中,但没有效果。
6点50分40秒,一名乘客按了车门开关将前后门打开,大部分乘客匆忙下车,只有3名乘客在朱德龙旁查看情况。一名男乘客掏出手机报警求救。
6点52分,两名120急救人员赶到,遗憾的是,朱德龙到达医院后很快被宣布死亡。经初步调查,死因系“心源性猝死”。
23日,记者找到了当时拨打电话报警求助的好心市民宋先生。宋先生说,“老朱临终前关键的一脚紧急刹车,挽救了整车乘客和不少路人的生命,我要深深感谢这位可敬的巴士英雄。”
看完这篇报道,我和宋先生一样,为朱师傅关键的一脚所感动。那是生命的最后的一点力气,朱师傅生命最后一刻想到的是乘客的安全。
“一名身穿紫色T恤的男子费劲地将朱德龙扶至驾驶座上坐正,用力掐他的人中,但没有效果。”这位男子也是一个可敬的人,是一个很有责任感的人。掏出手机报警求救的宋先生和在朱师傅身边查看情况的乘客都是好样的。可是,大部分乘客呢?从开始的时候“顿时炸了锅”、“不少人起身查看并议论纷纷”,说明他们大部分人肯定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也必然知道是这位可敬的朱师傅用生命最后的一点力气保住了大家的安全,可是怎么就“鲜有人出手相助”?一待有人打开车门,就“匆忙下车”呢?当然可能有的人有急事,但是否所有人都有急事呢?这种冷漠、麻木和朱师傅的行为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冷漠,可怕的冷漠。麻木,惊人的麻木。在鲁迅先生文章中,我曾看到过这种冷漠和麻木。不过,鲁迅文章中那些麻木的看客和那些被示众的被砍头的人还没有直接的关系,那种麻木和冷漠还可以理解。而那天在738路公交车上的乘客面对的却是挽救了自己生命的人呀,怎么能这样麻木?这样冷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