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考语文120个文言实词本义巧记(一)

(2012-08-18 21:55:02)
标签:

本义

引申

实词

教育

   语文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实词为120个。实词的义项比较多,记忆起来比较困难。推导大都从词的本义或古代最常见的意义出发,其它的义项则说明它与本义的关系,这样实词的义项就形成了一个网络,很方便记忆,而且还能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不失为学习实词的好方法。

     (推导提示★ 成语助记■)

1、爱

★“爱”在古代常有“吝啬,舍不得”的意义,“舍不得”自然就会“喜欢”并加 以“爱护”喽。由“喜欢”可推出“亲爱的,心爱的”(如“爱女”)

■爱莫能助     爱屋及乌     节用爱民     爱不释手     爱毛反裘

2、安

★“安”的本义即“安全、安定”;“安全”了就会感到“舒服、安逸”;后又用于使动义“使安”,由此又可推出“奉养”“安抚、安慰”等义。

■居安思危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既来之,则安之     安之若素     安然无恙     安土重迁     安居乐业     安身立命

3、被

★“被”的本义就是“被子”。“被子”不正是“覆盖”在身上取暖的吗?由“覆盖”义引申出“遭受”等义,“穿”不也是把衣服“覆盖”在身上吗?

■被坚执锐     泽被后世     被发左衽     被褐怀珠     被甲枕戈     扇枕温被

4、倍

★“加倍”是后起常用义,“倍”的原义是“反”,即“背向、背着”,故而又可  引申为“违背”,这一义项意义与“背”同。

■事半功倍     乡利倍义     倍道而行

     5、本

★“本”是指事字,指草木的根,(今有词语“根本”)比喻为“基础、本原”之 义;事物的“本原”不容易弄清楚,所以需要“推究”;“本原”虚化而为“本 来、原来”之义。

■追本溯源     舍本逐末     本性难移     变本加厉     英雄本色     无本之木

6、鄙

★“鄙”原义为“边邑”,边境自然环境“鄙陋”,故有“鄙陋”之义,“鄙陋”自然会受到“轻视”;后也常用作自谦之词,如“鄙人”。

■肉食者鄙     卑鄙龌龊     贵远鄙近

7、兵

★“兵”的本义为“兵器、武器”。引申为“持兵器的人,士兵、军队”“军事、战争”当然跟兵器武器有关。由“战争、军事”义引申出“侵略”“战略,战术”等义。

■短兵相接     兵不血刃     兵不厌诈     兵强马壮     兵出无名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兵临城下     兵戎相见     哀兵必胜     按兵不动     厉兵秣马

8、病

★“病”原义为“重病”,取其比喻义为“缺点、毛病”;得了重病就会感到“困苦”并为之“担心、忧虑”。

■病入膏肓     蚌病成珠     贫病交攻     无病呻吟     同病相怜     愁潘病沈

9、察

★“察”本义为“观察、仔细观看”,这样便能“看清楚”;“看清楚”便能“了解、理解”事物,使事物变得“清楚、明白”。

■察言观色     明察秋毫     习焉不察     静观默察

10、朝

★“朝”本义为“早晨”,读zhāo;古代臣在早晨需拜见君主,故有“朝见”之义;由“朝见”而有“朝廷、朝代”之义;“朝见”其使动义即为“使朝见”。

■朝34     改朝换代    朝秦暮楚    朝野上下     朝不保夕     朝成夕毁     朝闻夕死     朝歌夜弦     朝发夕至     朝令夕改    

6朝金粉     只争朝夕     班师回朝     枵腹终朝

11、曾

★隔两代的亲属叫“曾”;后借为“增”义。虚化为“曾经”(念céng)。

■似曾相识     曾经沧海     曾几何时     曾母投杼     曾参杀人

12、乘

★“乘”本义是“驾车、乘车”;由这一意义引申出“乘船”之义;“乘车”必先“登”车,故有此义;上了车,人与车相接,故有“连接”义;人上了车,人便有了“凭借”。做名词时指“兵车”,后又作量词以计算车马,一“乘”计有一车四马,故又有“四”之义。

■乘人之危     乘坚策肥     乘龙快婿     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衣轻乘肥     因利乘便     有机可乘

13、诚

★“诚”本义是指“真心,不诡诈”,故引申出“真实的”;进一步虚化为副词“实在,的确”“果真”等义。

■诚惶诚恐     开诚布公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心悦诚服

14、除

★“除”本义为“台阶”。又特指“宫殿上的台阶”;“任命、授职、不正是在“宫殿上的台阶”下进行的吗?“台阶”要经常打扫,故又引申出“清除、去掉”之义;岁月“去掉”,则是岁月“流逝、过去”了。

■除旧布新     斩草除根     兴利除弊     清宫除道     安良除暴

15、辞

★“辞”在古代有两种基本义(写法也不同):一是“口供”,一是“不受”。由“口供”引申为一般的“话、言辞”。既是“话”,一种可能成为“借口”,落下“口实”;一种则因为“言之成文”是富有文采的“文辞”,也就自然成为“一种文体”(如“楚辞”)

■不辞而别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辞不达意     辞微旨远     卑辞厚币     一辞莫赞     假人辞色

大放厥辞     万死不辞     一面之辞     义不容辞     以文害辞     溢美之辞

16、从

★从”的本义是“跟随”,引申出“归顺”、“参与”、“随从”等义。“追赶”正是紧紧“跟随”敌人的形象。“随从”乃是较亲密之人,引申出“次于最亲的人”也是顺理成章。

■从壁上观     从长计议     从善如流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从一而终     过从甚密     合从连横     三从四德     力不从心     弃笔从戎     何去何从     择善而从

17、殆

★殆”本义是“危险”,它与“精神疲倦”、“懈怠”的意义有着因果关系,它们之间是一种因果引申。后又虚化为表猜测的副词。

■百战不殆     殆无孑遗     车殆马烦     知止不殆     殆无虚日

18、当

★当”原义是“面对、对着”。“阻挡”当然要“面对”,对着某个时候某个地方自然就是“处在某个地方和某个时候”。由互相“面对”引申出势力“相当”。由“相当”引申出“适合、适当”等义。

■门当户对     锐不可当    当仁不让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独当一面   当机立断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当务之急  当之无愧         老当益壮    首当其冲     安步当车      长歌当哭      

对酒当歌     豺狼当道          快意当前   螳臂当车      

一马当先     旗鼓相当          万夫不当

19、道

★“道”本义是“大路”。路的作用是“引导”人到某地,故有“引导”之义(后写作“导”);抽象意义即“途径、方法”;又特指“正当手段”(如: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途径和方法往往是一种“道理、规律”;道理和规律需要“述说”,而后成为“思想、学说”。

■道听途说     康庄大道     道不拾遗     道不同,不相为谋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志同道合     道路以目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东道主     分道扬镳     安贫乐道     问道于盲     师道尊严     旁门左道     朝闻道,夕死可矣

指名道姓     筑室道谋     津津乐道     里经叛道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文以载道     头头是道     坐而论道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20、得

★“得”本义为“得到”。“得到”就有“收获”,也说明“能做到”“实现”目标,此外还可表达“事情做对了,正确”的意思。由“正确”的意义引申出“得当、合适”;进一步虚化为“应该”。

得过且过   得不偿失   怡然自得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得寸进尺   得不偿失   得陇望蜀   得其三昧  得心应手   得天独厚    得鱼忘筌    楚得楚弓    患得患失      难得糊涂     相得益彰

志得意满     傲睨得志     情非得已     人人得而诛之     探骊得珠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百思不得其解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取法乎上,仅得乎中     一无所得     智者千虑,必有一得

21、度

★“度”本义为“量长短”,引申出“计算”和“量长短的标准”之义。心里“计算”表达为“推测,揣度”;由“标准”则引申出“尺度”,进一步又引申出“法度、制度”。

■审时度势     置之度外     度日如年     风度翩翩     普度众生     金针度人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宽宏大度     挥霍无度     度长絜大     暗度陈仓

22、非

★“非”本义为“不对的,不合理的”。作动词时即“认为不对”。词义是否定的,故而虚化为否定副词。

■大是大非     非亲非故     非我族类     今非昔比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文过饰非     物是人非     为非作歹     习非成是     泥古非今     面目全非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23、复

★“复”的本义是“回来”“返回”。故又引申“回复”(话回来)“报复”(行为的回来)“还原”(返回不就是回到原处?)。虚化为副词即为“再、又”。

■周而复始     髀肉复生     故态复萌     无以复加     无往不复     万劫不复

24、负

★“负”的本义是“用背驮物”。故有“背、载”之义。抽象表达为“承担”(如“负债”);背上背物,即背上有所“靠”,再引申为“依仗、凭借”;古代“败”用“北”表示,而“北”即“背”字,故又有“败”义。“失败”了当然“对不起”人(自己或他人)。

■忘恩负义     忍辱负重     负荆请罪     负屈含冤     负隅顽抗     久负盛名     披裘负薪

皇天不负有心人     决一胜负     负弩前驱     不负众望

25、盖

★盖,原为茅草编织物,用来盖屋或遮蔽身体,引申出一般的器物的盖子和车盖。作动词时即为“遮蔽、掩盖”之义。把别人“盖”住自然就是“胜过、超过”别人喽。

盖世奇功     盖棺论定     官盖如云     欲盖弥彰

26、故

★“故”有两个基本义:一为“缘故”;一为“旧的”。由“缘故”虚化引申出“所以”和“故意、特意”(反向引申,故意即是无缘无故)等义。由“旧的”引申出“衰老”和“故人(有时特指前夫或前妻)、老友”等义。由“衰老”进一步引申出“死亡”之义。

1见如故     明知故犯     故步自封     故弄玄虚     革故鼎新     欲擒故纵     不经世故     非亲非故     平白无故

27、顾

★“顾”基本义:“照顾”。由“照顾”可以引申出“顾念、顾惜”“回头看”等义。“只”“只是”是作为副词用。

■顾此失彼     顾名思义     顾盼生姿     顾全大局顾影自怜     顾左右而言他

28、固

★“固”本义指“城墙坚固”。城墙坚固自然就能“坚持”不败,进一步引申出“顽固”之义。坚固有难以改变1直这样的内涵,故又虚化成副词“本来、原来、当然”等义。

■固若金汤     君子固穷     根深蒂固     事有必至,理有固然

29、归

★“归”的基本义是“女子出嫁”。出嫁就是成年女子回到另一个家,故有“回家”“回国”之义,也即“归附、附属”于夫家了。出嫁含有把女儿送给别人之义,故又借作“馈”字而有“赠送”之义。

■之子于归     归心似箭     反璞归真     殊途同归     物归原主     解甲归田

完璧归赵      宾至如归     铩羽而归     众望所归

30、国

★古代的“国”本义是“国都、首都”的意思。“国都”是一个国家的代表,所以又引申出“国家”的意义,并成为后来的主要意义。

■安邦定国     国破家亡     国泰民安     经国之才     倾国倾城     共商国是

31、过

★“过”的本义是“走过、经过”。“走过”别人自然就是“超过”了别人,做事“超过”太多会变成“过分”,物极必反,事情做得“过分”容易出现“过错”,出错当然就会被“责备”。

■过犹不及     闻过则喜     过江之鲫     文过饰非     白驹过隙     雁过拔毛有过之而无不及     矫枉过正     瞒天过海     秋风过耳     闭门思过

32、何

★“何”本义为“负戈而行”,故有“负荷”之义,是“荷”的初文。古人看见荷戈而行的士兵,第一个念头就是“他们往何处去?去干什么?”所以又用作疑问代词“什么”,进一步引申出表示程度的副词“多么”之义。

■何去何从     何罪之有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何足挂齿     出何典记     相煎何急     于心何忍     相去几何

33、恨

★恨的本义是“感到遗憾”,程度加深即可引申出“怨恨、怀恨”之义。

■相见恨晚     吞声饮恨     一失足成千古恨

34、胡

★胡,原指“兽颈下垂的肉”,(月,即“肉”)匈奴等1带少数民族多吃兽肉,故又称匈奴、西北各民族为“胡”。后又借为疑问代词“什么,为什么”。

■胡服骑射     伊于胡底

35、患

★患的本义是“担心、发愁”(患,由“串”和“心”组成,一串串的“心”,说明心事重重。自然是有发愁的事。)引申出“忧患、麻烦”。

■患得患失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内忧外患     患难之交     防患未然     采薪之患     肘腋之患

36、或

★或有两个基本义:有人,有的人;或许,也许。由“有的人”引申出表示只有一部分的“有的”意义。

■多言或中     智者千虑,或有一失

37、疾

★“疾”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腋下中箭之形,故本义为“中箭受伤”(此义消失)。后引申为一般的疾病。疾病自然会使人“痛苦”,因而令人“痛恨、厌恶”。由于弓箭速度很快,故“疾”又引申出“快速、急速”之义。

■疾恶如仇     积劳成疾     大声疾呼     痛心疾首     疾首蹙额     眼疾手快讳疾忌医     奋笔疾书     愤世疾俗     衔枚疾走

38、及

★“及”的本义是“赶上”。由此引申出“比得上”“达到”等义。由“达到”引申出“趁着(那个时候)”“涉及”等义,再虚化为连词“与”。

■望尘莫及     触手可及     鞭长莫及     及时行乐     爱屋及乌     迫不及待驷不及舌     言不及义     过犹不及     噬脐何及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风马牛不相及可望不可及     有过之而无不及

39、即

★即的本义是“走近、靠近”,(甲骨文字形是“俯身就食”之形),故引申为“立即、马上、就”等义。“走近”高处就是“登上”之义了。

■可望不可即     若即若离     即事穷理     稍纵即逝     一拍即合     召之即来,挥之即去

40、既

★“既”的本义是“尽、完”(甲骨文字形是“吃完侧身”之形)。由此引申出“已经、既然”“全”等义。

■既来之,则安之     既往不咎     一如既往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